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南方的星圖:「感知棲所——關鍵典藏2019-2020」的積極意義

2022/04/29 點閱數:373

文 | 陳嬿晴(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部專案研究助理)

「大南方South Plus」的定位,延續高雄市立美術館自開館以來各階段——高雄、南部、南島藝術的基礎,以「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為方法論、「關鍵典藏」為策略,試圖建構複數的史觀,擴延與全球對話的當代路徑。2021年底開展的典藏主題展——「感知棲所——關鍵典藏2019-2020」,依循兩年來入藏作品所折射出的南方軌跡,意圖探究「關鍵典藏」的意義,換言之,這關乎如何從「全球南方」——相對「北方」固著的特質,「南方」代表的不僅是地理方位,而是跳脫固定起點、線性敘事後,向主流敘事之外的他者開放,建立各種微型敘事間關係的串聯,導引出多元史觀的可能,接軌近年來全球藝術史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趨勢[1]


「感知棲所」這個展覽名稱,某種程度上延續自人文地理學的觀點:視地方為面對世界的態度,是一種觀念/概念、在世存有方式,且強調主體經驗在其中的作用,[2]本展進一步以南方相關作品為基礎,界定出「風土」、「轉譯材質」、「離散」三個概念,通過這些元素綴合成一幅南方圖景,同時打開人與地方交織的想像,下述將列舉部分展品闡釋此一題旨。
 
首先,在「風土」的層次上,探討人如何因置身氣候、地景、海洋等風土條件,感知並認識自我的存在。以臺南出生後定居高雄的劉啟祥為代表的「白派」畫風——描繪自然景致、呈現熱帶氣候的明亮色調,藝術家在《太魯閣峽谷》進一步運用畫刀刮出顏料厚度,營造色彩明暗對比,捕捉峽谷地形獨特的光影經驗;其子劉耿一在《給太魯閣的頌歌III》中,以急速的筆觸表現太魯閣山勢,在模糊物體邊界的同時,彷彿抿住濕氣,展現屬於季風島國的氣候特徵。1980年代末,伴隨著臺灣政治解嚴、南北資源分配不均的反思而發展出的「黑畫」[3]論述/畫風,出生臺南、移居高雄的李俊賢雖與黑畫畫家相處緊密,卻走出一條獨特的圖繪風景路徑,如《高雄意識》描繪愛河與高雄港邊的實景,並增添城市性格的臺語拼字:漂丿(瀟灑)、頌(爽)、雖(倒楣)、UZ(鬱卒)、ㄔㄨㄚ(欻),呈現常民符號與寫生觀念結合後,具有精神地理學[4]意涵的地景面貌。

左圖:劉啟祥,《太魯閣峽谷》,油彩、畫布,117x73cm,1972,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右圖:​李俊賢,《高雄意識》,壓克力顏料、碎石、畫布,188x235cm,2000、2017,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其次,在「轉譯材質」的概念層次上,出生高雄的葉竹盛,1975年赴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藝術學院留學,受達比埃斯(Antoni Tàpies, 1923-2012)對媒材自由運用所啟發,加上返國後有感於經濟開發對環境的破壞,而將各種拾得的自然材料結合顏料呈現於畫面之中;出生臺南的林鴻文,在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期間,從跨學科知識的涉獵中,形塑以物質、空間對話的創作方法,如《多一的延續》使用影印紙、IC電路板等現成物,構成簡約的畫面,其中,電路板蘊含了兒時在二仁溪口,撿拾高雄拆船業所遺留、漂流而來的五金材料的記憶,[5]與藝術家的異材質創作脈絡相為呼應。從時代意義來看,兩位藝術家分別從海外、本土的創作環境中,孕生共同的語彙:在顏料、物質、空間的布局下,展開與土地、環境的對話,同時對應1980年代國際藝壇上反思平面性、繪畫性的世界趨勢。[6]

左圖:葉竹盛,《秩序與非秩序》,壁紙、描圖紙、紗布、石粉、墨汁、洋乾漆、粗蔴、夾板,122x214cm,1989,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右圖:​林鴻文,《多一的延續》,石膏、IC電路板、油墨、複寫紙,壓克力顏料,90x116.5cm x2,1986,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第三個概念層次「離散」,探討離散者對「家園」的認知,牽引著變動的、不穩定的「地方」疆界的議題。據人類學家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表示:「在離散的經驗中,『這裡』(here)和『那裡』(there)的共存是透過一種反目的論的時間性連結在一起。線性的歷史被中斷,現在一直在過去的陰影之下,而這個過去同時也是個想望卻受阻的未來[7],因此,在離散者的視野下,「家園」並非全然指涉故鄉,也透過移動行為,進入另一地方的風土、文化、歷史構造,當身體經驗與記憶復返於兩地「之間」(in-between),離散者如何銜接、轉化、遺失某些事物,進而從離散者成為在地人,由此層疊出的多重認同,生成一股能動性——模糊民族國家劃分地理邊界/國界的流動性視野,匯聚成一道非同質性的伏流。在侯淑姿2005年發展迄今的《亞洲新娘之歌》系列作品中,通過彩色與單色濾鏡輸出的影像對比,聚焦於以外籍配偶為主體的女性敘事,其中闡釋身份認同在地化的過程,隱含了遠離父權體制、國族桎梏的可能;蔡佳葳與西藏導演慈仁建塘(Tsering Tashi Gyalthang)合作的《高雄港漁工之歌》,集結了來自印度、菲律賓、非洲等地的漁工,他們選擇可傳達自身處境的樂曲歌詠,傳遞對故土、故人的思念,或在臺工作遭遇的艱難境況。這兩件作品的共同經驗(離散)與差異敘事(生命政治),呈現人在移動與相遇過程中動態的演繹,包含對少數族群之間的關係性如何生成,而非在地少數與多數的二元探究,由此浮現一個愈趨緊密、卻非同質的世界結構的可能。

 

《感知棲所》展場一隅(侯淑姿、蔡佳葳+慈仁建塘)。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本文作為南部相關藝術發展的初探,在風土、材質轉譯、離散三個概念層次下,叩問由創作環境的差異中所孕生的「南方性」。首先,在「風土」中劉啟祥、劉耿一、李俊賢的創作,看見南方風土、風景觀念從寫生到精神地理學的面貌,「材質轉譯」對應著留學歸國的葉竹盛、本土學養的林鴻文,在南方物質性的表現上,接合國際對繪畫性、平面性反思的趨勢,最後,「離散」由侯淑姿與蔡佳葳對外籍配偶、移工的個體經驗的圖繪中,展現屬於女性、少數族群的他者敘事,而這些流動個體同時鬆動民族國家所建構的國族中心主義敘事。在「大南方」的概念下,上述各作品僅作為導引,試圖發展以多重的關係形式為核心的範式、微型敘事間的動態關係串聯形成的製圖(cartography),以及發掘地方多重敘事的潛力。如此一來,「關鍵典藏」的點滴工程必能對將臺灣放回世界藝術史的研究打開嶄新的可能。

 

 

[1] 相關展覽如:2018年,新加坡國家美術館(Singapore national gallery)「低限主義:空間、光、物體」(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的核心在於開啟亞洲藝術及其概念(如禪學、佛學)和低限主義之間的對話,以此挑戰西方現代藝術所建立的價值——將低限主義視為純粹抽象藝術的盡頭。參閱:Singapore National Gallery, 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 Singapore: Singapore National Gallery, 2018, p.10.
[2] Tim Cresswell原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頁34-35。
[3] 為解嚴初期高雄美術史上重要的主體性論述。「高雄黑畫」的名稱,首見於1991年9月26日於鹽埕的阿普畫廊舉辦「高雄當代藝術展II」,李史冬(本名李俊賢)在〈談高雄黑畫〉中將「黑畫」釋義為一種高雄現代繪畫風格,藝術家從對土地的關心中,延展出粗重、濃濁、混沌、黏熱的藝術特性,在此,「黑」不僅是色彩,同時是對1990年代的高雄時空進行反身性思考的心理感受。同年10月1日,李氏在《民眾日報》發表〈高雄黑畫〉,進一步界定黑畫與城市的關聯——熱帶氣候、工業性格、草莽與邊陲的文化特質,在相對於臺北所象徵主流/中心的論述策略中,建立高雄現代藝術的主體性。代表藝術家如洪根深、倪再沁。參閱:《高雄當代藝術展II》請柬,1991年9月26日至10月1日;鄭明全編,《李俊賢畫集》,臺南:新生態藝術環境,1993。
[4] 意指人與地方的精神關係。參閱:〈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https://montue.ntue.edu.tw/on-the-passage-of-a-few-persons-through-a-brief-moment-in-time/。
[5] 陳泓易,〈多一的延續〉作品賞析,《典藏目錄 2019》,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20,頁68。
[6] 蔣伯欣、許遠達,《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1,頁78。
[7] 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原著,Kolas Yotaka譯,《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苗栗:桂冠文化,2019,頁32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