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在疫情未止之前︰重思視覺科技與「沒有參觀者的博物館」|宋世祥

2021/03/29 點閱數:1460

疫情下空無一人的紐約街道與大都會博物館
圖片攝影自Dan DeLuca,為開放授權圖片,https://www.flickr.com/photos/dandeluca/49934805728/in/photostream/

五月十八是世界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esum Day,後文簡稱IMD),但今年的這一天對於博物館界來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特別不一樣,全世界的博物館都面臨到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衝擊,因此籌辦IMD活動的「國際博物館協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以下簡稱ICOM)在這一天發佈了世界各國博物館與美術館(以下均以博物館簡稱)如何運用數位科技面對這一波挑戰。在IMD的網站上,ICOM分享了從大都會美術館、大英博物館,中國故宮博物院等,都發布了自己館方面對疫情挑戰的數位科技,從資料庫的開、線上導覽。我們亦可看到有許多文章與報導指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以下簡稱VR)或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以下簡稱 AR)可以是博物館與美術館面對疫情挑戰下的重要策略,讓參觀者可以不用進入博物館就能在家或是遠端來得到參觀的體驗。台灣諸多博物館也都沒有缺席,鶯歌陶瓷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高美館等其實也都推出自己的線上參觀服務。
 
雖然各個博物館在五月就已經提出各項因應策略,但在六月的時候媒體上還是報導出許多知名博物館開始裁員的消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布裁員81人,館長與CEO自願降薪2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ICOM日前釋出聲明,指出全球約90%、多達8萬5,000間的博物館都暫時關閉,而其中有13%的場館可能永遠不會重開,直接面臨倒閉的危機。這無疑是直接或間接反映出前述的數位策略或是虛擬實境可能並不是目前最有效的策略。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進一步反思在疫情當中,數位視覺科技對於博物館的價值呢?
 
近來,伴隨著各國重啟經濟,「博物館重啟」也成為眾所期待。但倘若疫情成為常態,博物館勢必需要找到更合適的策略來面對「居家隔離」與「社交距離」的挑戰,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新的博物館體驗,並從中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成為接下來博物館方必須要認真思考的課題。台灣雖然目前疫情控制得宜,博物館幾乎都靠著標準防疫流程正常運作,但難保未來疫情不會有反撲延燒的可能性,更是需要對這個挑戰有所準備。
 
從人類學全貌觀、重視脈絡的觀察出發反思疫情之中博物館的VR與AR使用策略,筆者認為不能只是抱持著樂觀的想像,認為只要有數位內容就能吸引到觀眾上線;而是要把博物館的參觀體驗與科技使用放到更完整的使用者旅程之中,才能更清楚地理解與發想疫情、博物館與科技之間的複雜關係。進一步來說,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實頗具有「實驗室」的價值,帶著我們對於「展示」的討論做了一個根本的反思,讓我們以「沒有參觀者的博物館」該如何營運與策展進行更深刻的思考?

從「營運面」與「出遊動機」思考「沒有參觀者的博物館?」

我們首先必須要先認清博物館是一個需要由各方專家一起共同營運的專業機構,不只是展示與參觀而已。知名博物館的品牌不光建立在「藏品的典藏」之上,展示、教育、服務、宣傳、授權等其實都是營運的部分。而各個部門運作的成果,或是相互合作是否成功,往往最直接表現在參觀的人數上。
 
用今日電子商業的語言來說,這些人數其實就是「流量」,不只代表著品牌經營的成功,也代表著潛在授權的商機,或是吸引到贊助的可能性。在疫情開始之前,我們難以想像一個碩大的博物館實體,但裡面完全沒有參觀者在其中,僅有工作人員而已。而如今,居家隔離與社交距離成為各國與各大城市的日常,博物館的人流量驟減或是政府下令直接關閉公共空間,即是對於館場營運最大的挑戰。這也進一步反映出過去不管是對於博物館展示還是教育的研究,或是博物館行銷經營的規劃,絕大多數都是從能與參觀者實際接觸的預設條件下去進行的。而當疫情發生,博物館直接面對到了參觀者的消失,等於是從根本上推翻了相關營運策略的假設基礎。
 
過往對於「展示」的討論都忽略了背後還包含了最基本的專業經濟交換,即博物館在其空間內,集結眾多專家之力,提供有價值的參觀體驗,而參觀者以「肉身」買票入場。在這看似簡單的交換行為背後,雖然博物館可能是由國家或是大型財團支持的公共服務,且票價可能對於整個場館營運只是微薄的補貼,但整體博物館本身還是一個經濟實體,其建物、藏品,乃至當中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在其中進行價值的交換,共同打造該博物館的品牌。或許一個博物館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其長期積累的參考人數其實更像是一個品牌影響力指標,用人流數字說明了這家博物館在當今社會的專業程度以及品牌價值。
 
然而,當沒有了參觀者,或是專業人員無法在館內安全工作,博物館也就難以透過人流量來證明其價值。在疫情影響下,許多人的生活從線下(offline)轉入線上(online)變成常態,無怪乎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愈加重視自己在線上流量的經營,好證明或是提升自己的價值。
 
此外,過往對於「展示」的討論還忽略了「出遊動機」的脈絡,即社會大眾參觀博物館其實有各式各樣的動機,且往往未必在展示或藏品本身。例如博物館的參觀可以是「一趟出國旅程的一部分行程」、「一次約會」、「完成一次學校作業」、「對於一次新奇體驗的追求」、「看一個策展人的精心規劃」、「追一個建築設計師的系列作品」、「來享受有冷氣的夏天」、「來幫小孩放電」等。這些其實都是民眾背後在與展品互動之外參觀博物館的動機,且有時都比藏品本身還更容易促使民眾走進館內。
 
而今日疫情最大的挑戰,正是因社交距離限制或是居家隔離,使這些動機難以轉換成為具體的行動,進而讓博物館不只少了人潮,更少了各種與民眾產生連結與建立互動關係的機會。但在筆者看來,若博物館不從「出遊動機」面去思考,不嘗試把博物館和防疫期間民眾的各種生活需要結合,不讓自己的網路服務成為各種需求的解決方案,亦很難真正吸引到線上參觀的流量。

《集合吧!動物森友會》與直播導覽的啟發

《動物森友會》

在疫情期間,筆者注意到有兩則較為成功的博物館視覺科技營運策略案例,其背後都有值得參考的另類思維。第一個案例是任天堂Switch主機上的《集合吧!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成為各大博物館爭相合作的對象。各個博物館都開放自己的數位典藏檔案,供遊戲玩家下載轉換成為自己在遊戲中的藏品。《動森》之所以受到玩家關注,並不只是讓展品走入遊戲之中,而是透過遊戲發展出參觀者與展品之間新的互動可能性。遊戲玩家或許本身並不是原本會走入博物館裡的群眾,但是透過遊戲,這些展品成為玩家在遊戲中自己所經營博物館的「館藏」,進而可以重新被策劃展示。這讓原本可能不在同一博物館裡的藏品,因為這款遊戲本身的機制,獲得了一起展示的可能性。試想,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與安迪‧渥荷的〈瑪麗蓮夢露〉可以擺在一起,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與孟克的〈吶喊〉並置,這種可以跳脫原先脈絡,將不同藝術品依照自己喜愛方式來展出的安排,反而讓遊戲玩家更加願意去接觸。

《動物森友會》

《動森》的例子也提醒我們博物館面對疫情下可能要轉換思維,用「線上遊戲公司」的思考模式來重新定位與經營自己的網路業務。面對沒有人來參觀的現實挑戰,經營者可以嘗試讓博物館直接成為一個遊戲品牌,或是讓遊戲成為一家博物館品牌中的要素。這必須要讓博物館擁有完整的數位服務平台,以遊戲的過程整合展示、教育、典藏、紀念品授權行銷、贊助招募等業務,才能形成有效運作的系統。策展人在這樣的思維下,也可以嘗試把自己當作一位「遊戲設計師」,提升自己對於當代人遊戲習慣的理解,思考展品與展示本身如何可以「線上遊戲化」,讓一檔展覽就是一場值得體驗並且從中學習的精彩遊戲。

另一個案例是在疫情期間中國博物館所發展出的「導覽直播」服務。在三四月時,中國各家博物館導覽員。這樣的服務也不是只有中國的博物館在做,羅浮宮與梵蒂岡博物館也都有虛擬導覽在進行。但中國的導覽直播值得效法的是他們更加強調了「導覽員」的個人魅力,這讓原本因為沒人參觀而士氣低落的導覽員與研究員能夠與參觀者直接互動,他們每一個人的知識背景或是個人經驗也能轉換成為過程之中的迷人之處。另外,這些導覽直播還運用了現有直播平台的社交互動功能,參觀者可以直接給導覽員「點讚」或是用留言串討論導覽內容,這讓只能在家參與線上直播的民眾能獲得更直接的「社交感」。這些成功的經驗也直接或間接地促成了羅浮宮與中國的直播平台合作,總館長與館長親自上線和中國的網民互動,根據新聞報導開播5分鐘,就有萬人湧入,總共有10萬人在參觀過程中點讚。

故宮博物院推出《動物森友會》典藏品下載功能,使玩家能自由安排故宮典藏品在自己的小島。

在疫情的影響下,筆者認為博物館或是美術館推動「導覽直播」亦不應該只是被當成是一個「教育」環節,而應該是也如上文所提到的「遊戲」一樣,成為館方統整各部門業務的整體戰略之一。「導覽直播」亦應該有一套更完整的體驗服務設計,從「入館」、「與導覽員相遇」、「聽導覽員有魅力地解說展品」、「與其他參觀者互動社交」、「給導覽員與研究人員回饋」到「購買紀念品」等環節進行流程與前後台的資訊整合。博物館的策展人也應該要重新思考展覽策劃的內容,展品選擇、體驗形式、動線規劃、互動環節等,其實都應該要考量到直播的可能性。博物館的營運亦可以將直播作為整合平台,讓館內不同部門的專業的人都參與其中,進而共同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專業得以豐富這個「直播節目」。

高美館於疫情期間推出線上藝廊

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即將在秋冬反撲,亦有可能「流感化」成為每年週期性發生的疫病,這已經且勢必對於博物館體驗經營帶來重大影響。開放數位典藏或是用VR線上虛擬導覽乍看像是有效的因應策略,但其實效益不明顯。本文從「博物館營運」與「出遊動機」的角度出發,點出過往探討在博物館內運用數位視覺科技忽略的盲點,並也從《動森》與「導覽直播」的案例中指出,「遊戲化」與「直播節目」可以成為未來策展思考的方向,並也從中整合館方的營運,使博物館得以有效面對疫病下居家隔離與社交距離的挑戰。

高美館於疫情期間推出《黑盒:幻魅於形》線上前導展,圖為第一集湯尼‧奧斯勒的導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jqB2_4sU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