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線上館刊的多元可能:大英博物館、倫敦博物館與M+的數位溝通術

2023/06/15 點閱數:137

文:王欣翮(英國倫敦亞非學院藝術史碩士) 

 

作為博物館資訊傳播的重要工具,館刊早在社群媒體興起前,便扮演著博物館在實體場域之外另一個發聲管道,有些館刊肩負著學術交流與累積的任務,有些館刊則是專注於大眾推廣教育的面向。而隨著數位時代到來,以紙本為主的館刊面臨是否數位化,以及該如何數位化的抉擇。對當今博物館來說,數位策略的制定可以說是必然的方向,然而數位化並非單純的平台移轉,更是整體思維的重理。
如何回歸機構的核心價值,在不偏離品牌設定下將數位策略納入機構整體策略,館刊的數位化也應當被包含在這番架構內。更進一步說,紙本刊物和數位館刊並非零和博弈,數位館刊更肩負著開拓不同族群的行銷與教育推廣使命,透過內容的生產與編排,藉此提升館舍影響力,維繫並提高品牌價值。

本文將聚焦在M+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和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等三間博物館所推出的數位館刊。這三種館刊以截然不同的形式,與展覽和學術研究連動,更成功地與大眾推廣館舍內容,並藉此建構或重塑博物館品牌。

 

M+ 雜誌
 

2015年1月動工,2021年11月開幕的 M+,是香港標誌性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該館不單只是關注於香港本地,更以國際化為目標納入全球視覺藝術史,而館刊 「M+雜誌」 即為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雖然在官網的側欄並無「M+ 雜誌」的導引按鈕,但其區塊在主頁僅位居展覽與活動兩大區塊之下,甚至優於藏品之上,不難看出館舍對於引導觀眾前往探索「M+ 雜誌」的意願明確。M+早在2012年場館仍在建設之際便在香港四處舉辦公眾活動,並推出子網站如「探索霓虹」暖身,再藉由「M+雜誌」的前身 「M+ 故事」實驗「如何在展覽空間之外以策展形式說故事」。透過 Wayback Machine,我們回溯到2019年時的存檔,可以看見當時「M+ 故事」的平台內容主要圍繞藝術家訪談影片、藏品修復、以及視覺文化評論等主題。
根據 M+ 數位內容資深製作人Chris Sullivan 於官方Medium所發佈的〈如何介紹一座未建好的博物館?〉一文,彼時「M+故事」作為官網的先行平台,試圖先行建立觀眾基礎。為即將成立的博物館對外發聲,同時累積訪客的行為偏好的數據,透過數據分析進一步勾勒數位化策略,並希望能將此經驗延伸至機構的不同面向。而當M+官網建立後, 「M+ 故事」的部分直接移轉至「M+雜誌」,團隊重新以專題的方式收束既有的內容,並持續生產新內容連結館舍現行展覽與發展目標。其雜誌框架可分成編輯推介、藝術家視角、配有手語翻譯的藝術家訪談、以香港視覺文化為主題的「聚焦香港」、揭秘館務的「幕後工作」、「攝影」與「探索檔案庫」。其中又以「猜猜看」和「持續更新」系列最為有趣,前者以小遊戲的方式快速勾起觀眾對於收藏的興趣,後者則以邀請或轉載各界人士專文,並透過「物件」、「地理」、「視覺文化」與「視覺文化調查」等四個主題加以分類編輯,篇篇深入且精彩,但弔詭的是該系列似乎都是沿用過去「M+ 故事」既有的內容,反倒還看不出來為何以「持續更新」命名。

此外,M+數位團隊刻意於官網營造觀眾連貫性探索體驗,無論觀眾點擊藏品或是展覽,下方都會出現「M+雜誌」中曾與此展覽或藏品有關的文章或是影片。另一方面,M+藏品與「M+雜誌」的每個網頁皆有如「概念藝術」、「視覺藝術」等複數標籤,按照團隊揭露的網站設想,這些標籤應該串連平台上所有內容,好比說當觀眾點擊「概念藝術」這一標籤,即會出現所有含有此標籤的文章和藏品,使觀眾可以更靈活地發展自己的探索路徑。然而在目前現行的網站中,似乎僅有藏品的標籤能夠連結到「M+雜誌」,反倒是難以從雜誌端重新連結回藏品。

 

儘管如此,由於創館之初便納入數位策略思考,M+ 在官網的開放取用和使用者體驗都具標竿性,前者為整個網站奠基在開源的PHP內容管理系統,其所使用的代碼都能在GitHub上觀看和取用,後者不僅內容安排持續連動,當觀眾滑動時的視覺效果和質感更是極為近似,使觀眾能夠明確感受到線上館刊作為機構整體品牌策略和形象一環。

 

 

M+博物館外觀(攝影:莊棨惟)

 

「M+雜誌」網站截圖。

 

 

大英博物館部落格
 

自1759年開館至今,264年來大英博物館挾著歷史底蘊源源不絕吸引著世界各處的觀眾。然而,相對於免費入場的政策,該館的館刊僅提供給付費會員,甚至直到2021年,才與數位內容平台 Exact Editions平台合作,將1990年至今的會員制館刊全數上線。不過上線後的版本還是以紙本編排為導向,並無針對數位閱讀的習慣調整,而且仍舊為會員專屬內容。如此一來,反倒是從2010年就開始經營的部落格,意外扮演對大眾推廣的數位館刊之角色。2010年9月首篇部落格文章上線,由當時特展「走過死後世界:古埃及死者之書 (Journey through the afterlife: ancient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的策展人向大眾解釋《死者之書》為何,然而部落格並未定時更新,僅以一年2-4篇文的速度鬆散地紀錄博物館的展覽或館藏研究。直到2017年1月,團隊以〈29個你(可能)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知識 (29 thing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about the British Museum) 〉這篇宛如內容農場的文章打頭陣,開始穩定地以「策展人角落」、「展覽與活動」、「博物館故事」、「焦點物件」、「新聞」等五個分類持續刊載文章。

 

儘管部落格文章大多圍繞著當期特展的行銷和推廣為主,但部分以活化館藏或是品牌的文章則以多元角度切入,如邀請LGBTQ組織帶領志工重新審視南亞藏品中的LGBTQ面向,或是指導家長如何與孩童一同探索博物館相較M+明確的數位化策略,以及將「M+雜誌」作為宣傳重心,大英博物館的部落格僅隱藏在官網的一隅,甚至連分類毫無邏輯可言(如在頂欄時是分類在「收藏(Collection)」中,在下方的官網地圖卻又被列在「資源(Resourse)」之下),它更像是隨著網路時代發展出現的子計劃,卻因內容的趣味性,意外吸引著一群支持者默默關注,成為博物館線上教育推廣的一環。

 

 

大英博物館內部一景。Pixabay.com

大英博物館部落格網頁截圖。

 

倫敦博物館網站
 

1976年開館的城市歷史博物館——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 ,以倫敦作為核心主軸,探討西元前450,000年至今人們在倫敦的活動軌跡。其官網在2016年創立時,便預設官網為獨立的場域,試圖凸顯收藏並重塑博物館品牌,驅動觀眾實際前往參觀。官網並沒有明確定位其為數位館刊或是部落格,而是透過「探索(Explore)」和「發現(Discover)」這兩個分類,為大眾呈現倫敦博物館的形貌。

 

對於故事的愛好者來說,倫敦博物館的官網極具魅力。「探索」以專題呈現倫敦的大小事,除了常設的「倫敦大火」、「倫敦女性歷史收藏」、「倫敦非裔人群歷史」等主題外,更配合當期特展如「雷鬼(Dub)」製作專題,而查爾斯三世加冕之際亦推出皇室相關收藏專題,其呈現方式涵蓋錄音、文章或影片等。另一方面,「發現」則以單篇文章為主,囊括主題式收藏串連、研究成果發表,發展中的收藏計畫等,生動地勾勒出倫敦的樣貌。

 

由於倫敦博物館目前在London Wall的既有場館已經關閉,預計於2026年遷址西史密斯菲爾德(West Smithfield),更名為「The London Museum」重新開放,重塑品牌形象。倫敦博物館也在彭博慈善基金會的數位加速器計畫支持下,預定於2024年發布新版官方網站,強調為了改變觀眾對於博物館既定的沈悶又無聊印象,新版官網將改善觀眾線上觀看藏品的方式,以「故事優先」將藏品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呈現出來。官方挑選的案例如一塊與倫敦大火頗具地理淵源的磚塊、以及17世紀用來提醒路人前有瘟疫屍體的搖鈴,希望能藉由新版官網呈現其魅力。此外也將推出新的收藏系列「5000件口述歷史」,包含為了躲避迫害被迫從維也納流亡至倫敦猶太教師Edith Poulson,以及年長的理髮師Fylaktis Philippou,以他們的生命經驗形塑倫敦的不同樣貌。倫敦博物館希望能藉由內容的重新梳理,串連線上與線下的體驗,讓用戶可以打造專屬自己的探索路徑。

 

倫敦博物館於London Wall的館舍,之後將搬遷到新館。Wirestock Creators/ Shutterstock.com

 

倫敦博物館網站截圖

 

結論

 

如今,博物館官網並非只是檔案庫或是基本資料基地而已,而是需透過內容的活化與設定進一步吸引觀眾前來。而能夠定期分享內容的數位館刊,即是能達成此目標的方法之一。透過博物館本身既有的研究和內容積累,不單是讓觀眾有機會進一步吸收到資訊,更能藉由搜尋引擎中的關鍵字搜尋獲得更多瀏覽數。這也能引發長尾效應,即使是不熱門的主題,也能透過關鍵字設定,在日後慢慢累積出反饋,擴散到更多族群。

 

從以上三件案例來看,博物館的數位館刊並非需要以雜誌或刊物的既定型態出現,它可以彈性地化身為不同樣貌,藉由數位團隊以柔軟的聲腔轉化內容,策略性地達到教育與研究推廣兩種目標。不管是倫敦博物館或是M+透過通盤思考而出的介面,或是大英博物館在夾縫中求生的子計劃,都能在漫漫網路之海中抓到觀眾的目光。且以上三者更都是將內容架設在原始的平台,這樣的設定更有機會最佳化搜尋引擎(SEO),亦是未來博物館團隊發展其數位化策略時,可以納入評估的一環。

 


 
  1.  M+ 故事的網址架在https://www.mplus.org.hk/」之空間意味著如今已經難以看見當時發展中的樣貌 Wayback Machine是能夠去撈網頁存檔的時光機研究者可以藉此工具爬梳網站發展歷史。
  2.  Sullivan, C (2018, April 3). 如何介紹一座未建好的博物館? (梁仲汶, Trans.). M+ Labs. https://medium.com/mpluslabs/%E5%A6%82%E4%BD%95%E4%BB%8B%E7%B4%B9%E4%B8%80%E5%BA%A7%E6%9C%AA%E5%BB%BA%E5%A5%BD%E7%9A%84%E5%8D%9A%E7%89%A9%E9%A4%A8-9eff0959c5bd
  3.  Vetch, P. (2016, April 20). Designed for London. Torchbox. https://torchbox.com/blog/designed-for-london/
  4.  Museum of London’s New Platform to ‘Revolutionise Digital Offer’ in 2024. (2023, January 11). Museums+Heritage Advisor. https://www.museumoflondon.org.uk/news-room/press-releases/museum-london-make-5000-stories-capital-available-public-first-time
  5.  Museum of London to Make 5,000 Stories from the Capital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2023, January 11). Museum of London. https://www.museumoflondon.org.uk/news-room/press-releases/museum-london-make-5000-stories-capital-available-public-first-tim
  6. Researching LGBTQ Connections in the South Asia Collection. (2022, January 18). The British Museum.https://www.britishmuseum.org/blog/researching-lgbtq-connections-south-asia-collection
  7. Visiting the British Museum as a Family. (n.d.). The British Museum.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blog/visiting-british-museum-family
  8. John, T. (2010, September 22). What Is a Book of the Dead? The British Museum.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blog/what-book-dead
  9. Sullivan, C (2018, April 3). 如何介紹一座未建好的博物館? (梁仲汶, Trans.). M+ Labs. https://medium.com/mpluslabs/%E5%A6%82%E4%BD%95%E4%BB%8B%E7%B4%B9%E4%B8%80%E5%BA%A7%E6%9C%AA%E5%BB%BA%E5%A5%BD%E7%9A%84%E5%8D%9A%E7%89%A9%E9%A4%A8-9eff0959c5b
  10.  https://ocean.exacteditions.com/magazines/23485/issu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