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51期

2020/05/25 點閱數:490
《藝術認證》第51期

《藝術認證》第51期

蒙娜麗莎(Mona Lisa),喬孔達夫人,一位歷史上被討論最多的名女人。她的身影在人們不斷討論、臆測、翻考歷史物證下,成為傳奇,各國文物盜賊虎視耽耽,她成為無價的象徵,而各個年代的藝術家們,不斷運用、採借或改造她的形象,引起關注與話題,讓她成為藝術史上的「永恆」。
 
高美館此次特別策劃的《我們都是蒙娜麗莎》系列展覽,透過「經典篇」《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當代篇」《蒙娜麗莎MIT》以及「兒童篇」《小小蒙娜麗莎》,為這位傳奇人物構築起跨越古今、跨越年齡層、跨越表現媒材與美學範疇的精彩網絡。

透過義大利達文西理想博物館(MuseoIdeale Leonardo da Vinci)的協助,《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提供涵蓋了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文藝復興、當代藝術與設計等展覽內容,探討藝術史上最璀璨一頁的文藝復興「全人」是如何養成之外,也展出了珍貴的手繪稿與蒙娜麗莎完成品前,所模擬創作的系列經典畫作。

本展也同時展出了杜象、雷捷等現代藝術大師將這位名女人作為創作靈感來源,放膽地Kuso著古典權威,後來成為藝術圈不斷「採借」各式古典名作,用以融和當代語彙風潮的領頭羊。高美館在地自製的《蒙娜麗莎MIT》也同樣邀請了一批國內藝術家,為蒙娜麗莎探索更多詮釋的可能。而《小小蒙娜麗莎》則以有趣的插畫與服裝設計,為兒童們講述這幅畫所帶來的各式傳奇故事。

為帶領讀者循著本展所展開的多元脈絡,全面性地進入蒙娜麗莎的世界中,本刊的「議題特賣場」特以「藝術QR Code—跨越時空的蒙娜麗莎」為題,邀請到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黃淑玲、康輝安、蔡佩桂及知名藝術導賞家謝哲青、哲學研究者陳宏星、屏東教育大學幼教系侯天麗教授,共同探討與蒙娜麗莎、達文西相關之文藝復興文化背景、肖像創作、大師典範,以及其衍生出的劃時代美學意涵與教育新觀點等。
 
同樣也闡述了文藝復興傳奇表徵的《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巨匠再現》特展,以來自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的鎮館之寶——15張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珍貴書信與手稿,在高雄掀起了人們對這位不世出的藝術奇才之熱烈探討。本刊特在「展覽迴響」中,邀請台灣藝術大學劉俊蘭教授、台南藝術大學蔡敏玲助理教授以及成功大學建築系王維潔教授,以從學術觀點出發,細探跨域天才始祖之一的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成就。
 
本刊另外特別以來台展出的米開朗基羅手繪的一份食物菜單為本,邀請藝術工作者兼美食家沈宏錦,實地烹調相仿的菜餚,透過想像連結到大師細膩的日常生活、體力耗費的創作工作以及對其性格的有趣思考等,讓古人的飲食文化在色香味俱全的文字與影像畫面上躍然而出。
 
藝術史中能留下永恆的大師或創作並不多,尤其在這個容易將「名人」與「名作」庸俗化的時代,賦予傳統新風貌的同時,也需要回頭再去深掘這些雋永的人與物,其背後深藏的高明之處。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
 

藝術QR Code — 跨越時空的蒙娜麗莎

【議題特賣場︰藝術QR Code — 橫跨時空的蒙娜麗莎】

從〈蒙娜麗莎〉談達文西的人像藝術|黃淑玲

達文西的藝術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康輝安

〈蒙娜麗莎〉發情記 — 關於「橋孔達夫人」屁股著火的始末|陳宏星

製造「MIT蒙娜麗莎」 — 談我們都是蒙娜麗莎(當代篇)|蔡佩桂

如果蒙娜麗莎回來了 — 與兒童漫談藝術、科學與人文|侯天麗

人文行旅手札 — 文藝復興時期之藝術及歷史文化|謝哲青

【展覽迴響】

具生命的大理石(pietra viva) — 米開朗基羅的雕刻藝術|蔡敏玲

像與不像 — 從米開朗基羅雕像中的人物身分問題談起|劉俊蘭

米開朗基羅的建築匠心|王維潔

從米開朗基羅的三種菜單談藝術家的日常生活|沈宏錦

【典藏選粹】

竄改古典,創作當代-張立人〈古典小電影〉|商戌菡

【人物特寫】

「PAKA VULAY」:「使它變得美好」 — 瑪瀨 ‧ 瑪卡魯萬(林琳)|王力之

【南島紀事】

文化傳承與分享 — 比雅紐編織萬能繩|王有邦

【藝評講堂】

大美與小美 — 唯心式的美學與批判|高千惠

【藝術哲學】

存在之眾相 — 有關藝術存在論問題之彙整|陳宏星

【公共藝術如何可能】

原味與創新 — 從牡丹鄉公共藝術品風波淺談認知差距之我見|沈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