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唯心式計算機演算主義:劉呈祥「築思構界」展覽

2022/06/21 點閱數:1069

文 | 朱峯誼

展覽現場:「築思構界—劉呈祥」,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攝影提供:鉉琉工作室
Installation view: Build in Eyes, Form–Liu Cheng-Hsiang,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2022. Courtesy of Shawn Liu Studio



當「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因近期 NFT 的火熱發展而於虛擬世界裡大放異彩、甚至幾乎成為加密藝術(cryptoart)的同義詞時,劉呈祥選擇了一個與當前熱潮完全反向的創作及呈現方式——輸出並展出實體創作作品。《思緒 宇宙》系列作品的創作核心概念,正是將大量且繁複的數位向量資料,透過像素化、點陣化,最終成為觀眾視神經所接收的類比訊息的資訊轉換。實體展覽的設置,讓觀眾在展場裡細細親身體驗與思考藝術家對於作品及展覽的各種精細要求、設計與巧思。例如,當觀眾步入漆黑的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一組組在燈光投射下好似自體發光的燈箱般的作品時,如何不好奇藝術家挑選了什麼樣的紙張、使用什麼樣的印刷墨水,才能達成眼前甚至比螢幕顯示更加細膩與精緻的呈現?又例如,展覽規劃從劉呈祥2015、2016年的《人造 自然 形體》系列作品開始,到2017後的《思緒 宇宙》系列,完整且系統性地介紹其應用演算程式進行創作的歷程;近期的錄像與裝置作品則是呼應了展覽說明裡的「點、線、面」跨維度主題(從平面的二維,增加了錄像時間輻線的另類第三維),[1] 並且更進一步表現出上述資訊轉換下至為核心的「人造/數位」與「自然/類比」之間的張力。這樣的張力也同時表現在數件《築 視界》攝影作品的併呈與對比上,包括捕捉自然光的攝影VS演算系統的數位成像、浮於虛空上的水底生物VS 線條明確的人工建築、以及《像素之間》的自具像類比至抽象數位的再次轉換。「築思構界」是一連串的思辯,主題是「創造」、「生成」與「轉換」,主角是自然、機器與人。
   
Boden與Edmonds在2009年的文章〈什麼是生成藝術?〉(What is Generative Art?)裡認為,生成藝術最早可以追溯至1950年代末期。[2] 當時模控學(cybernetics)、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百家齊嗚,「生成藝術」幾乎與「計算機藝術」(computer art)同義,兩者甚至可以互換使用。而在更多的理論概念與技術,如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仿生(artificial life)、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Lindenmayer系統等逐一加入陣營後,生成藝術漸漸演變成我們當前所熟悉的樣態。Boden與Edmonds認為生成藝術的核心是「規則」(rule),也就是藝術創作必須透過一套規則的啟用及活化(activation)而產生;藝術家必須將某一程度的創作決策交由規則來決定,即便該規則不盡然必需是計算機程式或演算法。在這個定義下,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的《牆壁素描》(Wall Drawing)系列無疑是一種手工的生成藝術。當然,Boden與Edmonds的企圖並不只是嘗試給予當代生成藝術一個廣泛的定義,而是將範疇如此龐大的藝術類型進一步區分11種分類,為生成藝術的藝術評論(art critic)建立基礎。這11個分類是「電子藝術」(electronic art;Ele-art)、「電腦藝術」(computer art;C-art)、「數位藝術」(digital art;D-art)、「電腦輔助藝術」(computer-aided art;CA-art)、「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G-art)、「電腦生成藝術」(computer-generated art;CG-art)、「演化藝術」(evolutionary art;Evo-art)、「機械藝術」(robot art;R-art)、「互動藝術」(interactive art;I-art)、「電腦互動藝術」(computer-based interactive art;CI-art)、「虛擬實境藝術」(VR-art)。

展覽現場:「築思構界—劉呈祥」,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攝影提供:鉉琉工作室
Installation view: Build in Eyes, Form–Liu Cheng-Hsiang,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2022. Courtesy of Shawn Liu Studio



先不論這個當年提出的分類架構是不是能涵蓋十多年後似是更為主流的加密藝術與AI製圖創作(如Midjourney),但它的確清楚地給了我們一個主要以工具、技術與媒介為中心的生成藝術發展想像。同時,我也好奇是不是有可能另外拉出一條更為人文的思考軸線,例如,以藝術家對於生成藝術、對於計算機、以及對於藝術家在創作過程裡擔任角色的不同看法,區分出不同的派別?因為很明顯地,劉呈祥使用生成藝術作為創作形式的理念及目的,與其他運用AI生成藝術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並不相同——我們或許可以說劉呈祥更為傳統,因為他預先設定了屬於他自己的創作主題,而計算機則是幫助他以更精細、更快速、更準確完成作品的必要技術與工具。
 
對劉呈祥而言,創造力(creativity)並不來自於一張符合某審美標準的影像自身,亦不來自Boden與Edmonds所說的生成技術背後的某種神秘的「不可預測性」(unpredictability),而是來自於影像之外的、各種新的意義的堆疊、新理解的產生、以及新的想像的湧現。計算機必然得服從某些規則;即便是看似能自行調整改變的演化程式設計(evolutionary programming),也必定是遵循某個規則而改變。人類才是在目前的討論語境裡,唯一真的「能夠」無視任何規則、能夠任意「過量」執行的行動者(像是拉一條超級長的線,或是一次放出過量的節點)。這個「不知節制的過量」(即「愚蠢」?),難道不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色之一嗎?從這個立場來看,真正能夠從事創作的是「人」;生成技術則成了藝術家進行創作的輔助工具。而我們可以如何稱呼這樣的立場甚至或是宣言呢?一種「唯心式計算機演算主義」(idealist computer algorism)嗎?且再讓我們天馬行空地延伸一下這個討論——如果創造力(藝術)的價值取決於作品對於人的意義,而意義又是觀者所賦予,那麼,真正能主導的,或許並不是能生成出作品的行動者(不論是藝術家還是電腦),而是能決定「意義」如何被積累及建構的觀眾與意見領袖?或許,真正令人擔憂的科幻情節並不是AI取代了藝術家,而是AI取代了藝評?

展覽現場:「築思構界—劉呈祥」,高雄市立美術館,2022。攝影提供:鉉琉工作室
Installation view: Build in Eyes, Form–Liu Cheng-Hsiang,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2022. Courtesy of Shawn Liu Studio


宇宙的形成與生命的意義一直是生成藝術家關注的主題之一;約翰康威(John Conway)的《生命遊戲》(Game of Life)是最好的例子。這不僅是因為自然及生命科學一直是發展自動修正及演化程式的主要參照對象,自動程式透過簡單的規則而生成的「不可預測性」與「複雜度」,切切實實反映了人類在擁有抽象思考能力之後的古老嚮往:「用極其精簡的公式、描述複雜的自然現象」。這個由物理學者們奉行的最高美學原則,在程式設計領域裡則是以「最精簡且易讀的程式碼」為目標。劉呈祥的創作主要以兩種「公式/程式/規則」展開對宇宙的擬像。一是「點線面公設」(point-line-plane postulate);它不僅是人類早期針對各種形狀、大小、圖形、相對位置等空間區域關係進行系統性分析的方法,甚至是現今人們想像更高維度世界的參考架構。[3] 二是以「力場」的概念(尤其是磁力場及重力場的摸擬)描繪出節點及節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也就是「線」), 再加以碎形變化,發展出各種繁複、燦爛、壯觀的星際景色,包括球體、恆星、銀河、超星系團、大尺度纖維狀結構等。從點線面到多維宇宙、從向量點陣到大千世界,劉呈祥作品處理的正是「生成」的本質。
 
劉呈祥的創作無疑是歷史紀錄性的;它並不是天文學裡精準的星象視覺模擬,而是以半自動生成藝術方法,表現出當代二十一世紀藝術家如何想像這個宇宙,以及這個想像方式與創作方法如何與早期二十世紀處理相近主題的藝術家如劉國松、陳正雄等人拉出差異。我們甚至可以好奇,如果以三維世界為基礎的「點線面公設」在未來被證明無法適切描述巨觀的宇宙結構時,或是未來出現了一個更為強大的生成藝術技術工具時,我們對於宇宙的想像又有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市民畫廊:築思構界—劉呈祥
2022.05.21 - 2022.07.17
高美館 B01展覽室

 
[1] 例如,《奇點#2|思緒宇宙》將演算系統生成的視覺世界投射在代表自然的石頭群上,嘗試製造出三維空間裡二維仿生的效果。
[2] Boden, M. A., & Edmonds, E. A. (2009). “What is generative art?”. Digital Creativity, 20(1-2), 21-46.
[3] 例如Bryanton, R. (2006). Imagining the Tenth Dimension: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Time, Space, and String Theory. Talking Dog Studios. 但事實上Bryanton對於高維空間的理解方式與早期提出高維空間的弦理論完全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