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43期

2020/05/25 點閱數:467
《藝術認證》第43期

《藝術認證》第43期

「藝術史是活的!」這句話在《浮於世:法蘭西斯‧培根》特展中讓人感受甚深。就像一個有機體,藝術史在人類文明史上緩步前行的同時,吐納著無數的藝術家與作品。有些過去的「當代」在藝術史歷程拉長、沉澱、過濾後,被重新定位、翻身,但也可能受到批判,甚或就此被遺忘。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在藝評家筆下被視為與畢卡索、梵谷同等重要,生前曾聲稱從不畫素描,但他的素描作品卻在死後出土,重寫了大家以為他就此定案的人生;如同他不甘平凡的性格般,再度翻攪著持續記錄中的世界藝術史。培根就像一股擾流的力量,進入了藝術史的歷程中,提醒了我們「藝術史是活的!」這個事實。

為了帶領讀者深入探討培根的美學價值,本期議題特賣場特別邀請關注培根創作多年的學者高榮禧、陳蕉、倪明萃、陳懷恩,與本展策劃承辦人之一的王咏琳,共同製作了「擾動的力量:法蘭西斯‧培根」專題,分別從「當代藝術對身體的論述」、「培根對於當代繪畫的開拓」、「培根的受難圖像」、「圖像上的特徵及背後意義」、「觸及做為人的真實」等面向,探討培根藝術創作的精神內涵。文字工作者林宜寬亦以「台灣新世代畫壇中的培根風格」作為迴響,探討了數位呼應培根風格與美學意涵的台灣藝術家之創作,以為對應。

另外,高美館多年來辦理的「高雄獎」與「創作論壇」兩項徵件展,獲得多方肯定的同時也引發諸多討論。本期特規劃了「美術館議題」單元,以〈從『我是誰?』到『我可以往哪裡去?』-高雄獎的DNA〉及〈以『規則』去運作『不規則』-每一場都是硬仗的『創作論壇』〉二文,與讀者分享第一線執行過程中,深入觀察後的心路歷程筆記。此外,配合高美館刻正展出的《戲古幻今-袁旃創作25年歷程展》,本期特以張雅晴為文的〈寧靜革命〉,為大家闡述台灣資深女藝術家袁旃,看似風平浪靜下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

長期以影像紀錄好茶部落魯凱族原民文化的攝影家王有邦,於本期「南島紀事」專欄,探討魯凱族失傳已久的女性手背刺青影像,闡述魯凱刺青對其族群女性所代表的生命意涵、禮儀以及深邃的文化精神,期待大家認真看待原住民族刺青這個行為的重要性。另外本刊針對紙本照片之珍貴性與不易保存的特性,特於本期「文物保存維護」專欄,邀請修護專家張後妤與羅鴻文,為讀者提供修護案例分享以及保存維護作為之建議。

 呼應培根專題,本期「閱讀藝術方案」專欄,高千惠特以〈藝術家的生理短史─有關藝術生命的「期限」與「保存」〉討論藝術家自身面對死亡的創作態度,與其蘊含的生命意義。由陳宏星執筆的「藝術哲學」專欄,本期起以印度泰姬瑪哈陵為例,為讀者進行連續三期的〈極端唯名主義之藝術存在一元論〉之闡述,藉由案例深入淺出的探討,引領讀者進入藝術哲學的堂奧。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或至網路書店購買!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7635
三民網路書店︰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3044292
 

擾動的力量:法蘭西斯.培根

【議題特賣場:擾動的力量 — 法蘭西斯・培根】

觸及作為人的真實 — 評《浮於世︰法蘭西斯・培根特展》|王咏琳

蓋說法蘭西斯・培根的人物肖像畫|高榮禧

力量的偵測者︰培根對於當代繪畫的開拓|陳蕉

殘酷的現實 — 法蘭西斯・培根的受難圖像|倪明萃

人間獨坐 — 畫家法蘭西斯・培根|陳懷恩

身體縫隙 — 線性書寫的臉孔與身體感知|林宜寬

【美術館議題】

從「我是誰?」到「我可以往哪裡去?」 — 高雄獎的DNA|張淵舜

以「規則」去運作「不規則」:每一場都是硬仗的「創作論壇」|羅潔尹

【人物特寫】

寧靜革命 — 袁旃看似風平浪靜下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張雅晴

獨悠於神靈世界的行旅者 — 巴豪嵐・吉嵐|高子衿

【南島紀事】

完整女人 — 魯凱女性手背刺青|王有邦

【文物保存修護】

初探彩色相紙的保存維護 — 以染料耦合、噴墨、熱昇華為例|張後妤

黃化明膠銀膠照片之維護 — 以普仁國小第13屆畢業生留念照片為例|羅鴻文

【閱讀藝術方案】

藝術家的生理短史 — 有關藝術生命的「期限」與「保存」|高千惠

【藝術哲學】

極端唯名主義之藝術存在一元論(上)|陳宏星

【譯者絮語:美術館裡聊英文】
藝術之名(中)|陳美智

【典藏選粹】
跟著作品呼吸! — 陶亞倫動力機械作品〈鬆口氣〉|陳秀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