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觀道:訪問2022高雄獎‧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傅瑩瑩

2022/03/04 點閱數:1706

整理|徐柏涵
 
今年度「2022高雄獎」經過初、複審兩階段評審,最終由李屏宜、李承亮、蔡咅璟榮獲本屆首獎,而由何創時書藝基金會所贊助的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則由傅瑩瑩獲獎。
傅瑩瑩參展作品《觀道》系列,總共包含6件書法作品以及3件水墨作品。作品內容節錄了《道德經》的章句,並以此為基礎,思索創作不同書法字體的可能性。在文字本身可識、可讀的性質之間,變化墨韻的疏密、濃淡、潤枯……其中,「觀道」二大字,以極大筆的寫法,一次性書寫一字,挑戰以往的限度,再合而觀之。其中樸拙書風,欲與道法自然相呼應。同時,其作品也透過水墨,思索《道德經》中以道生一,生二,生三……進而生萬物的構思。藝術家將抽象水墨層次與少許書法揉合,呈現心中萬物負陰而抱陽的畫面。
 
本次《藝術認證》也特別請藝術家傅瑩瑩跟我們分享其創作內容。

傅瑩瑩作品《觀道》系列於2022高雄獎展覽現場(攝影:林宏龍)

──請問您為何會選這幾件作品參與高雄獎呢?可否分享一下您構思創作過程的過程。

傅瑩瑩(以下簡稱傅):我的創作主題是「觀道」。「觀道」出自於老子《道德經》。老子認為,宇宙的本源是「道」,天地萬物皆道所生,故《道德經》第一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個「道」就是宇宙的本源。而《易經》在繫辭上也說到:「一陰一陽之謂道」,後天的事物都是兩相對待所發生的。
 
──在這次參展作品當中,使用了多樣的表現形式,請問您是怎麼思考作品的展陳順序跟方式?

傅:我的創作理念,是引用到《道德經》第二章中所提到一些對比性的概念: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些兩相對立的概念,我將他們運用到書法的形式,轉化成書法中的大小,疏密,虛實,濃淡,剛柔,潤枯,以此作為畫面的佈局。

創作過程中,無論是在用筆的輕重,速度的快慢,結構的安排,以及分間佈白的處理上,我也都是以呈現出既是對比又是統一的視覺美感,為創作的主要方向。
 

傅瑩瑩作品中的「道」大字

──請問您提到的「觀道」,也就是對於宇宙本源的探索,和您作品將「字體」拆解、放大或合併的創作手法,是如何呼應呢?可否再多談一些。

「觀道」兩個大字,我用了與平常不同的書寫方式,每個字充滿一張畫面。這樣的大字,需要以走動式的方式書寫,儘管大筆的重量水與墨的重量都有他的難度,卻也是一種自我挑戰的經驗,也是我對於道的想像。道是萬物之宗、大如天地、小至一草一木,所以採用兩個極大的字書寫,是與道的意涵與呼應

──我們也想知道的是,您是如何選擇走上藝術創作呢?您覺得當代書法藝術的創作對您來說有何意義?

傅: 將書法藝術融入生活中,以傳統書法為基礎,吸收新知與創新思維,開創當代書法的新面貌,讓未來書法創作的路更寬廣,是我最大的目標。同時,我將《道德經》的意涵作為創作的內容,也是希望我們在當今的社會,除了修己、觀道,更能學習老子清靜無為的人生觀,保有一顆赤子之心,這樣也會讓社會更加美好。
 
 ──謝謝您!
 

 

傅瑩瑩揉合書法與抽象繪畫的作品

傅瑩瑩《觀道》系列作品

傅瑩瑩《觀道》局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