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18期

2020/05/25 點閱數:419
《藝術認證》第18期

《藝術認證》第18期

書法介入空間
由空間角度切入的書法行動
 
《書法》藝術淵遠流長,在演遞過程中出現許多名家,歷代名家積累的龐大傳統,好像一座書法大山,令人望之儼然,也令人很難超越,只好環繞大山發掘“山產”/料理“山產”,進行傳統書法的當代再生產。

有山就有雲霧,雲霧裊繞,使大山神秘到不行,也令人不易“即時即地”(real time , in site)進行理解;傳統《書法》在當代被詮釋不多,古典語言的詮釋又多“感興譬喻”形式,《書法》在當代就此成立了“超然神秘”/“孤芳自賞”的境地,當代人每天閱讀大量文字,感受大量線條訊息,對於《書法》(藝術),則往往較難用當代心境參與。

《書法》確為極能回應反映當代節能綠色思維的“藝術形式”,試想:一支毛筆、一瓶墨水,以個人身體參與,就可以在任何空間(?)傳達美感訊息(或手感訊息),相較於“重投資、重組織、重裝備”的歐美當代藝術,《書法》的省能特質,應足以對當代潮流進行詮釋註解。

傳統《書法》形式實被歸結至線條用筆,就人的生理條件而言,在一定空間中,人體可以發揮的線條用筆形式有其極限,而空間改變,或許可開發線條/用筆的新可能/新空間。

基於以上的思考,《高美館》在2008年春節前後,整理了全館出入空間,在出入的介面上,邀請藝術家以玻璃漆在玻璃介面上書寫,期待空間改變,開發《書法》的新可能,也因《書法》介入公共空間,註解《公共藝術》的定義。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
 

評審人的內心深處

【組長的話】

【市民心聲】

【非常報導】


博大收藏、精簡史觀 — 羅浮宮館藏銅版畫|帕斯卡爾・托赫茲 — 加迪歐拉

肉搏與勞動的解憂劑︰創作論壇 — 徐永旭「黏土劇場」觀後|李友煌

浮花浪蕊 — 檳榔西施我愛你|蘇盈龍

嘿!來聽我們說故事 聽・傳・說 — 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展|黃志偉

日常的藝術 藝術的日常 — 如何讓藝術回歸集體的傳遞與凝聚 記「新寶島地攤隊2」《「偶」像劇場》|許淑真

發揚刣肉性格 復興拼裝文化「美術高雄2007︰機械總動員」藝術家vs藝評家座談紀實(上)|記錄:吳慧芳、羅潔尹

支持藝術 援助企業 — 加拿大藝術銀行的解決之道|高子衿

【年度報告】

《高美館》1200天, — 沒有政績的政績|李俊賢

【議題特賣場:評審人的內心深處】

神盾艦和當代藝術評審 — 當代視覺藝術評審應有的修為|李俊賢

尋找一把不確定的尺|陳水財

評審,必要之惡|蕭瓊瑞

我的評審經驗|倪再沁

「資深」是一個複雜的稱謂 — 分享一位資深評審人內心深處的矛盾|黃海鳴

我的評審觀與經驗談|王嘉驥

藝術評審的遊戲規則 — 我的經驗談|林平

評審經驗談|李思賢等人

【藝術介入南島】

熱鬧的排灣婚禮-羅清雲〈牡丹嫁女〉|陳秀薇

【南島文化當代初探】

原初的始點 勞動的藝術實現 — 記依法兒・瑪琳奇那、希紫・紗帆、Jim Vivieaere、Michel Tuffery和峨冷在這裡的身影|曾媚珍

種子發光 — 記96年第二期南島藝術家駐館活動|謝宛真

【埤仔內的故事】

內惟埤公園的故事6 — 公園|張淵舜

【高美鳥事】

我不笨,我有話要說|林宏龍

【人間藝術】

Where have all the Artists gone? — 布魯克林漫遊|張惠蘭

【藝術的流浪】

心底流浪的距離? — 印尼流浪憶記|林鴻文

【特別藝術】

回歸土地和身體的創作 — 兒美館的沙坑|雨杉

【濕鹹打狗棒】

從差異中另闢價值 — 以《南島當代藝術》為旨的新一脈「高雄藝術學」|李思賢

【人物特寫】

回到本源的內在,那是 — 「愛」:安力・給努|徐婉禎

【最新典藏選粹】

解放心靈 — 瀰力村男〈黑與白系列14〉|應廣勤

【兒童美學】

關於想像力 — 以高雄兒童美術館「驚奇就是美 — 超現實的奇思幻境」展覽為例(中)|陳嬋娟

【專題研究】

卑屈表現主義 — 從漫畫圖像談起(上)|李錦明

【街頭談藝錄】

映照時代的生活美學 — 泰郁 美學・堂|吳慧芳

【高美8X景】

我心似清泉 — 高美館噴泉廣場|容麗娟

【內惟埤藝術批評:DIY量販店】

峨冷〈大地兒女〉|李俊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