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友煌(文字工作者) 當代藝術繁花盛開,藝術形式及其內涵的多樣多元已是常態,回顧高雄市立美術館二十年來的展覽[1],正符應當代藝術枝繁葉茂、結實累累的現象,提供入館觀眾豐盛多元的藝術饗宴,滿足參觀民眾「各取所需」的藝術嗜好。 做為高美館官方刊物的《藝術認證》,也若合符節的展現藝術上的雜食主義,提供讀者營養均衡、不偏食的藝術饗宴與藝術觀點。《藝術認證》內容往往以當期展覽為主題策劃製作,進行報導及延伸性評論,這部分也占《藝術認證》大部分篇幅。 惟《藝術認證》內容並不等於高美館展覽內容,以邀稿為主的《藝術認證》,提供了一個半開放的空間,讓展覽、藝術家、藝術觀察者和藝術行政人員,以及美術館外部環境的各項元素(文化的、政治的、社會的、城市的、國際的),可以在這裡交會、激盪,有時旁白了展覽,更多時候創造了話題,發出自己獨特的腔調──《藝術認證》這些聲音有超越展場的能力與能量,並進一步反饋館方,型塑高美館的風格與特色,標記並散發了藝術高雄的內涵與魅力。
一、從《藝術認證》觀察高美館「雜食主義」下的風格型塑 雖然《藝術認證》創刊10年(2005年4月~2015年2月,共60期,雙月刊),僅高美館一半歲月,但10年深耕,考察其議題製作的表現,已足夠讓我們看出一座藝術場館的發展軌跡。 本土與國際藝術資源的蒐集及推廣是高美館標榜的開館精神,爬梳《藝術認證》確實也印証了這十年來高美館盡責於此;惟高美館的本土內涵為何、在地性格何在,高美館的藝術又如何「國際」(引進、推出、交流)? 高美館「雜食主義」的展況,也是許多台灣官方藝術場館的共通現象。一方面,知名的大師級的展覽往往巡迴展出,只要策展單位實力雄厚,參展藝術家知名度夠,就可以攻城掠地,再藉由強勢媒體賣力炒熱。這方面大都是國際知名藝術家及名作挾雄厚的文化資本而來,各場館極力爭取、不願錯失「強檔」的心態可以想像。 但除了大魚大肉,高美館自己策辦的不少展覽則巧妙的扮演了家常菜、手路菜的角色,以在地食材、台式料理貼近地方民眾的心。這些展覽洋溢地方風土文化氣息,既本土又在地,更深入常民生活肌理,與強檔大展互補複合,讓高美館的展覽繽紛多元。做為南台灣首屆一指的綜合性藝術場館,高美館既滿足大眾藝術營養均衡的需求,也善盡深耕高雄藝術文化之責。 高美館的「雜食主義」,幸得本土文化與地方性格的強調,才能彰顯自身場館的特色與風格,與其他場館有所區隔。《藝術認證》雖非「藝術高雄」的狹隘認證,但因對本土文化與地方性格的注重,凸顯了高美館深耕台灣與高雄交集處的企圖,並由此立足處首途,內對台灣、外向國際發聲。
《藝術認證》第51期展覽迴響頁面
二、複合多元的國際藝術引入、雙向多方的國際藝術交流 大展進來,為引導民眾領略欣賞,並促進入館參觀人潮,《藝術認證》相關議題的策劃製作必不可少,也是慣例。回顧過去10年《藝術認證》推介的國際藝術展覽,可窺知高美館的「國際品味」? 高美館當季展覽通常於《藝術認證》當期「非常報導」中深入呈現,再搭配「目擊現場」與「展覽迴響」等單元,並延伸到「議題特賣場」,做多元而完整的互動與探討。 高美館幾乎年年引入國際大展,這幾年比較膾炙人口的包括:2014年的艾雪及普普藝術、2013年的米羅、米開朗基羅及蒙娜麗莎、2012年的達利、法蘭西斯‧培根及約翰.湯姆生、2011年的慕夏及莫迪里亞尼、2010年的包浩斯巨匠亞伯斯、2009年的普普教父安迪‧沃荷等。這些以售票為主的特展,不可諱言仍以歐美知名主流藝術為主,可滿足慕名觀眾大開眼界的需求。 但高美館並不偏食,館方有意識地分散並擴大國際藝術的輸入區域及國家,展現其選擇權與主導權,從美國擴大到加拿大,從英國擴大到愛爾蘭,從法國擴大到西班牙及義大利,並回到台灣所處的亞洲位置,重視與鄰近亞太區域國家的交流,包括日本、韓國、兩岸四地,以及同具南島元素的澳洲、紐西蘭等。以現當代藝術為主,推出相關展覽,並配合《藝術認證》的策劃,既加強了與這些區域國家的藝術交流,開啟多元的國際藝術視窗,也讓觀眾看到不同國度的文化,更強化了台灣及高美館的藝術主體性。 除了地理位置的分散,高美館亦致力於引進各國表現形式創新多元的藝術,讓觀眾接觸主流藝術外的其他風潮。其中,視覺藝術「文創」風的導入,即為相當重要的項目,例如2013年的「上膳之選:法式桌藝設計」、2011年的「新式幸福風-當代義大利式生活展」及「新式幸福風:時尚酩品美學」、2010年「當代義式奇才—甜蜜的家」等。反映了高美館從藝術上掌握世界文創潮流的企圖,積極汲取義大利、法國等設計先進國家當代生活的創意與品味,從當代藝術到服裝時尚、從美食到傢飾設計等,引領民眾體驗多層次的生活美學視野,相關專文陸續搭配展覽在《藝術認證》刊出,以嶄新的藝術新知,擴充了讀者的藝術認知領域,緊跟國際文創風。配合駁二藝術特區朝向文創化,2008年起高雄市文化局舉辦「高雄設計節」;文創設計也開始成為《藝術認證》關心的議題,如「2009高雄設計節」系列專文(2009.04)、「原創前端的高雄設計節」(2010.10)等文,看得出館方交織引線之心。 國際交流不能只是單向的輸入,有進有出,把台灣及高雄藝術推介到國外,透過雙方或多方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術機構的相互合作,以及城市交流計畫達成雙向多方的交流,也是高美館的任務。這方面,除了台灣當代藝術,館方善於運用台灣及高雄獨特的文化資源,例如南島藝術、常民文化來達成交流目的;並於《藝術認證》中反復聚焦,建構「藝術高雄」的獨特風格,篇幅不勝枚舉。
《藝術認證》第46期 「南島文化當代出探」頁面
《藝術認證》 第41期議題特賣場「通俗文化與當代藝術」專業扉頁
三、南島、常民:雙軸並進的本土文化深耕 當代藝術與南島文化、常民文化的關係,是高美館展覽及《藝術認證》經常出現的主題,顯見高美館以南島文化、常民文化雙軸定位及建構自身的向度與力道。 常民文化部分,《藝術認證》「議題特賣場」深耕不遺餘力,例如「高藝術的常民元素」系列專文(2008.04),「通俗文化與當代藝術」系列專文(2011.12);配合當季展覽推出的「非常報導」更多,「當台灣常民文化碰上台灣當代藝術藝術家」(2005.08)、「當代台客的當代圖像:常民生活、社會寫實、樸實圖像、繁複圖層、熱帶情境」(2005.08)、「發揚刣肉性格復興貨櫃文化─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深層意義及反省」(2007.12)、「浮花浪蕊─檳榔西施我愛你」(2008.02)、「發揚刣肉性格復興拼裝文化─『美術高雄2007:機械總動員』藝術家vs.藝評家座談紀實」(2008.02上、2008.04下)、「民之所『慾』,常在我心:活色生香的台灣常民文化─『七彩電光琉璃花』展」(2008.06)等文。 南島文化部分,高美館用力關注之深更在常民文化之上, 2006年開始就在《藝術認證》開設「南島文化.當代初探」專欄 (2006.04~2014.02,31篇)、2008年再設「藝術介入南島」專欄 (2008.02~2008.12,6篇),「南島紀事」專欄亦從2009年持續至今(2009.06~2015.02,32篇)。另有2009年10月號配合「蒲伏靈境─南島當代藝術」展推出的「搖滾!蒲伏!南島當代藝術」系列專文,及2013年12月號「城市的過客─全球化下的原住民當代藝術」系列專文等。高美館並自2006年起陸續舉辦多次南島藝術家駐館創作計劃,已有20位以上的國內外藝術家參與。 長存台灣文化底層的常民文化,過去較不受主流藝術關注,「洪通現象」以來,常民文化儲藏的素樸藝術能量令藝術家驚艷,紛紛挪用消化於創作中,成為鄉土及本土風潮中極其鮮明具體且實踐深化的一脈。但不論鄉土或繼之的本土,皆存在兩個盲點,一是懷舊氛圍,二是漢人中心,「懷舊」是身不在其中,「漢人」又不見他者。面對、正視常民文化及南島文化,才能矯正這種盲點。常民文化提醒藝術家「此在」的生成過程不在彼時他方,以現存氣息取代懷舊氛圍;南島文化則可打破漢人中心的假性多元及Hô-ló-lâng[1]化的狹隘本土觀,兩者都有助於健全台灣文化的主體性。 統稱為原住民,在人類學上歸屬為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高美館為其旗幟鮮明的撐起「南島當代藝術」大纛,大力開發推展,彷彿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在館方策展配合《藝術認證》的長年深耕下,確樹立起高美館一個既本土又國際的獨特藝術風格。 與過去的原住民藝術大都停留在說服國內主流藝術的格局不同,既稱南島就必須走出去,與同是南島語系的區域及國家藝術交流,高美館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積極,與南太平洋島國當代藝術領航者─棲包屋文化中心及太平洋島國博物館協會建立合作關係,也與紐西蘭及澳洲等國攜手,積極將台灣的南島藝術推向國際。此外,館方掌握原住民藝術部落生活化的特質,以田野調查手法拍攝書寫「南島紀事」系列影像,刊登於《藝術認證》,開啟部落作息視窗,清新可喜。 高美館從南島文化、常民文化得到特別的滋養,透過國內外機構館際合作引領鼓動風潮,也營造了自身的風格。
四、藝術高雄:在地性格的發聲與建構 台灣性和高雄性,這兩者在時間軸和空間軸上的獨特積累與交會,亦是高美館在定位及建構自身以及形塑自身風格時所注重的,也成為《藝術認證》不斷探討思索的主題。推翻「台北就是台灣」的命題,或「台灣等同於台北」的假設,高雄必須言之有物的站出來,因此如何凸顯館方所在城市─高雄在台灣當代藝術的位置及其對台灣當代藝術的貢獻,就成了館方亟需經營與努力的目標。 藝術高雄的在地性格,可以說一路伴隨著高美館成長。館方藉由各項策展及活動,加上《藝術認證》的報導與論述,整理歸納、詮釋再現,逐步建構在地藝術的高雄性。例如2005年4月號的「高雄藝術媒體回顧」、2005年8月號的「南台灣美術創作人才製造廠」、2005年12月號的「影像高雄~看不見的歷史」、2008年8月號的「南台灣美術的東方幫」系列、2010年2月號的「澎湖打狗美術家」系列、2011年2月號的「打狗復興漢」系列、2011年10月號的「高雄魅力!?」系列、2012年2月號的「高雄畫室風雲錄」系列及「濕鹹打狗棒」專欄(散見2005.10~2008.08各期),極力藉由各種分割重組手法,詮釋並命名所謂的在地、高雄、打狗、港都,甚至南方藝術的外貌與內涵,持續發聲,建立話語權。 《藝術認證》「典藏系列」專文配合長設展、典藏展,從館方典藏品著手,從中析出高雄性,予以開發利用,為高雄性樹立經典。例如「經典歷程」專欄(2005.04~2008.08)、「最新典藏選粹/典藏選粹」 (2005.08~2015.02)專欄及各期「專題研究」(2006.10~2013.04)等,以及2006年10月號的「再見!南國藝術的氣味─記高美館『南方的故事』典藏長設展」。2014年8月號的「從典藏出發─美術館的藝享世界」系列專文,更進一步涉及詩與藝的跨域撞擊,活化典藏,賦予高美館典藏品跨域異質創造的力量,可說是高雄性再開發利用的典範。 此外,「高雄的」美學品味也在館方握有主導權、具徵件性質的年度大型展覽活動中呈現,例如「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高雄獎」以及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此展由文化局主辦)等。而「創作論壇」與「市民畫廊」高美館兩大開放申請展,則透過送件申請與審核機制,存在藝術家、策展人與館方相互協商藝術「高雄性」的可能。觀察《藝術認證》,可發現從典藏展、申請展,到相關藝術展覽徵件活動的報導與評論,均具有捏塑藝術高雄性的可能,也重新開放了定義場域,引進域外元素,以稀釋柔軟有僵化定型危機的高雄性,豐富並擴大其內涵。
《藝術認證》第26期專題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 」封面
《藝術認證》第50期「高美館鳥事」專欄頁面
六、結論:期待《藝術認證》下一個十年 除了以上五項書寫軌跡,高美館《藝術認證》尚長期關注生態藝術與女性藝對,對諸如藝術教育的扎根,攝影與數位藝術的發展等議題,也都花費不少篇幅報導探討。 縱觀《藝術認證》十年,可看出館方在空間向度上積極拓展的努力(從立足高雄、台灣,到布局亞洲、國際),以及在時間向度上上下縱深的用心(高雄藝術美學的建構與發揚),讓我們對高美館《藝術認證》下一個十年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