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南方未來工程 藝術家手記III】Monsoon Northwards季風以北

2022/12/26 點閱數:401

文|張致中

謹書寫在文章的最初:請將這篇文章其視為一個書寫計畫的引言、以及筆者下一個階段企圖發展的書寫方法的初探。這些書寫將關於季風,關於筆者想以體感經驗作為知識建構方法的寫作實驗。計畫執行地點:台灣、荷蘭、斯堪地那維亞地區。
 


‘Monsoon’ originates in the Arabic ‘mawsim’, meaning ‘time of year’ or ‘appropriate season’, transitioning into English via Portuguese and Dutch.
A ‘trade wind’ was originally unconnected with the use of ‘trade’ with reference to commerce, instead coming from a German word for ‘path’ or ‘track’.
 

~ Lisa Lim, SCMP(南華早報)

圖1
季風亞洲之範圍及環境特徵。
圖片來源:https://www.thinglink.com/scene/926826363392884739

 

季風
 
季風/monção/موسم,作為⾏星風系和海陸分佈下產生、世界上最大的氣候帶,形塑且深遠影響了大陸(亞洲與南亞次大陸)與海洋(太平洋、印度洋)之間的文明環境,從「季風」之詞源即可理解⼈類如何仰賴這個劇烈環境變動的週期,並演化出以此維⽣、發展、遷徙與適應的動態過程。
 
從地球的尺度理解,季風氣候是行星體系下水氣陸三圈(hydrosphere、atmosphere、geosphere)交互滲透與循環的過程,其劇烈的擾動性構成了東-南亞的肥沃豐饒,造就高度集約的聚落景觀,以及伴隨共⽣的災害風險,和與之俱⽣的韌性社會及風險意識——生滅的年度循環。而季風氣候下的體感濕潤,也恰好符應了有機⼈體作為⼀個循環系統的液態經驗——出汗、衰竭、攝⽔,代謝成為一種可體驗的內化氣候表徵。
 
而作為國際形象與定位曖昧不明的台灣觀點,以及回望當今亞洲藝術/⽂化形象如何被西方以空間化/區位化/族裔化他者的角度理解,此處「季風」的概念試圖提出一個新的可能性——當Asia/Oriental/South被去除,我們的存在是否能以更無縫、去邊界化的、世界/行星體系交織的角度重新想像⾃我的(去指向)定位? 又,以「向季風學習(learning from monsoon)」為一種概念實踐的方法學是否可能?以季風的感知體驗作為思考方法,是否能成為我們積極對氣候變遷下的當代-近未來⽣活⽅式的想像:孔隙、浮動、代謝,以及其背後所體現的適應性?

 

圖2
《季風以北 Monsoon Northwards》主視覺。

 

以北
 
季風「以北」,看似與前段落提及的去方位化的動機相牴觸,實為筆者將季風作為一種內化的文化因子,於個人的氣候經驗下、將有機與代謝表徵的詮釋透過書寫轉化成主體的再現過程。並讓個體於氣候帶間的內外遷徙,從而創造一種以可謂之被馴化的「季風身體」重新學習、適應與表述的動態過程。
 
筆者先前於高美館之講座《冷岸上的景觀——斯堪的納維亞的藝術文化機構、展演與公共角色》中,即作為本書寫實踐的一次前導梳理,將2017年至今個人於斯堪地那維亞、波羅的海、北海與北冰洋等地之駐村展演、機構活動與日常社交的體感經驗與文化觀察作為立論架構,從而凝視在僵直的「全球南北方(Global South/North)」框架外,位於歐亞大陸(Eurasia)兩極的主流系統外延處、同樣依附在海陸交界而疏遠迥異的台灣及北歐地區,如何默契地開始一種「南方以南、北方以北」的邊際思考,同時在集體-個人主義社會準則、國際形象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流動海洋體系、原民和自治/殖民議題、自然資源與工業發展的交互拉鋸、以及高度透明的數位民主社會體系在這個時代正共同承擔的風險與挑戰⋯⋯等諸多層面的遙相鏡射。
 
一如筆者名字擷自孔子《中庸》裡「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理想,卻於瑞典文化中找到對應社會脈絡之俗諺「恰如其分就是最好的。(Lagom är bäst.)」,以及進而窺視其背後耐人尋味、與東亞社會同樣高度壓抑個體價值的「洋特法則(Law of Jante)」如何以迥異的體系具現於當代情境中。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者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
-Strauss)於其短文集《月的另一面:一位人類學家的日本觀察(L’Autre Face de la lune: Ecrits sur le Japon)》中借喻了鏡像來申論其所屬的法蘭西文化與大和文明間並不直觀、卻深沉的精神連結;筆者因而試圖揣摩著另一條橫跨當代歐亞的傾斜軸線,在這片大陸邊陲的西北東南映射出新的共識與靈犀。
 
 
 
 

圖3
攝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筆者(圖中人物)走訪斯瓦爾巴機場近郊之世界種子庫(Global Seed Vault),改建自煤
炭礦坑的群島開拓歷史、以及同樣面對氣候暖化等危機,在遙遠的寂寥中間歇傳出巨大機械噪音的種子庫彷彿體現
出了屬於整個星球人類的現實處境。

在中華/南島地緣體系的比鄰共融,與承受歐美強勢語境轉譯失真的孔隙之間,筆者試圖召喚和想像另一些更遙遠、卻也同樣被海與風浸滲濕潤的彼岸共鳴,也作為在「台灣」的主體認同下,持續辯證島嶼、海洋與文化網絡的進程中,試圖開展出的另一條有如「極地航線」般充滿變因、未知與可能性的行星取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