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文明及其不滿:BBC藝術紀錄片的推廣之路

2023/02/20 點閱數:78

 
文|白舜羽
 
身為全世界第一個成立的廣播公司,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BBC 創辦人約翰•芮斯(John Reith)宣示 BBC 的三大宗旨依序是「提供資訊」(inform)、「教育」(educate),以及「娛樂」(entertain)。廣播(broadcast)一詞其實有著鮮明的意象:向遠處撒下種子,期待能有好的收成。身為牧師之子的芮斯,自然期待將美德的種子遍灑在英國土地上。也因此在1930 年代初期,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曾委請雕刻家艾瑞克•吉爾(Eric Gill)於廣播大樓(Broadcasting House)入口大廳處創作播種者雕像,以此自勉。
 
芮斯曾說:「純粹為了娛樂而運用這項偉大的科學發明(指廣播),是種權力的濫用,也是在侮辱民眾的智力與品格。」不過顯然有聽眾抱持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一篇1923年的投書中,聽眾抱怨:「坦白說,我覺得BBC 主要是給那些附庸風雅的聽眾裝高尚用的;主事者應該要學學戲臺經理,製作真正吸引大多數平民百姓的節目,要知道,這些人才是提供廣播公司絕大部分收入的衣食父母。」
 
可想而知,打從 BBC 創台之初,便在叫好與叫座之間面臨激烈的抉擇,時至今日仍然爭論不休。2015年到2016年間,BBC 更新特許權時輿論就其定位鬧得沸沸揚揚,其中一項爭議便是 BBC是否要跟商業台搶飯吃,製作「熱門」的節目──如舞蹈競賽《舞動奇蹟》。如果是大家都想看的節目,自然可以回歸市場機制,不需要由 BBC 這個半公營機構來與民爭利。BBC 總監湯尼•霍爾(Tony Hall)表示,BBC 不僅要「讓叫好的能叫座」,當然也要讓「叫座的能叫好」,兩者不能偏廢。


然而,對於付了電視稅的「一般觀眾」而言,為什麼要付錢給那些他們不看的節目呢?這個尖銳的質疑反覆在各大新聞網站的論壇留言中出現。從這個角度看,「給文青看的」藝術紀錄片顯然首當其衝。抱持著推廣藝術的宗旨,藝術紀錄片中由專家主持,帶觀眾遊歷博物館,看藝術作品,儘管內容豐富,卻也常讓沒興趣的觀眾覺得索然無味。
 
此處的關鍵是,為什麼專家推廣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一般觀眾」喜歡看唱歌跳舞不行嗎?這勢必牽涉到對於該活動的價值判斷,甚至是「品味」問題,也無可避免地形成某種文化位階的排序。當然,是否確實如此,需要更深入的討論。退一步說,就算社會大致對推廣某件事有共識,隨之而來的問題是── 一旦要以「推廣」的方式傳播,內容很難不會經過稀釋,深入淺出當然很理想,但真正能做到的仍是少數。

 

位於倫敦的BBC廣播大樓(BBC Broadcast house),融會了傳統與現代於一身。
Photo by Alexander Svensso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https://flic.kr/p/obLqyR

當然,是否確實如此,需要更深入的討論。退一步來說,就算社會大致對推廣某件事有共識,隨之而來的問題是– 一旦要以「推廣」的 方式傳播,內容很難不會經過稀釋,深入淺出當然很理想,但真正能做到的仍是少數。

在我看來,「推廣」活動有兩個前提:首先,該活動有其內在價值,否則也用不著推廣。有人推廣藝文,有人推廣閱讀,但應該沒什麼人會推廣酗酒和暴力;其次,這項活動知道的人不夠多,不然還是沒有推廣的必要。因此,舉凡科普、哲普、史普、藝文推廣,甚至影劇推坑,基本模式都是專家(宅)將「好的資訊」傳播給「一般大眾」,如同創辦人芮斯當初對BBC的期許一樣。
 

在藝術紀錄片的製作與推廣中,最值得探討的案例之一,莫過於兩次製作的《文明》。1969年,BBC 2台推出了由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所撰寫主持的《文明》(Civilisation),從中世紀末一直介紹到廿世紀初,一系列13集的西方藝術紀錄片,主要著墨於視覺藝術與建築上,同時也包含了戲劇、文學與宗教。播出後,《文明》成為BBC藝術紀實類的分水嶺,吸引250萬英國觀眾以及500萬的美國觀眾收看,這樣的收視率對藝術紀錄片來說是前所未聞的。此前,BBC抱持的「教育」理念,往往讓藝術節目流於無趣的講課,影像上更是乏善可陳。《文明》的製作人麥可•吉爾(Michael Gill)成功說服時任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總監的克拉克放棄講課的文本形式,親自到歷史現場,用當時最先進的影像技術,再現文明風華。許多BBC圈內人認為克拉克太過僵硬浮誇,經過訓練後在鏡頭前還算自在。但這樣的批評不免忽略了克拉克淵博的知識與能力,以及他在國家藝廊經營上的成就。
 
這裡也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大功臣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他不只是BBC自然史紀錄片的第一把交椅,在行政工作上的表現也非常傑出。在他擔任 BBC 2 台的第二任總監時,曾有論者認為相較於BBC1台的「親民」,BBC2 台應該服務更為小眾的非主流文化菁英。艾登堡主張:「不能用文化的高尚程度來判斷怎麼做節目。」他舉例說明:有人喜歡聽弦樂四重奏,有人喜歡看足球,兩者都愛的也大有人在;硬要比較弦樂四重奏跟足球哪個比較高級實在風馬牛不相及。
 
《文明》醞釀於六零年代的英國電視圈,根據艾登堡的回憶,「創作氣氛很自由,我們不會用數據管理,由於播放覆蓋率每天都在成長,觀眾組成也隨之不斷改變,我覺得工作很輕鬆,因為收視壓力都是 1 台在承擔。」而他促成《文明》的問世,時至今日偶爾還會有人認為這決定很勇敢。艾登堡誠實地說,這一點都不勇敢,他純粹只是覺得這是好主意。沒有收視率的壓力,高層也不會因為收視人數還差了50萬、沒有達到300萬人次而興師問罪。他的初衷只是為了推廣彩色電視,沒想到獲得空前的成果。這些線索在在告訴我們,藝術推廣的成功,除了要找到合適人選外,各種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少不了的。

 

時隔五十年,現在的時空環境還擁有這些條件製作新的《文明》嗎?
 
1969年的《文明》之所以成為經典,在於腳本的完整設計以及克拉克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溝通能耐。然而,民主社會中相信我們不能只有一家之言,所以常有節目訪問十個不同的專家,然後把各方之見拼湊起來。這樣的製作往往沒有主軸、沒有連貫性,沒有中心思想,看起來非常空洞。然而,在這個眾聲喧嘩的年代,現今社會還需要一個專家來告訴我們「好藝術是什麼」嗎?
 
儘管社會似乎越來越難接受專家的存在,在艾登堡看來,BBC的使命是邀請社會上頂尖的思考者,提供平台給他們發聲的機會,讓社會大眾能夠獲得新的視野,這也與芮斯的想法不謀而合。然而,如今看來,克拉克畢竟是個穿著筆挺西裝的年長西方白人男性,用漂亮的英式英文發表長篇獨白,憂心文明與藝術的保存,放到現在的脈絡中,是否還會受到同樣的肯定?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近五十年後的新版《文明》窺見一二。2018年3月,BBC推出新版的《文明》(Civilisations),英文片名用了複數,對照五十年前克拉克的舊版,企圖反省並擺脫以歐洲基督教文明為中心的刻板印象。2018的版本由三位主持人賽門•夏瑪(Simon Schama)、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與大衛•歐魯索加(David Olusoga)輪番上陣,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聲音與觀點。比爾德強烈的女性主義觀點,以及歐魯索加非裔英籍的身分,都增添了多元的視角。

主持人之一的夏瑪強調,表面的多元主義與政治正確絕非他們所追求的目標,製作時考量的並不是尋求相互妥協後的共識,而是透過激烈的討論與爭辯,決定該包含或是捨去哪些內容。三位主持人各有偏好的藝術品以及意圖開展的主題,如歐魯索加就對於帝國、殖民與藝術品有深刻的關懷,並根據這樣的旨趣來講一個好故事。
 
和1969年的《文明》相比,新版從線性的歷史敘事,轉為論證導向的主題式節目,難免引發不同意見。BBC藝評威爾•岡波茲(Will Gompertz)便認為新版《文明》的百花齊放,反而像是一場混亂的呢喃。為此,三位主持人提出反駁,認為節目的價值在於用好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張,並且引發大眾的討論。新版更像是從一家之言變成觀點的多重奏。
 
科技的進步,無疑也是五十年來的巨大改變。比爾德回憶,1969年當她在電視上看到克拉克的《文明》,許多難以親眼見識的藝術珍品,竟能透過電視的魔法傳送到觀眾家中,有種大開眼界的啟蒙之感,心中震撼不亞於目睹同年發生的登月計畫。不過,五十年後,行動裝置與全球旅遊的普及,也改變了當年的限制。當限制不再,新版的節目又應該如何因應這樣的趨勢呢?



 

 

大英博物館大廳。Photo by Jun,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CC BY-SA 4.0), https://flic.kr/p/bAiKLa

 

行動裝置的興起逐漸改變了觀眾的閱聽習慣,注意力長度明顯降低,如何維持視覺上的吸引力成為製作團隊的兩難。

克拉克舊版中一幕就長達27分鐘的獨白,在現在看來根本是天方夜譚。然而,藝術品的細節就是一切,一閃即逝的影像無法顯示出其真正價值。因此節目仍會試圖花許多時間呈現作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的《雪中獵人》便是一例,夏瑪足足用了五分多鐘從全景看到細節。相對的,行動裝置也促成了新的科技應用可能性。配合節目,BBC開發出實驗性的擴增實境應用程式,可以在播出期間用來探索文物的3D畫面、肌理與修復過程。
 
全球旅遊的普及,則是讓一般觀眾也有朝聖的機會,讓觀眾能親身體驗藝術品的魅力,在生存與名利的追逐之外,看到人類文明的永恆追求,這也是藝文推廣的重大目標之一。為了讓英國觀眾有更豐富的體驗,比爾德與製作團隊追加了「第十集」:《文明就在家門邊》(Civilisations on Your Doorstep),介紹英國各地博物館就有的藝術珍寶,除了讓英國人不用出國便可欣賞藝術外,也重新理解「英國文明」的真實意義。另外,節目播出時也結合各地博物館與英國的空中大學,同步推出各式活動與課程,強化藝文推廣的目標。
 
以《文明》為例來看BBC的藝術推廣策略, 2018年新版與1969年舊版在作法上儘管有諸多不同,卻也沒有因為想討好觀眾,而在推廣的過程中做出太多內容上的妥協。或許可以說,在進行藝文推廣時,最忌輕視觀眾,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或是需要各說各話式的平衡報導,這麼做只會加深觀眾既有的偏見,認為藝術不過是附庸風雅的點綴情調,或見仁見智的主觀情感。開拓一般觀眾視野的關鍵,在於真誠相信藝術與文化的價值,並將這種價值以適切的方式加以傳達。所有關於推廣的嘗試都需要在媚俗與說教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兼容叫好與叫座,正是藝術推廣的重大目標,也是其重大挑戰所在。

 

2018年《文明》重新出發,三位主持人賽門•夏瑪(Simon Schama)、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與大衛•歐魯索加(David Olusoga)輪番上陣,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聲音與觀點(攝影:編輯部)。

   

  

    

   2018年版《文明》利用結合AR擴充實境的手機app,使觀眾於家中也能接觸藝術品外觀與細節,甚至進行360度的翻轉(圖左至右:載入畫面、利用AR地球選取希望欣賞的藝術品或古文物,並可欣賞文物內外部細節,並利用「探照燈」功能打亮局部)

大英博物館所展場一隅。photo by Besty Weber,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http://goo.gl/fSEhiq
 

大英博物館10號展廳兩河流域亞述古文明浮雕。Photo by Pablo Cabezo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https://flic.kr/p/KZFd7L

大英博物館10號展廳兩河流域亞述古文明浮雕。Photo by Betsy Weber,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https://flic.kr/p/ecfr4D

白舜羽
文字工作者,喜愛漫步、劇場、藝文與博物館,赴英攻讀博士期間投入觀察英國文化,並與魏君穎共筆臉書粉絲頁《倫敦生活A to Z》,兩人合著有《倫敦腔:兩個解釋狂的英國文化索引》、《倫敦眼:兩個解釋狂的倫敦文化透鏡》等書。

大英博物館第17號展廳涅內伊德碑像(The Nereid Monument)。Photo by Robert Montgomery,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https://flic.kr/p/X9nXh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