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05期

2020/05/25 點閱數:383
《藝術認證》第05期

《藝術認證》第5期

發行人的話
有關藝術教育


廣義而言,「視覺可及」、「表達美感」的視覺標的物都可以是視覺藝術教育的資源材料。
(我家門前的小河很美,可是它看起來不像莫內畫的小河。)
 
只有將生活環境中的「美感」和歷史傳統中的「藝術品」結合,才能夠達到真正實證的藝術教育目的。
(如何證明巷口的土地公真的很美)
 
台灣傳統藝術教育過度將重心安置於學院美術,使學校藝術教育知識很難在生活中印證。
(為何在台北看不到梵谷的藍天)
 
視覺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是提供一種「看」世界的方式,使人在人生的歷程中,隨時在生活環境中體受美感經驗,進而提昇人生品質。
(我從小河旁邊走過,看見一顆美麗的石頭)
 
歷史累積的眾多藝術品,無非是在表達藝術家「看」世界的方式,這些無盡的人類珍藏,提供藝術教育受教育無限的參考資源。
(為什麼席德要畫木麻黃,為什麼李石樵一直畫靜物和風景)

深入研究歷代累積的珍藏藝術品,確認這些藝術品的美感要素,建立觀看各種美感景物的基本原則。
(廖繼春畫的芭蕉提示了什麼?)
 
藝術教育資源之合理分配,應將重點置於師資素質提昇,好的藝術教育師資,可以在任何地方創造源源不絕的藝術教育資源。
(綠島的島民可以有很高的美感素養)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
 

影像高雄—看不見的歷史

【非常報導】

無表情的表情 — 談洪龍木二〇〇五展|劉高興

站在鄉土上的前衛 — 楊英風|蕭瓊瑞

渡 — 當代高雄芝加哥十人展|曾芳玲

一場當代創作與古老文字的相遇|曾芳玲

邀請您來尋找失落的一角 — GBOX:童遊貨櫃|魏瑛慧

公民美學座談紀實 — 三地門|黃培宜

【議題特賣場】

影像高雄 — 看不見的歷史

以歷史為名 — 郭懷

讓看不見的成為可見|黃文勇

歷史,一種擬態|邱國峻

立足高雄.以南台灣為腹地.放眼全台|柯應平

【人民美學檔案】

古早味家庭五金行|雨衫

【市民生活美學】

摩登都會.伸展台|耳東陳

【濕鹹打狗棒】

剛柔並濟、軟硬兼施|李思賢

【人物特寫】

刮起文化旋風 — 撒古流.巴瓦瓦隆|洪健元

【經典歷程】

未來的天空無限寬廣|黃培宜

【最新典藏】

倪再沁《山林與耕地》、王信豐《綠島紀行》|陳秀薇

【兒童美學】

談古根漢美術館的教學課程|陳嬋娟

【街頭談藝錄】

鳳山火車站工作室vs燕陶坊|吳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