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說,按理兩人應一道返回原來的世界,這點我也一清二楚。而且也知道這才是我應回歸的現實,而逃離這現實屬於錯誤的選擇。可是我不能離開這裡。」
這是村上春樹早期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尾聲的一段話,主角「我」選擇與自己的「影子」訣別,留在虛構的森林,再也不回去原本所在的現實世界。
儘管《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成書於1985 年,已經距今有一段不短的時間,然而呼應到1980 年前後做為「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出生,習慣與數位共生、甚至活躍於網路雲端的世代,卻也不乏隱喻性的玩味。
在一個螢幕彼端與現實生活緊密交融的世界,虛擬和真實的邊界已然曖昧不清,網路所開放的數位共有物,形塑出了正進行使用、回應、觀看的「我們」,互動性的操作和沉浸式的數位體驗更訓練並規約了使用者的視覺與思考慣性;即便知道「虛擬」和「真實」終究仍有分別,然而卻無法不從螢幕彼端的世界汲取養分或慰藉。其中自1990 年前後便已經取得高度社會認同的動漫、電玩載體,更是相當大規模地影響了(或隱或顯)當代視覺表現和個人敘事的其中一個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