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第58期

2020/05/25 點閱數:459
《藝術認證》第58期

《藝術認證》第58期

隨著全球化的腳步與經濟迅速成長,加上婚姻仲介行業的興起,諸多國人因工作環境、經濟條件或個人因素,選擇與大陸或東南亞等外籍配偶結婚,使得台灣跨國婚姻的比例攀升。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2年底,台灣地區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已超過48萬人,這也反映出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的轉變。

 不同國家、族群的人,本就存在著不同的信仰、語言與文化,早期外籍配偶因為語言隔閡、生活習慣差異,以及臺灣人民對於新住民原生文化的陌生,以致於缺乏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使得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在生活的適應上顯現困境。近年,社會福利機構與新住民家庭服務系統的建制,除了讓外籍配偶在台灣的語言學習、生活技能及親職與家庭生活均受到較好的照顧外,其人權及教育學習、文化參與也逐漸受到重視。

此外,國內博物館界關照身心障礙者等弱視族群的措施雖逐漸建立中,但與國外博物館設置專責部門、專職人員進行推動的做法相比,尚有許多努力空間。

我們唯有設身處地為身心障礙者著想,排除影響他們到博物館/美術館參與意願的各種因素,提高其接觸藝術、文化、歷史、科學……等不同主題活動之機會,使大家都能享有平等的「文化參與權」。

博物館/美術館是文化藝術教育機構,更是人們極佳的學習場域,也是台灣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推廣不可或缺的平台,如何協助不同群體、文化背景與語言的民眾,透過博物館/美術館自我成長與學習,同時協助弱勢群體參與文化活動,進而鼓勵偏鄉、弱勢群體走入博物館/美術館,實為當前重要課題。本期議題特賣場,嘗試從國外案例反思國內現況,探討博物館/美術館為弱勢族群服務時應有的思維與態度,希望藉由藝術的力量,讓「文化平權」不再只是個口號!

 
購買地點
高美書屋:高雄市立美術館1F,歡迎選購、訂閱或至網路書店購買!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6101?sloc=main
 
 

文化參與權 — 藝術走入社群

【展覽迴響】

​聲音和聲響 高美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觀後|黃明川

成像…從「詩與藝,手牽手」看文字與藝術形式的連結與轉譯…|周益弘

具象與抽象的交響曲 — 從高美館「典藏奇遇記:藝享天開詩與樂」展覽觸發,淺談音樂中的繪畫樣態|林芳宜

人文軌跡的另類線索 — 《雄獅學》為我們開出的一扇窗|羅潔尹

【文化參與權:藝術走入社群】

從身心障礙觀眾到特殊需求觀眾|于瑞珍

文化參與權!誰說了算?台灣原住民文化參與的實踐意涵|曾媚珍

從「關懷」走向「服務」 — 淺談高雄市立美術館的新住民文化參與|張雅晴

從友善身心障礙者的服務中,發現翻轉美術館的力量!|洪威喆

用「心」開啟美術館這扇窗 — 淺談視障者參觀高美館|余青勳

歡迎光臨 — 導盲犬進入高美館|蔡依玲

藝術課程進入城市的角落︰高美館校園巡迴方案|張淵舜

【新詩寫藝】

形含於色,色含於形|鍾順文

夢遲遲|離畢華

婆憂鳥的思念|謝錦德

古錐的性地|王凱

【典藏選粹】

用生命經驗創作 — 閱讀陳幸婉的紅與黑|應廣勤

【南島紀事】

打獵英雄 — 新好茶老獵人巴樂芝(李中華)的生命史|王有邦

【藝評講堂】

從右派規範批評到左派規範批評|高千惠

【藝術哲學】

超越符號學之爭:文學作品的存在與同一(中)|陳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