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藝術認證》100期回顧-編輯部關鍵人物的快問快答

2023/06/14 點閱數:161

2005年創刊的《藝術認證》歷經了18年,終於到了第100期!本篇邀請了三位自雜誌創刊、成長至轉型,不同階段負責編務與決斷的關鍵人物,幫我們稍稍回顧、解析及分享這本如何隨著時代,紀錄藝術可活潑可成熟、不同面向的美術館刊物背後秘辛。

 

關鍵人物簡介

 

曾媚珍

前高美館副研究員,美術與藝術教育專業,從高美館籌備處開始,曾任高美館秘書,教育推廣組、展覽組與典藏組等組長,時任《藝術認證》創刊編輯部所屬的研究組組長。專案研究「南島當代藝術」並策劃多檔南島當代藝術與藝術展覽,也曾任多項獎項、公共藝術評審。
 

林佳禾

曾任高美館助理編輯24年,自《藝術認證》創刊任執行主編工作至75期,被曾媚珍與余青勳公認是《藝術認證》出刊重要的角色,也是經手最多期編輯的。高美館退休後目前任職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中心修復師。
 

余青勳

前高美館助理研究員,藝術史專業,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58期開始與林佳禾隔期交換編輯《藝術認證,並從第76期起擔任主編至82期。現為臺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部主任,也負責雙月刊《覓南美》、《南美館學刊》和《亞洲藝術與美學》英文學刊。

 

 

於高美館訪問曾媚珍、林佳禾與余青勳。(攝影:鄭存妤)

 

請談談《藝術認證的創刊緣由與精神?

媚珍:最重要的目標是「從南部發聲」。每次台北舉辦藝文活動或是投票,會覺得有種被不公平的訊息對待,所以發現還是要有一個可以發聲的方式,這就是《藝術認證創刊的共識,李俊賢前館長的那篇〈發刊詞是出發點,很重要喔!

 

佳禾:其實從蕭宗煌前館長後期就已開始醞釀,認為高美館走到一個階段就需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刊物,然後開始發想與召集諮詢會議,只是尚未定案蕭前館長即赴任別的職務。後來李俊賢館長接手,因為李前館長有編過《南方藝術》的經驗,也認知屬於自己館刊物的重要性,就積極處理,我負責把他的理念和想法落實在這本刊物上。後來曾有機緣聽蕭前館長說過,他認為在他任內無法完成發行屬於高美館的刊物是他的一個遺憾呢!
 

青勳:的確從前期美編可以看得出來李前館長特有的風格!就是因為高雄在1990年代有《炎黃藝術》(1989-1996)和《南方藝術》(1994-1996)這類為在地發聲的刊物,後來停刊了。李前館長也曾說「刊物是可以為自己發聲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時才強調美術館要出版屬於自己的刊物。

 

 

過去《藝術認證》的編輯理念與運作方式?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件?

 

佳禾:和歷任館長有很大的關係!每位館長都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也要看整個館的策略與營運,每年編輯走向與內容也都和這個相關。剛創刊時,李前館長一開始沒有具體交付這本美編設計想要的調性,我們收集了國內外民間政府藝文機構的藝術雜誌、出版品和他討論。「這些都不是我要的!」最後他拿出了一本美國大開本漫畫雜誌給我們參考!雖然我也忘了那本漫畫雜誌書名。每一期我們會先規劃構思並和組長討論,組長會把想法回饋給我們,同時也約館長時間,當整合出彼此認為最好的版本後才呈上去。
 

李前館長對議題規劃、全書內容結構、美編等主導性很強,甚至前面幾期有幾頁的美編是他自己做的,像〈發刊詞就是他自己編排的,再交由美編匯入處理。他的文字和口語很接近,有些議題性文章他想陳述自己的觀點,但公務繁忙無暇書寫,便以口述方式由我整理,我只需稍加順稿一下就行!因此前面兩年他也曾公開說「《藝術認證》是我和佳禾弄出來的。」後來其他館長對《藝術認證》主導性就小了些,基本上都尊重我們的構思,甚至簡美玲代理館長時期還很客氣的說「那是你們的專業,你們覺得好就好了。」而謝佩霓館長時期《藝術認證》開始調整內容,大量國際性的藝術資訊或展覽比重增加,同時也將議題延伸至台灣相對應的策展,這就是和整個館的策略方向息息相關。現在回過頭看這一路的發展,也還是覺得《藝術認證》的編輯仍扣合著最初開館黃才郎前館長定位的「國際本土化、本土國際化」呢!
 

媚珍:我記得前兩年從來沒有「正常」出刊過!剛開始是贈閱,直到有訂閱戶後才慢慢準時出刊。
 

青勳:李前館長時期我完全沒參與到,我參與時已經是謝佩霓館長時期,當時我從展覽組被調到研究組,《藝術認證》是組裡面很重要的工作。研究組人員編制少,但研究展規劃、出版、研討會辦理、藝術家影音拍攝等專案不少,雜誌編輯只是諸多工作項目中的一部分。剛開始我搭配佳禾輪流做《藝術認證》主編,比起一人當主編,可以有較多時間去籌備醞釀。我當主編時,館長明確希望雜誌不要只扣連當時展覽的內容,要更議題化,李玉玲館長也說「不要只看在地,要看世界上正發生什麼。」因此,我規劃的那幾期,也開始跟旅居在國外的藝評人合作。當時在擬編輯計畫時,就以高美館的觀點為核心,想辦法把國外的、非高雄的、非高美館的觀點連結進來,作為高美館未來可以參考的方向。

 

歷年經手最多期《藝術認證》的編輯林佳禾。(攝影:鄭存妤)

 

   

李俊賢前館長手寫的《藝術認證》封底專欄手稿。

 

《藝術認證》有什麼特別的策略而影響後續發展?
 

媚珍:那時候開專欄,就有想到所有的專欄都可以集結成書。所以像後來的《Sabau! 好茶:王有邦影像話魯凱》和《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都不是偶然出版的喔!然而還是因為有些專欄累積的量不足,所以就沒有其他的出版計劃
 

佳禾:確實那時候開專欄有此策略,也看到許多友館出版很多研究專書,尤其是國立歷史博物館黃光男館長時期,但我們實在沒有那麼多人力,所以開專欄時也會評估開了可以累積多少能量。媚珍提到的是王有邦老師「南島紀事【影像話魯凱】」專欄,最後我們把它集結成《Sabau! 好茶:王有邦影像話魯凱》。編輯過程確實很辛苦,王老師不擅文字表達,通常每篇會打好5-6頁的稿,我再應《藝術認證》規劃的篇幅需求幫他順稿整理成2頁。我願意花心力幫他整理,是因為他以一個基層勞工卻願意花這麼多時間投入藝術,而且他的影像作品也非常珍貴,集結成書時真的很值得。

 

青勳:這邊特別要說,美術館雜誌和一般商業藝術雜誌是不一樣的。商業機制是收集很多資訊再把它變成議題,可是我認為美術館的雜誌就應像佳禾說的「如何幫有意義的事情加值。」因為認同背後的意義,才能讓美術館刊物在商業競爭下,有其存在的價值。在凡事講求KPI的今日,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不容易達成,也是對編輯部的巨大挑戰。

 

 

王有邦手稿

 

 

Sabau! 好茶:王有邦影像話魯凱

既然提到專欄與集結成書,還有其他印象深刻的專欄、議題或影響?

 

青勳:我擔任編輯的時候已經沒有「美術館的OOO」和「美術館員說什麼」這些單元了,但是我很愛翻看早期這些雜誌的專欄,譬如美術館的警衛、蛇、猴、清潔人員、志工,或者是美術館員的內心話等,可以讓讀者看到美術館的日常,很接地氣的一面,而不是冰冷、高雅的表象。印象深刻的還有,意外的和國外館舍因刊物而建立友誼。第78期「以藝術家之名─匠心獨具的美術館」專題,曾經請撰稿人訪談東京輕井澤千住博美術館,因為這樣的機緣,千住博美術館的行政長一行人,隔年還專程來高美館參觀拜訪,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再來我記得有一陣子組內有討論哪些專欄要留或不留,那時候像「議題特賣場」是完全扣著展覽,而南島等議題專欄本來長遠目的就是要發展成書的。還有專欄是講典藏品的,假如有人專門寫館內典藏的評論,不一定要發展成書,而是回饋到典藏的研究目的,畢竟研究之後典藏、典藏之後又更深入研究就是一個好的循環,可以產生更新的東西。
 

佳禾:青勳說的是「經典歷程」和「最新典藏選粹」,這兩個專欄的精神不大一樣,「最新典藏選粹」是推廣典藏品有哪些好東西,「經典歷程」意義則是深入挖掘單件作品藝術家是如何從無到有,醞釀到創作出這件作品的過程,也是民眾不易看到藝術家創作背後的故事。典型的例子如繪畫和雕塑,有的藝術家創作習慣會先有草圖、寫生、速寫作品,或依據收集的圖像或自己拍的照片進行構思,最後才創作出我們看到的那件作品。還有關於南島,有「藝術介入南島」專欄、「議題特賣場」「南島當代藝術」(NO.16、17,17篇)、「搖滾!蒲伏!南島當代藝術」(NO.28)、「台11線上的藝術風景」(NO.31)、「城市的過客—全球化下的原住民當代藝術」(NO.53)等專題,以各種不同角度或形式去爬梳台灣整個南島當代藝術的現況,包含臺灣的藝術家、駐村計畫、邀請國外南島藝術家創作紀錄,結構起來很有力量,也促成了《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的出版。
 

媚珍:典藏專欄是希望館員能先理解、認識典藏品並同時累積研究成果。我也想到之前的同事蔡幸伶提出的「打狗復興漢」,介紹復興美工畢業的高雄藝術家,是我們當時想不到的活潑感。再來關於南島,剛開始我們只能從「什麼是南島?」慢慢摸索,作為館員,研究的過程是有趣的,將自己自問自答的過程放在《藝術認證》上跟大家分享,12期開始的「南島文化當代初探」專欄就是探詢的歷程,我們並沒有把南島文化真正定義,而將歷程赤裸裸地攤在大家面前,然後發現大家共鳴感很深。還有我原來還是有讀者的!

 

《藝術認證第76期至82期主編余青勳。(攝影:鄭存妤)

 

如果要介紹給未曾讀過的讀者,有特別推薦一定要看的一期嗎?

 

青勳:我覺得每一期都有特色,想娛樂休閒一下時,我會去翻過期的雜誌,會有一種跳脫時空的反差感。想要了解藝術潮流,會看近期的雜誌。紙本書比較有效果,端看讀者個人的喜好而定!
 

佳禾:我其實也沒有特別哪一期,希望能每期都看!但真的一定要選,個人會建議44期「第三隻眼-從約翰湯姆生看紀事影像,那期除了專題之外,其他專欄也都很恰好,配合展覽整本的配圖影像魅力特別高,以藝術門外漢、沒有接觸美術的民眾,這個就容易直接吸引注意,也才有可能去翻、有機會讓他們深讀。另外比較特別是32期「這一期我不想要談藝術」,可以說是另類藝術行政、美術館經營幕後的分享,希望讓人看到真正的美術館是什麼樣子、高美館幕後又有怎樣的人做著怎樣的事情,包括採購、會計等同仁自己談美術館工作。
 

媚珍:我自我推薦第31期〈台十一線上的藝術風景專題!那是經過在地踏查,富有即時性、生活化衍生的專題,我們從無到有親手邀約、探訪編輯出來的,做完後本來還想隨地理環境做台九線,因工作屬性調動就沒做了。

 

曾媚珍、林佳禾與余青勳於高美書屋翻閱近幾期《藝術認證》。(攝影:鄭存妤)

 

邀稿時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撰稿人?
 

媚珍:我想要講黃瀞瑩!我很喜歡她的文字,起初覺得她滿有潛力,且她寫東西是發自內心感動的,所以她的文字非常具有渲染、感染力,會讓你感同身受。
 

佳禾:有幾個!像「濕鹹打狗棒」的李思賢老師,我很喜歡這個專欄名稱,因為「濕鹹」就是他名字諧音,雙關又帶有批判的意味,打狗就是高雄、打狗棒也是有鞭策的意思,李老師文稿書寫方面也是很有批判性,搔到癢處又不會讓人覺得太尖銳不舒服。我也滿喜歡陳水財、蕭瓊瑞老師,他們交稿非常準時、文字又很有魅力、結構又很明確,非常好閱讀。另外還有不同類型的黃文勇、李友煌、黃志偉、周益弘,都屬於很認真、文章結構也完整,並能具體寫出這篇文章要的主軸或核心。還有那時候有想培養年輕一代的寫手,像李韻儀、黃瀞瑩、崔采珊,都是有藝術研究所背景又善於書寫的年輕寫手,總之找到幾位文字容易閱讀,同時論述又具有學術價值,有深度的新一代寫手。
 

青勳:簡單說就是言之有物又簡潔易懂的撰稿者。

 

曾於《藝術認證》企劃多期南島當代藝術專題的研究員曾媚珍。(攝影:鄭存妤)

 


還有觀察到什麼《藝術認證》對高雄的獨特意義?
 

佳禾:確實一部分有梳理在地美術史目的,畢竟我們開館時也有標榜「美術史的美術館」。像創刊號的「高雄藝術媒體回顧」,想讓大家知道高雄以前曾有哪些美術刊物,再來澎湖打狗藝術家」、打狗復興漢」、高雄畫室風雲錄」等,這些都是挖掘爬梳在地的美術史,對高美館、這本雜誌來說是「美術史美術館」部分的責任。
 

媚珍:真的不要輕忽這個的重要性,有《藝術認證》整理起來就會留下變成高雄歷史的一部份。

 

 

《藝術認證》關鍵人物曾媚珍、林佳禾與余青勳。(攝影:鄭存妤)

 


  1.  李俊賢:藝術家、高美館第三任館長(2004-2008年),2005年《藝術認證》在其任內催生創刊、〈發刊詞〉出自其筆,關注常民美術,是「高雄三隻筆」之一,同時也是高美館南島藝術議題推動者,2019年病逝故遺憾無法紀錄下更多對《藝術認證》的期許。
  2.  2019年起,研究發展部羅潔尹主任還有將累積約16年《藝術認證》的「典藏選粹」、「經典歷程」、「人物特寫」專欄精選100則,企劃發展成富視覺與聽覺的「百夜默讀」網站,以深入淺出方式介紹高美館典藏作品。參見網址:https://www.kmfa.gov.tw/ArtActivityInf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