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城市的罷工
自1908年高雄開啟築港工程以來,第二級產業的成長突飛猛進,眾多的工場 與勞工不僅奠定工業城市之盛名,同時也是臺灣大規模工運的起源地。
臺灣鐵工所成立於1919年,前身為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鑄物工場,專門製造製糖工場所需機械及機關車輛,對臺灣製糖產業的發展有相當貢獻。第一工場舊址位於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群北側的停車場,第二工場舊址則是在蓬萊倉庫群,不過現今路過該地的人們,應該很難聯想這裡曾引發臺灣最早的聯合大罷工。
為了解決這些參與運動工友的生計,在工友會繼任會長黃賜(1891-1947)的領導下,組織了高雄工友鐵工場,擇於三塊厝建設工場,1928年初開始運作,專營機械、農具、家具的製造與修理,實行八小時的勞動制,並採用自治管理。工友鐵工場不僅成為失業職工們的庇護所,也是民眾黨高雄支部舉辦演講活動的據點之一,儘管代表人黃賜曾因洋灰罷工事件而被捕,工友鐵工場也屢遭針對,仍努力支撐營運,直到1935年才結束關閉,原址約略為現今河濱國小建國樓西側的家樂福愛河店一帶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