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78期

2020/05/25 點閱數:529
《藝術認證》第78期

《藝術認證》第78期

最近閱讀張譽騰老師翻譯美國資深博物館學者威爾(Stephen E. Weil)《博物館重要的事》(Making Museums Matter)一書,在譯者序中他提道 :「如果我們長期浸淫其中的博物館淪為只是娛樂的場所,如果博物館存在的主要價值只在於它們對社區經濟的短暫刺激作用,如果我們認為不管過去博物館多麼重要,它們與當今社會的發展已經不再相關,那麼我們的工作還有什麼意義?我們有誰還願意留在博物館這一行?」這是資深博物館學者的暮鼓晨鐘,也呼應了本書作者威爾強調博物館不再是具有懷舊色彩的機構,而應該參與社會變遷,作為「社會變遷的催化劑」(the museum as a catalyst for social change)。

本期議題特賣場專欄以「以藝術家之名──匠心獨具的美術館」為題,介紹國外新的、有特色的美術館。儘管它們分散在各大洲,深植於美術館成立宗旨的使命,卻都是藝術家想要藉此與觀眾溝通和社會對話的企圖。赫斯特一手籌劃的新港街畫廊,透過美術館機制為當代藝術與市場開拓另一種機制的可能性;迄今已成立超過30年的宮伯克雕塑公園美術館是推動西澳雕塑藝術發展的重要搖籃;由基金會、藝術家與建築師三方共同合作下成立的軽井沢千住博美術館,是輕井沢最美的人文風景,觀者可以親身體驗在樹林裡欣賞畫作,在畫作中發現自然之美;在海外飄泊一生,最終選擇在濟州島落葉歸鄉成立美術館的金昌烈,藉由捐贈大量重要作品,以水滴為話語,期盼能夠治癒歷史的傷痕;草間彌生美術館透過主題策展,向世界持續傳達藝術家關於「和平」與「愛」的理念;長久以來隱没在歷史洪流中的天才女雕塑家卡蜜兒,藉由美術館之成立,發展出以女藝術家為主體論述的美術館。這些美術館各個匠心獨具,值得讀者親自前往探訪。

本期「展覽迴響」,由知名作家心岱娓娓道來林柏樑的攝影路;高雄在地藝文工作者童鈺華藉由梳理新浜碼頭藝術空間20年來的轉折與發展,帶我們一窺高雄在地藝文發展簡史。下兩期《藝術認證》將陸續介紹多位參與年度大展《靜河流深》的國內外藝術家及團體,看Joseph Kosuth、柳美和、謝素梅、蔡佳葳、須田悅弘、陳文祺、無垢舞團等如何以創作呼應這場跨越視覺、觸動觀眾感官經驗、實踐無牆美術館的展演計畫,敬請期待。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或至網路書店購買!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0232?sloc=main

以藝術家之名─匠心獨具的美術館

【展覽迴響】

在漂流遠航之後的相遇 :《WAWA南島當代藝術》展覽中的太平洋美學|李韻儀

生產之念 :石晉華個展《線》中的當代宗教藝術論域|邱俊達

初心 :回望林柏樑的攝影路|心岱

【當代有藝思】

恣意蔓生—閱讀新浜碼頭藝術空間20周年的一些什麼|童鈺華

當大象與AI也開始畫畫(中)— 「作者之死」與後人類紀藝術|陳宏星

文化縫合與銜接—觀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張恩滿的藝術與創作(下)|陳冠彰

【議題特賣場︰以藝術家之名—匠心獨具的美術館】

自有機制的變體 :赫斯特的博物館學與新港街畫廊|賴志婷

西澳雕塑藝術的夢想發源地與搖籃 :宮伯克雕塑公園美術館|張怡馨

藝術與自然的對話 :輕井千住博美術館 |張雅晴

撫平傷痕的水滴,在濟州島落葉歸根 :濟州道立金昌烈美術館 |楊爾寧

東京新地標 :草間彌生美術館|高子衿

將靈與肉揉進土裡的女人 :卡蜜兒與卡蜜兒美術館 |王馨梨

【美術館議題】

誰的文化?誰的遺產?從全民機構的實踐反思文化遺產保存與再利用 |連子儀

【人物特寫】

西灣畔的追思 :餘光中|離畢華

【索引】

《藝術認證》雙月刊2017年(72期至77期)目次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