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24期

2020/05/25 點閱數:390
《藝術認證》第24期

《藝術認證》第24期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的「2008視覺藝術全國論壇(南區)」於97年12月20、21日兩天,在高雄蓮潭國際文教會館舉行12月20日進行的案例報告及與談主題分別為「南台灣視覺藝術創作者幾個現實面的觀察」、「南台灣藝術市場的優化與開拓」、「城市拓植-公共藝術與公共工程再思」、「美感教育與生活美學」,其中所延伸的討論面向,在12月21日的分組座談及綜合座談中持續發酵、成形。本次論壇邀請了陳宏星、吳慧芳、黃志偉、李友煌等四位擔任觀察員,並撰文論述,分析論壇活動的進行過程,以不同的角度理解與呈現活動的面貌。

台灣從早期的精緻藝術、視覺環境政策至近年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活美學,文建會不斷以創新的文化政策引領全國文化發展的走向。為了凝聚視覺藝術領域相關人士的共識,並廣納建言,以作為中央未來視覺藝術政策的推動參考,高雄市立美術館廣邀南部長久耕耘於視覺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專家學者、行政工作者、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者以及藝術團體等約80位,一同探討「藝術創作」、「藝術產

業」、「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四大議題。透過案例報告、實地參訪、開放式的分組座談與綜合座談,期望激發各項視覺藝術政策的創意思維。

為與更多關心之民眾、讀者分享此次論壇在南區之成果,本刊以此為專題,刊載此論壇中四項議題報告人之文稿,及觀察員的觀察論述報告,並邀台東之藝術工作者林勝賢老師,就其對台東公共藝術之觀察為文共襄盛舉,希望藉此延續論壇之熱情,激發關心此議題者更多對台灣視覺藝術環境與創意之思維。

美術館的教育推廣活動,是民眾接觸美術館及美術教育,進而了解、欣賞美術的重要橋樑之一,而其中亦涉及許多背後的研究、養成訓練、活動設計…等課題。自本期起,本刊增闢「美術館教育」專欄,由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同仁,與讀者分享相關實務經驗。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
 
 
 

視覺藝術論壇

【組長的話】

【市民心聲】

【非常報導】


如何繼往?怎樣開來? — 從「Le Folaug — 繼往開來︰紐西蘭當代太平洋藝術」展觀察當代太平洋藝術在紐西蘭的發展背景|黃培宜

與死亡協商 從他界回返 — 羅清雲的藝術烏托邦|李友煌

誰來美術館? — 2008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參觀者研究調查|曾媚珍

【議題特賣場 — 視覺藝術論壇(南區)】

成名趁早與中年危機 — 南臺灣視覺藝術創作者幾個面向的觀察|張惠蘭

空氣、土壤與水的改善 — 2008視覺藝術全國論壇(南區)「藝術創作」組之紀錄與建言|陳宏星

時機?契機?轉機? — 南臺灣藝術市場的優化與拓展|鄭明全

鑽木取火抑或等待火種 — 2008視覺藝術論壇藝術產業類觀察報告|吳慧芳

城市拓殖 — 公共藝術與公共工程再思|陳明輝

制度與操作的反省 — 2008全國視覺藝術論壇(南區)公共藝術觀察|黃志偉

生命情境 — 談美感教育與生活美學|顏雪花

「不富而好美」如何可能? — 恐窮狀態下的生活美學|李友煌

「加、減」談公共藝術|林勝賢

【南島文化當代初探】

根源 — 南島當代藝術家Jean- Jaoque Poiwi|黃志偉

【最新典藏選粹】

在畫中想望與追求 — 柳依蘭〈一個藝術家的愛・慾〉|陳秀薇

【埤仔內的故事】

內惟埤公園的故事11 — 濕地|張淵舜

【高美鳥事】

神奇的雀榕 — 高美館園區鳥兒的食物天堂|林宏龍

【高美8X景】

緩坡上的風景 — 高美館迴廊外風情|容麗娟

【國際體驗】

移民 — 全球化時代裡的策展體驗 Jam: Cultural Congestions in Contemporary Asian Art|陳誼芳

【人民美學檔案】

炫麗的時尚新地標 大立精品館|雨杉

【藝術哲學】

以藝術之名 藝術的定義1︰Morris Weitz|陳宏星

【評論家之內心深處】

評論文字對我的多重越界關係|林平

【美術館教育】

深廣・行遠 高美館第一線教育人員 — 導覽志工的培育訓練|林宜秋

【專題研究】

能量・動員 南部展之策動與分工|連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