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79期

2020/05/25 點閱數:461
《藝術認證》第79期

《藝術認證》第79期

或許藝術總有那麼一丁點的可能,讓人得以從日復一日的循環跳脫,改以更深刻的方式去感受日常之中的不尋常,或是輕觸靈魂的原初感動──這約莫便是《靜河流深》[1]如水流淌入觀者內心的感受。

這期《藝術認證》以此為發想,展開「與城市文脈的詩意對話」。我們邀請讀者翻開這本雜誌,透過文字細細品味藝術家凝視生命的目光,以及於凝練之中飽含熱度的藝術語彙,一起去掬取出深埋於生活、隱藏於城市的紋理與層次。

本期亦同時匯聚了關乎「未來」及「現今」的記述與想像。正如經由「V-10視覺藝術群」攝影大師們座談會的紀實,看見紀錄者同時亦被紀錄的文化厚度,以及縱向的時間維度。
 
或許,即便時間不斷流動、生活潺捲其中,在不可掌握的「日常」間隙,仍同時埋藏著朝深處望入的無限可能。

彷若自水面閃耀的粼粼波光,探問靜水底部安靜沉緩的伏流。

如同詩人辛波絲卡所說:「在詩歌的語言中,每一個詞語都被詮衡……沒有一個存在、或任何人的存在是尋常或普通。[2]

[1] 由高美館策展團隊所策畫的展覽《靜河流深》,於2018年2月10日至6月10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
[2] 節譯自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1923-2012)於1996年發表的諾貝爾獎得獎演說:”…in the language of poetry, where every word is weighed, nothing is usual or normal…not a single existence, not anyone's existence in this world.”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或至網路書店購買!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4940?sloc=main

與城市文脈的詩意對話—靜河流深

【議題特賣場】

「靜」與「深」間的感知:無垢所觸及的河流 |崔綵珊

生的延續與流轉:以極致工藝探詢生命的橋本雅也與須田悅弘 |鄭友寧

沈吟美學的行板:謝素梅的寧靜吶喊|張純櫻

讓被遺忘的唱自己的歌:談蔡佳葳的創作|林秀蓁

跨境 聲繫 臺灣情:Yannick Dauby專訪|張雅粱  
 
行灶腳:用舌尖搭起社區關係的橋樑 |李怡志      
 
【當代有藝思】


當大象與AI也開始畫畫(下)─「作者之死」與後人類紀藝術|陳宏星
 
【展覽迴響】

Designing for the future:為未來的自己設計| 鄭雅中
 
【美育側翼思考】

走在樂齡時尚的伸展台:看望高雄市保寧社區爺奶們的活力天地|黃淑芳 
 
【人物特寫】

不斷探尋「我」的自由人:側寫林鴻文的人與創作意識|許遠達
 
【目擊現場】

小房間裡的鬥爭──2018高雄獎觀察|游崴 

不見不散:林柏樑與「V-10視覺藝術群」座談紀實|陳子庭
 
【典藏選粹】

介於現實與超現實間的美麗與哀愁:劉啟祥〈畫室〉的創作背景與構成|蕭瓊瑞 

The Poetic Apparition 如詩的幽魅:論袁廣鳴的《棲居如詩》|沈伯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