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術殿堂的入世書寫──中研院《研之有物》科普心法

2023/02/20 點閱數:64

文|徐柏涵

每回看到高深的研究成果新聞稿,除了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中央研究院也在思索:如何和社會大眾分享這些研究與知識珍寶?而且要以網路世代看得懂的方式!從這個初衷出發,歷經重重難關,誕生了《研之有物》。 —引自《研之有物》

 
 

知識與學問的發生,往往源自人對於宇宙萬物、文化社會天生的好奇心。然而,苦心鑽研思索的學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作奠基,若非長期浸潤在相關領域的學者,很難順利理解或對話。著力於「基礎研究」的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學術重鎮形象深入人心;只是,其所探究的研究內容卻彷彿與一般人的生活距離甚遠,頗有距離感,用時下流行的網路用語來講,一看到學術,就像內心充滿了三個詞:不知道、不明瞭、不想要。

不過,就在2016年底,一個新的團隊在中研院誕生了。科普平台《研之有物》相對於成立超過90年、聘有1000多位研究員的中研院,是個相當年輕的團隊,致力將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以生動有趣又正確的內容帶給一般大眾。透過《研之有物》,讀者可以了解研究員更豐富的面貌,比如每天在做的研究是什麼、思考問題的方式又是什麼?


 

 

誰是《研之有物》?
 

《研之有物》,取音自「言之有物」,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希望將富有深度的內容轉化給一般讀者。一如《研之有物》的創辦歷程一文所寫:「要打造一個科普品牌,對於中研院這間 90 年老店而言,是全新的嘗試。現在的《研之有物》由資訊科學研究所的陳昇瑋研究員擔任主責,招募團隊與領導發展方向;執行編輯林婷嫻負責把論文研究「轉譯」為好懂的報導,再交由美術編輯張語辰、林洵安,把複雜的研究轉化成一眼能看懂的圖像,搭配文章作出精彩的圖文穿插。同時,更有中研院秘書處的行政資源與媒體協助,跟多位客座編輯的協力採訪等支持。

其現行的平台架構,主要有「新奇發現」、「跨界合作」和「人物訪談」。在「新奇發現」和「跨界合作」之中,主要透過與一般人日常或興趣扣合的議題為引子(比如〈你身上的油存在哪〉,這種使人心底陡然一驚,連忙惦惦自己肚子上的贅肉,又忍不住繼續閱讀的主題),深入淺出的帶出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使學術和生活發生關聯。儘管上述作法在外文或中文的科普寫作並非罕見,但《研之有物》團隊可是直擊研究最前線,帶來第一手的最新資訊。另一方面,則是「人物訪談」的部分,將原本身處學術殿堂的研究員,以彷彿在身邊談話一般的口吻在文章和攝影照片重現。又如在社群網站廣受好評的〈中研院院長在做什麼〉,就別開生面地開放民眾於Facebook提問,再由廖俊智院長回答的專訪,從「會不會有睜開眼睛就感到厭世的時候」到「院長一天的工作項目是什麼?」問題五花八門,也讓人看到院長親切生動的一面。
 

無論你每天睜開眼會面對什麼,希望閱讀《研之有物》可以帶給你『原來世界上有這種事!』的感悟,一起永保好奇心認識世界。」談及對《研之有物》的期待,黃詩雯科長如此說道。假使說研究成果宛如一棵棵蒼翠高聳的大樹,《研之有物》就像是拿著紙筆與照相機,將樹木的迷人與美麗,用讀者能輕鬆接觸的方式傳達出去,喚醒每個人心中蠢蠢欲動的好奇心。

 

 

研究室裡的物件和儀器,勝過千言萬語,能表達出研究員的個性、興趣、以及論文中沒寫到的故事。 
圖片提供│ 活在當代的原住民族巫師,究竟做些什麼?

 

 

「老外學者」遇上「打架立院」 ──鮑彤專訪

圖片提供|《研之有物》團隊(攝影│張語辰) 

 

 

在一年一度的中研院開放參觀日,《研之有物》在Facebook平台發文問觀眾,是否知道「以下哪些物品參觀中研院一定要攜帶?」

除了因為中研院所在地南港多雨,而提醒觀眾要攜帶的雨傘,還別出心裁的加入「光劍」一項,讓熟知《星際大戰》的觀眾紛紛留言熱烈討論。

 

 

從圖到字,都是溝通的藝術
 

倘若用搜尋引擎Google搜尋《研之有物》,寫著「研之有物:串連你與中研院的橋梁‧數理、生命、人文科學知識分享平台」的幾個字眼,一下子就跳到搜尋結果最前頭。滿心期待點入連結,便會進入《研之有物》的世界!
 

無論你是用手機或是電腦,一打開《研之有物》網頁,便能感覺到舒朗開放的整體視覺感受。《研之有物》以WordPress平台為基礎架構,頁面清爽大方。其LOGO正是一座拱橋,看起來也有點像是彎著腰的彩虹。整個網頁的基調是清爽的天空藍,一個知性又充滿活力的色彩。而在網頁正上方的主視覺版面,則是三座分別象徵中研院三學組「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浮島,中間都同樣出現了小小的拱橋,彼此連結。事實上,無論是低明度的色彩選用、較大的字體選擇、幫讀者畫重點的雲朵對話框,都有《研之有物》團隊的用心。如何因應網路時代的「快閱讀」,將複雜的知識轉化成好吸收的內容,更是《研之有物》團隊最大的關心。
 

如《研之有物》談其視覺設計心法的文章所述,團隊的每篇科普報導,都是由編輯群採訪研究團隊後,再寫成網路文章,並穿插資料視覺化、圖表化的搭配。這樣的過程雖看似單純,其實一點也不簡單。首先,編輯們必須先了解不同領域研究員的研究內容,有了正確的認識後,才能進一步轉化為更平易近人的文字。然而,只有文字還不夠。對於當代的讀者來說,決定「要不要閱讀一篇文章」的時間可能只有短短不到三十秒,這也間接影響其停佇、閱讀高知識含量內容的意願。此時,便是資料視覺化出馬的時候!使用文字可能得花長篇大論才能捕捉到主軸的內容,卻能透過資訊圖表 (infographic),快速簡潔的提出重點。此種手法可謂當前知識轉譯的一大主力,一旦結合能喚起讀者共感的討論切入點,便能成為科普推廣的一大助力。《研之有物》美編之一的張宇辰便表示:「做科普的圖片,要很直接明確。透過美麗的圖表,達到先倡議議題、「抓住眼球」跟興趣的目的,再深入說明,無形中也消弭與讀者的距離。一切都還是回歸到人與人的溝通,以及是否能站在談話對象的立場思考和說話。

而在寫作的要點上,《研之有物》團隊則遵循:試著用「一句話」來說明「這項研究在做什麼」的原則。這「一句話」可不簡單,一方面必須「貼近科學專業」,一方面還要務求「讓大眾看懂」,考驗把握重點溝通、牢牢抓住讀者注意力的技巧。《研之有物》團隊便舉例:
 

以〈災前改善社會不公,更是真正地救人一命〉文章為例,若想讓網友信服研究員提出的研究發現,尤其是顛覆傳統觀念的觀點,要先讓網友了解這項研究是用什麼方法分析資料,以及為什麼使用這個研究方法。
 

當然,《研之有物》編輯群會儘可能朝「讓大眾看懂」的方向努力。儘管為了達到與一般讀者溝通的目的,不免或多或少稀釋了科學專業的「純度」,然而倘若能啟發讀者的興趣和動力,激發其繼續接觸,不正是對「橋梁」角色最好的演繹嗎!在一個社群平台、網路串聯的力量已經被普遍重視的時代,《研之有物》不只是扮演與讀者溝通的社群「小編」,更擔任了內容轉譯和概念傳達的角色,將學術成果以「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出來。
 

近來,《研之有物》更積極參與臺灣各科普平臺的串聯,拓展出更多同樣致力於各領域科普寫作、推廣的夥伴──例如和《故事》的合作,也結合中研院2004年就開始舉辦的「知識饗宴」科普演講,匯聚線上線下的能量,將有深度又有趣的內容繼續深入讀者的生活,擴展更多對話的可能。

 

中研院年度院區開放參觀活動(圖片提供:中研院《研之有物》)

中央研究院入口意象(圖片提供:中研院《研之有物》)

《研之有物》官方網頁:http://research.sinica.edu.tw/

中研院院區(圖片提供:中研院《研之有物》)

請問《研之有物》團隊!

 

Q1:想請問目前《研之有物》團隊是如何決定每一次的訪問或文章主題?

 

《研之有物》的成立,是為了拉近大眾和中研院的距離,因此編輯群在挑選題目時,是從「研究和生活是否相關」、「大眾會不會有興趣」來決定。

中研院包含三學組: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因此編輯群會先閱讀這三學組的論文、專書,或是聆聽科普講座、學術研討會等等,先做基本的功課,對預計報導的題目有基礎了解後,再進行約訪,並先提供訪綱讓研究員參考準備。

Q2:在《研之有物》已刊載的這麼多篇文章內,有沒有哪些文章的採訪過程特別印象深刻呢? 

 

為了確保《研之有物》的文章正確,每篇圖文完成後,都會先請受訪的研究員過目。最刻骨銘心的經驗是,有次研究員收到文稿後,請編輯到辦公室,從標題到結尾一字一句更正,確認語句是否通順、科學描述是否精確,歷經兩小時多才調整好最終刊登的版本。

這是《研之有物》編輯群成立初期的震撼教育,透過這次經驗,了解到科普文章不只寫得有趣就行,更要兼顧科學精確的本質,尤其是研究上最重要的:不要把「假說」寫成「事實」。

Q3:成立兩年的《研之有物》,近期也出了書,並結合了中研院的線下推廣,未來還打算往什麼方向繼續前進? 

 

在 2018 年 9 月的《研之有物》新書分享會中,編輯群很驚訝發現:在場許多參與者其實先前沒有讀過《研之有物》的文章,而是看到臉書活動推薦,前來參加,也因此第一次認識到中研院和研之有物。

因此,接下來研之有物會準備更多實體活動,接觸網路無法觸及的讀者朋友,包含 2019 臺北國際書展講座、科青文青聯誼會等等。另一方面,也會加強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社群活動,朝幽默有梗、更多互動的方向邁進。

Q4:對《研之有物》團隊來說,「知識轉譯」跟「科普寫作」,是什麼樣的一件事呢?

 

舉個故事來說,在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中,教授希望同學們用教科書的定義解釋什麼叫做「機器」。某位同學說:「機器就是以相對運動受限制的方式,連接起來的物件組合,藉由力和位移得以傳動和轉變……。」而男主角則回答:「機器就是幫我們減少人力的東西。」

對於《研之有物》團隊而言,知識轉譯、科普寫作,就像是男主角的這番回答──透過簡單的說法,讓專業的知識變得好懂!

以清水模建築之中研院生態時代館(圖片提供|中研院《研之有物》)

  

中研院院區(圖片提供:李盈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