不斷活化與變通中的美術館研究
全球社會中的南島當代藝術發展
高美館的研究在過去20年間的持續成長與累積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便是「南島當代藝術發展計畫」,透過「研究案」、「田野調查」、「資料庫建置」、「駐館創作」、「現地創作」、「典藏」、「展覽」、「座談會」、「研討會」、「專論書寫及出版」以及「表演活動」等帶狀的業務相互穿插搭配進行,高美館試圖完整呈現南島當代藝術中所具有的珍貴特質。
面對全球創作人口來說屬於少數族群的南島藝術家,高美館必須持續關注已成名者的創作續航力,並同時發掘新秀。2014年在太平洋藝術協會(PAA,The Pacific Arts Association)副主席Karen Stevenson的推薦下,館長代表高美館於5月赴新喀里多尼亞棲包屋文化中心(Tjibaou Cultural Centre)參加太平洋藝術協會舉辦之「南島語族:一個從過去到現在的旅程」(Austronesia-a journey to the past and present)」研討會,讓國際了解本館在此領域的發展成果,也同時了解台灣南島藝術家的發展現況。
藉多年的累積,本館已成為國際南島藝術訊息的轉運站,除引介台灣研究人員至合作單位進行研究,如泰雅族導演陳潔瑤、北藝大博館所研究生林皓貞等至新喀里多尼亞進行卡納克原住民人權及文化研究外,亦受到國際南島研究圈的關注,2014年2月至4月間,英國Sainsbury研究中心(the Sainsbury Research Unit, Norwich, UK)法籍博士生Alice Christophe於本館駐館進行南島當代藝術研究,將本館作為與其它三間相關機構檀香山主教博物館、奧克蘭戰爭博物館與棲包屋文化中心,共同參照以研究南島當代展覽發展的對象。駐館期間,Christophe小姐以本館發展的當代藝術展覽計畫(包括展覽、典藏、駐館等)進行研究與分析,並訪談了台灣原住民創作者以了解他們與本館間的互動與影響。
2014年11月加拿大UBC人類學博物館亞洲部門的策展人Dr. Fuyubi Nakamura (Asia, UBC Museum of Anthropology)亦蒞館考察本館南島典藏,並將本館部份南島藏品列入其規畫中的國際展展出對象中。在國際外交環境中,台灣很容易在政治或經濟上遇到壓力,文化交流則一直是一條可行的路,但必須能具體呈現台灣獨有的文化特色,否則很容易被其它更強勢的華人文化給淹沒。高美館以台灣為「南島語族」分布之最北端作為立基,將台灣與對岸文化間拉出差異。以「當代藝術」為研究方向,區隔出南島原本被劃入的人類學或民族學等範疇,讓「南島當代藝術」能跟上國際藝術潮流的研究趨勢,並發展出屬於高美館自身的特色領域。
《藝術認證》的持續出版與進化
2005年4月創刊,2015年4月屆滿10周年的《藝術認證》雙月刊為一本與眾不同的官方雜誌,刊載了具即時性又富深度的文章,有著自由度高的議題開發與想像空間,非「一言堂」式的官方出版品,加上封面與內頁的編排以發揮「藝術圖像」的魅力為主,整體上較一般雜誌活潑且無商業氣息。
2014年《藝術認證》出版的六期中,共計包含了八個主要專題,包括2月的「搞怪e世代:動漫瘋中的藝術新視野」、4月「Man Ray! 曼雷的藝術與攝影奇境」及「普普了沒?台灣當代藝術大眾氣息的混搭與轉譯」、6月「下一個20,未來的高美館」及「超越性别的女藝新勢力」、8月「從典藏出發:美術館的異想世界」、10月「文化參與權」及12月「空間嬉遊記」。所有看起來跟著美術館重要事件與展覽息息相關的主/議題設定,事實上都特別考慮到文章未來參考價值的延續,在不同的主題發展與內容上,也希望撰稿者能有著超越時空限制、廣泛地深入討論,讓雜誌不會因為反覆的週期性出版,成為逾期後無用的資源浪費。
2015年4月,《藝術認證》雙月刊正式步入十周年,對一間沒有專職出版行銷部門的美術館來說,長達十年面對這樣一份具有稿源與時間壓力,且方向、內容越來越繁複的出版物來說,是相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研究組透過組員們在其它展覽與研究業務鬆緊高低期之間編輯分工,再邀請外組同仁或學術界共同開發主題,就這樣每兩個月一次打帶跑地無止境地追逐著截稿期,印行出版後還要想方設法地提高雜誌在市場上的銷售數額。
即使是制式的業務,編輯團隊在每期的主題設定上,除了加強美術館重點業務如展覽、典藏或研究等相關推廣外,也都盡量旁及美術館行政所涉及的不同議題,長期經營的特色專欄之開發也是重點之一,未來都可能成為本館學術出版上的資源之一。目前本刊亦面臨「無紙社會」在紙本出版上的反省壓力,除了因應新出版模式所進行的規畫外,也朝數位出版之路邁進。
活化藝術聲影的資料庫
高美館目前累積中的「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為2010年開始正式規畫與拍攝的業務,透過市府每年提供的「有限」預算,進行一項「無限」工作的可能。2014年本館將紀錄片導演陳耀圻、黃明川、盧昱瑞、李訓、林榮標等人完成的20部藝術家影像光碟以合集之方式出版,包括林壽宇、袁旃、張金發、高燦興、洪根深、盧明德、許淑真、陳水財、詹浮雲、李明則、劉耿一、蘇旺伸、蘇信義、陳文龍、侯淑姿、陳瑞福、陳甲上、林勝雄、李朝進、陳艷淑。
這些紀錄片以及透過拍攝過程所收集到關於藝術家的「現身說法」,對高美館來說都是下一檔研究展的寶貴根基;如果藝術家能現身說法,自然會比別人的書寫來得更為直接。然而,也並非每位藝術家都樂於接受這樣的記錄過程,研究人員要在相當有限的費用與時間下,了解每位藝術家也並非易事。部份藝術家對自身「被記錄」這件事,也有著更多的期待與想像,是導演無法在時效或成本內達成的,或也可能背離「紀錄片」所要呈現的某些「真實」,因此在這些年的拍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亟待磨合的認同差異。
截至目前為止,還有相當多藝術家等待著被研究與記錄,然而拍攝經費如此有限,需要設立一些具體目標,並讓出版上市以擴大流通,讓成品能被更多人看到與應用,來爭取預算的支持;因此發行具有更大推廣效益的校園「教育版」也是2014年開始著手開發的衍生工作,期待影片能啟發更多的人投入未來的創作行列。
建構多面向的藝術史料
開館之初,高美館便藉由《美術高雄》系列展覽,開啟館方對在地美術史料之彙整並關注其發展,其間累積的大量資料需經過彙整、分析及歸納後建立其被參考引用的學術價值。然而,過去在累積創作者訊息時,大多透過「邀請卡」、「海報」、「雜誌訊息」、「報章雜誌報導」等宣傳物,經年累月下來的剪報量在資料管理上是一項壓力,能否活用這些逐漸泛黃的資料,讓潛藏其中的訊息被「看見」成為一門學問。因此,在數位時代中讓「死」的紙本圖文,躍上雲端成為「活」的資料庫,高美館在2009年完成上線的「高雄美術發展紀事年表1899~」便是出於這樣的動機建置出的資料庫。
然而資料庫的維護是門「死工作」,除了互動的「回饋」或「勘誤」外,更新與繕打靠的是長期穩定的人力,在無多餘經費下,每年到館的實習生就變成這項工作主要依賴的人力。常態的建置外,高美館亦將資料庫可衍生的實務功能盡量發揮,在2013年《藝術推手:高雄畫廊發展初探》研究展後,2014年並配合與日本福岡美術館共同策畫之女性藝術專題展《女人—家:以亞洲女性藝術之名》展覽進行「台灣女性藝術大事紀年譜建置計劃」之專題研究。
有鑑於每檔女性展總是只能對「女性藝術」進行取樣展出,無法看到歷史發展的全貌,為能完整爬梳並記錄台灣「女性藝術」發展的轉折,本研究與崑山科技大學張金玉助理教授研究團隊合作,透過編年型式的大事紀田調資料採集、分析與研究,加上焦點人物訪談影音紀錄,以年代發展的橫向相關事件為主軸,縱向探尋深入每個不同年代中,所有曾為這些事件與成果付出心力的相關人物;本案共完成女性藝術工作者訪談影音剪輯、含77條大事紀暨研究報告,並希望能進行雲端資料庫的建置,作為女性藝術相關研究與發展環境觀察之重要參考。
2014年美術館並首度推出以藝術「資訊載體」為主的《雄獅學:雜誌構築出的時代美學》研究展,透過整理1970年代初至1990年代中,台灣第一本專業藝術月刊《雄獅美術》中的重要議題,探索當下台灣美術史中較為僻冷,但仍是相當重要的發展史料。目前接續進行2015年的《藝術家雜誌》與《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等研究案之規劃,期望透過這些展覽研究所累積出的重要史料與年表建置能讓台灣美術史脈絡更為完善。
未來,更多跨領域的研究媒合
2014年美術館研究最大範圍的努力,在於將當代藝術跨領域的「資訊連結」與「創意聯想」應用到展覽與推廣中,尤其是用於突顯典藏品的價值。2014年完成的《典藏奇遇記》研究展,便是來自於此類的研究結合,以藏品為展出主軸,衍生「詩」、「音樂」、「紀錄片」、「肖像」不同領域藝術家的創作與多元詮釋模式,藉以讓觀眾能盡情擴展不同領域的美學體驗。除了記錄著典藏品、充份反應創作者性格的肖像、與作品對應的中、英詩作及創作者賞析心得的展覽專輯外,也同時出版了影音光碟(含「音樂專輯」及「朗詩影音專輯」光碟),跨足樂曲創作及出版,以開發不同領域的觀眾與閱聽群。
本案為全球首度美術館將「華文詩」與「台文詩」詩作朗讀、音樂創作與典藏品詮釋間進行大規模之融合嘗試與出版,在不同的語彙轉換中,也必需面對台文詩英譯的高難度。錯綜、多重感官開發的跨域演出,將是未來美術館界重要的研究與呈現方向,讓各個原本獨立的創作模式在相互之間,找到跨界或涉足的「滲透點」,美術館的研究將是找到這些「滲透點」的最佳媒合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