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宗慧「藝術中的動物:動物作為景觀/隱喻/願景」沙發好讀會側記

2023/11/21 點閱數:227

 

主講|黃宗慧
文字整理|王治國
攝影|林宏龍
 
「動物有靈魂嗎?可以用鴿糞來創作嗎?有可能和動物一起作畫嗎?」
 
在晴朗舒爽的午後,黃宗慧老師帶領現場學員們試著從動物們的視角來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宗慧老師在講座中透過作品的賞析、討論,讓學員們感受動物的困境,以及探討藝術家如何藉由動物的形象對人性進行隱喻(嘲諷)。
 
李小鏡的《夜生活》充斥著各種半獸半人的影像,在幽暗的空間裡他們或坐或站、姣好身形和彼此之間毫無目光的交集,像是釋放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宗慧老師曾在講座中提到一個有趣的觀察:「人們時常將不喜歡的特質歸類到獸性」。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對於身形較豐腴、清潔習慣較不佳的人,多以豬來形容或指稱,雖然豬本人應該會氣到想罵人。(根據可靠的科學研究指出,豬隻其實非常愛乾淨、體脂肪也不比人類高)

關於動物是否有靈魂,在邱紫媛《動物和牠的靈魂》的畫面上方,有著一道道寬窄不一的白色光束,投射到下方用黑色炭筆繪製的動物身上。而在光束之上,更有漂浮於空中的蛋形物體,藝術家賦予它「靈魂」之名。在神秘、不安感的畫面中,更引起人們的疑問:「畫面中的動物在等待救贖?還是動物只是人的隱喻,而上方的靈魂,則是困在肉身中的人類所冀望的一種出口?」也許有關靈魂的提問永遠也不會有結論,但可以確定的是關於靈魂的討論將會持續下去。

在邱紫媛《動物和牠的靈魂》的畫面上方,有著一道道寬窄不一的白色光束,投射到下方用黑色炭筆繪製的動物身上

 

城市中的鴿群與伴隨的而來的鴿糞,總讓人們感到困擾與厭惡,甚至被冠上「有翅膀的老鼠」的惡名。俄國藝術家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的《99%》,以裝置藝術的形式製造鴿子的休憩處,讓鴿糞掉落時組成99%的字樣,暗喻人類只是眾多生物中的1%,但卻破壞其他生物的棲息空間與環境。除了翻轉原先對於鴿糞的負面印象,並藉此機會提醒人們的渺小與狂妄。

長頸鹿背後的草原風景、孤單的紅鶴園區牆上彩繪的同伴,或是企鵝展場中畫出來的冰天雪地,在法國攝影師 Eric Pillot 的鏡頭下,這些人造場景與動物們形成一種詭譎的視覺組合。在單一、枯燥的園區設計中,園區的動物們往往出現「刻板行為」。旅荷藝術家羅晟文,更透過錄像作品《白熊計畫》紀錄北極熊在園區中不斷來回踱步的動作,凸顯了北極熊身心出現壓力的表現。他曾在錄像場景之一的比利時艾瓦耶 (Aywaille)園區,捕捉到白熊皮毛沾上彩繪冰山的藍油漆的身影,但該園區後來已將冰山背景的壁畫移除,並往環境豐富化的方向努力,雖不能確定是《白熊計畫》直接或間接造成的影響,但絕對是以藝術作品呈現北極熊困境的藝術家所樂見的改變。

計畫的效應或許還不止於此,受到作品影響的年輕學子起而效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的謝宗璇與吳佳穎在畢業展中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刻板行為」,推出作品《Looptopia》,其中包括一個讓玩家體驗圈養生活之無聊的小遊戲。在遊戲中我們將成為一隻不知名的生物,被困在柵欄中度過一天。在受限的小空間中只有為數不多的行動可以操作,讓玩家因為無聊而產生如同刻板行為的重複動作。
 

在單一、枯燥的園區設計中,讓動物們產生了「刻板行為」

在法國攝影師 Eric Pillot 的鏡頭下,這些人造場景與動物們形成一種詭譎的視覺組合

奧利(Olly)和蘇茲(Suzi)兩位英國藝術家,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的合作繪畫。他們會深入動物所在的環境,讓動物成為共同創作者。因此我們會看到草原上的鬣狗與獵豹、海中的鯊魚、泥地裡的巨蟒,與繪製自身形象的作品同框並用自己的方式留下印記,形成作品最後的樣貌。他們欲以畫作見證生態危機的決心和深入蠻荒的勇氣,也讓人印象深刻。在課程的討論中,曾有學員提到「人類和土地的距離似乎很遙遠,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也逐漸失去對自然環境的敏銳度、對動物的尊重」。其他學員則認為,藝術家透過作品呈現一些概念,不論是對美好願景的想像或是見證(或許是看見動物的悲歌),藉由作品開啟改變的力量,對於人類與自然界其他生物們的永續共存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