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若楚 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碩士生
張致中出生於高雄,現在經常往返高雄及荷蘭兩地。從小生長於高雄的他,成長經驗裡幾乎都是以插畫、漫畫、動畫等形式來接觸藝術,學校與家庭並沒有帶給他太多的藝術環境,直到張致中至臺灣師範大學就讀美術學系,離開家鄉追尋創作之路。在臺師大求學期間,他主修繪畫及藝術教育,另有學習藝術文物基礎訓練,例如材料學、修復方法等,多方面接觸各種領域也影響其日後的創作。因此,張致中對創作方法罕有設限,不限於繪畫形式或慣用媒材,時常嘗試新的媒材,並將其運用於作品。
2015年從師範大學畢業後,張致中遊歷於各地,先後曾去韓國、尼泊爾、挪威、荷蘭等地進行駐村計畫,以文本與空間的交織作為其主要創作關懷,探索人-文化-自然交互下的普世性以及模糊地帶。在國外駐村與遊歷的經驗,帶給他相對多樣的生活體驗,以及對「海」的啟發,進一步意識到自己的家鄉高雄也是一個充滿港口歷史、由海洋和島嶼組成的地方。
⋯⋯那時候真的在船上待了兩個多禮拜,然後才意識到,我對航海、海洋、島嶼這些東西,其實很有興趣,而且覺得它是一個很大的坑,我可以跳進去好好的挖;也是在那個時間點,我才發現說,其實我可以回高雄,因為我爸爸就在高雄港工作,如果我要在台灣比較深掘一個命題的話,那我其實更應該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