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會員 訪客 您好,歡迎進入藝術書香,跟我們一起來看見更美好的世界吧
百夜藝術默讀
活動會員

064 抒寫生命的課題 范康龍〈扭曲的臉孔〉

歡迎點閱

語音導賞/單煒明
澳洲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藝術創作博士
嶺東科技大學 副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金鐘獎藝術文化最佳主持人


專文導賞/曾媚珍資深策展人、高美館前副研究員

原文刊載於《藝術認證》雙月刊5期(2005年12月)

如果生命是一段修行的旅程,尋得安心自在,將是最終的落點,掌控生命或被生命掌控,一樣奮力喝斥滲匿其中的焦慮與不安。

范康龍自畫像速寫(陳秀薇翻拍)

凝神倔強 難掩失落

一九八三年秋天,三個自大甲高中休學,準備以同等學力報考藝術學院的小男生,在師大附近租屋、進出畫室。當時,我自政大休學,希望一圓藝術大夢,我們在吳老施畫室裡互相認識。三個人中,范康龍最安靜,我對他也特別好奇,之前,我沒有接觸過小兒痲痺患者的經驗,所以也搞不清楚是他和我保持距離,還是我和他保持距離。記憶中,他總是坐在角落或趴在桌上默默地畫著畫,或是瞪著大大的眼睛不發一語的盯著人看,你很難確定這樣的眼神,是友誼的邀約還是防範的界線。直到我進入輔大應用美術學系,大家仍然是淡淡的。
 
一九八四年仍在為進大學而沉潛的他,身影清癯,我前去租屋拜訪,三個小男生,有的決定先去服兵役,有的決定留下再試一年。范康龍不需當兵,自然選擇後者。當時仍意氣風發,頗有越挫越勇的態勢
 
然而,經過再一年的努力與挫敗,似乎讓他收斂起以往在美術班養成的自信與誇大,在一九八四年的一些自畫像中,「這樣的眼神」瀏覽過他自己,透過鉛筆、墨汁、蠟筆,盡是歷盡滄桑的抒寫。「我恨自己」紙本的部份應該也是此時的自畫像,凝神倔強,卻難掩失落之情。

范康龍 | 自刻像--扭曲的臉孔 | 台灣樟木 | 21 × 21.5 × 61cm | 1995 |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Fann Kang-lung | Self-portrait (Twisted Face) | Camphorwood|Collection of KMFA

立體空間  線性表現

線性表現一直是范康龍作品的特殊質感,他自高中時代,信手拈來,一支鉛筆就能勾魂攝魄。范康龍曾說他十二歲以前的人生是任人左右的,此時看來,他已倒過來練就一身左右筆、墨的功力了。到三義鄉拜師學藝,是范康龍生命的另一個起點,他開始正式且持續的使用雕刻刀。范康龍一系列的自刻像,就像一場一場生命的告白儀式,一次次的宣洩,一步步的療傷止恨。高美館典藏的〈扭曲的臉孔〉,為范康龍一九九五年的作品,此時書寫慣性的線條手法,被刻意應用在立體空間上,他以線條表現平面陰影的概念,沒有平面作品灰階的過渡程序,直接又流暢優美的線條,讓倔強緊閉的雙唇、抑鬱深沉的表情更加引人凝思。

「仕女」的靈感與草圖。

范康龍 | 仕女 | 台灣櫸木 | 28 × 30 × 58cm | 1995 |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Fann Kang-lung | A Lady | Zelkova|Collection of KMFA

龍門驚見  阿難尊者

范康龍的創作靈感無所不在,報章雜誌上出現的殷琪,被范康龍視為天人,記憶殷琪單純的美感,刻了〈仕女〉,也在高美館典藏之列,看展覽也隨時在解決創作技巧上的難題,龍門石窟的阿難尊者出現在台灣,浮雕的表現手法,以線條表達空間深淺關係,看看阿難尊者鼻樑上那道簡單又俐落的線條,和范康龍的雙唇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

阿難頭像 北魏晚期 高:55公分;阿難尊者鼻樑上那道簡單又俐落的線條,和范康龍的雙唇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畫像|鉛筆,墨汁,蠟筆紙|30x20cm|1984,藝術家自藏。

 

小記范康

范康龍創作自刻像就像是一種心理的療傷過程,藉著創作把心中的感傷與恨意宣洩出來。

誠如范康龍所言:「我的作品和美術史並無太大的關連,和生命的出入確有很大關係。算是一種生命儀式的告白,一種很自傳性的呈現。作品對我而言是生命過程的見證。」
 
他的初期作品大都是充滿自問式的吶喊、扭曲並且具攻擊性,對人與對天發出強烈的控訴與抗議。如今,他把心中的恨意轉化成藝術創作的動力,使他的作品充滿情感張力。

范康龍以小鎮裡在生存邊緣求活者的倔強,雕刻出了台灣人另一種慘苦卻不失尊嚴的姿態,翻滾出平常百姓生命底層的騷動與不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