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居散記」個展以父親的散文集《山居散記》為名,記錄自然中的微小生命和山居生活。她的創作主要來自於日常生活,這個觀點是受到父親啟發。鍾鐵民《山居散記》自序:
有人說生活即是文學,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其不同的相貌,再平凡的日子也有它動人的地方,只是我們沒能掌握到特殊精細的情節,做詳實精練的描寫而已。所以優美的文學作品常常就是生活的精華,只有真實能感人。我們認真觀察,用心記下我們生活的片段,或是對外在事物的感受,往往就成了感人的散文,不一定只有作家才能做到。[2]
優美的作品往往就來自於生活的精華片段,只要透過觀察,掌握事物特點或細節,即使再平凡的事物也會有動人之處。2022年「芊芊」個展,她進一步把院子裡常見的野花野草獨立作為展覽主題。「芊」原指草木茂盛的樣子,發音同客家語裡的「賤(cien)」,指小孩調皮好動,什麼東西都愛用手摸來摸去。這些野生花草是笠山農村生活常見的日常風景,野草即使今天拔除掉了,過些時日還是會重新再長出來,十分頑強,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些雜草其實就跟調皮好動的小孩很像,你很難去控制它。畫家用畫筆記下野草強大的生命力、渺小卻又獨自綻放的優美姿態。(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