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聲走過八、九○年代:高雄的媒體聲景

2023/04/25 點閱數:181

文|陳水財 藝術家

被譽為「高雄三支筆」之一的陳水財,其批判力道深厚且精準的藝術評論,對於90年代高雄現代藝術的發展和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關鍵性地位,本身也是高雄代表性的藝術家。本期《藝術認證》有幸邀請到陳水財先生分享他走過80至90年代風起雲湧高雄藝壇的見證!

前言:集結

「不二門」(圖1)橫幅當初高掛在信守街「南部藝術家聯盟」的聚會處,時間只有短短半年不到。「不二門」由黃崗執筆,署年庚申(1980年)—即「南聯盟」開始集結的那一年。80年代初的高雄,一片曠野,江湖遼闊,適合藝術家奔馳闖蕩。「不二門」標誌著那一段橫眉杖劍的日子,口氣狂放、身姿桀傲,但也有幾分「獨上高樓」的胸襟與氣概,這似乎已為高雄現代藝術家整個80、90年代的行徑定調。

圖1「不二門」橫幅  黃崗 112*220cm  1980(庚申年)
「南部藝術家聯盟」1980年開始集結,租下信守街60號作為聚會場所,「不二門」高掛在牆上。經常在此聚會者有區超蕃、陳水財、黃崗、李俊賢、陳隆興、朱進國等人[1] 。

 

 

1980年代初現代藝術家開始集結,「南聯盟」開其端,隨後《夔藝術展》、《新藝術1982大展》先後登場。從當時的兩張海報上(圖2、圖3),可以看出集結的大致狀況。《新藝術1982大展》因吳梅嵩的串連,結合了「夔」、「饕餮畫會」以及「自由畫會」的成員,是一場南北的集結。

圖2
「夔藝術展」海報(本圖翻拍自洪根深《邊陲風雲》[2]
時間:1982年6月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
展出者:李伯元、洪根深、陳水財、吳梅嵩、謝志商、林興華、戴威利、李俊賢等。

 

圖3「新藝術1982大展」海報,時間:1982年7月28-8月2日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館

 

「新藝術1982大展」中,「夔」的成員有洪根深、陳水財、林興華、戴威利、李俊賢;「饕餮畫會」有吳梅嵩、謝志商、姚克洪、郭少宗、許雨人;「自由畫會」則有程武昌。

《藝術界》

《藝術界》1985年創刊,其創刊詞「揮舞無邊熱情,唱自己的歌」延續「不二門」的狂氣;他們以狂放的發聲關注高雄的文化環境。1987年元月號的封面(圖4),赤裸上身的合照展現出80年代的高雄「氣口」(khuì-kháu),也宣誓一種態度與決心。《藝術界》創刊的時間與美術館的籌設幾乎同時,有關美術館、雕刻公園等地方文化議題,無不強力提出建言。《藝術界》為一向沉悶的高雄文化空氣掀起陣陣熱流;另一方面,藝術家們也藉以相濡以沫,攜手建立起革命情感,開疆拓土。

《藝術界》從企劃、撰稿、編輯到發送,皆由成員負責,因此必須經常聚會,地點通常在林泉街洪根深畫室。在那困頓的年代,每次聚會都飲酒高論,談及文化環境與藝術走向,往往慷慨激昂,直到深夜,為此曾多次引起鄰居的抗議。80年代初,畫友的聚會場所都在畫家工作室,洪根深畫室曾舉辦過多場演講,由畫家擔綱主講,其中一場由郭少宗曾介紹紐約的地鐵塗鴉,此種紐約新潮帶給畫友不小衝擊。

1980年「南聯盟」集結之初,為了尋求展出機會,成員曾聯袂拜訪某社教機關的長官,卻被嚴肅建議換掉「聯盟」兩字,展覽當然落空;1982年《夔藝術展》在圖書館舉行,謝志商以報紙鋪滿展場地面的作品,一天後因觀眾踩踏而顯得凌亂,引來館方的「臉色」;《藝術界》也因批判「兩千人美展」(1985)展場的安排只遷就某些「大牌」,遭受承辦單位的責難。在文化環境還相當保守的年代裡,即便遭到許多異樣眼光,現代藝術家仍我行我素,選擇以「裸身」合照宣示決心。

1987年「高雄現代畫學會」成立,高雄藝術家的大集結終告完成,並以生猛的身姿走過整個90年代。

圖4《藝術界》1987年元月號封面照
拍攝地點:大勇路64號三樓(「新浜碼頭」的樓上)的攝影公司。
照片前排左起依序為陳水財、陳茂田、洪根深、宋清田,後排左起依序為黃世強、蘇志徹、李俊賢、陳隆興。赤裸上身的合照展現出80年代的高雄「氣口」,也宣誓一種態度與決心。胸前的「藝術界」三字是洪根深所寫。

圖5
1986年《藝術界》創刊週年化妝晚會(攝影:李小芬)
地點:中山一路宋清田畫室
圖片左起依序是宋清田、陳水財、黃世強、陳茂田、洪根深、蘇志徹。從化妝晚會照片可以想見《藝術界》夥伴們的熱血情狀。

圖6 圖片左露臉者為宋清田、右前為劉銘、右後為陳水財(圖片提供:宋清田)

報紙媒體

「民眾藝評」於1987-1991年間,由《民眾日報》藝文版主任張詠雪所策劃,成為高雄最寬闊的藝術公共場域;首先推出「每週藝評」,後來更名為「民眾藝評」(圖6)。這段時間是《民眾日報》發行量最興旺的時期,傳播力道強,藝評專欄以大幅的版面密集出擊,頓時拉高了高雄美術的聲量,熱度並擴延整個文化環境。持續性的藝評及全版面的報導,發揮了大眾媒體的格局與能量,並激發出高雄藝術界前所未見的活力。高雄畫家變身為評論者,闊步走在大眾媒體的版面上。

「民眾藝評」的標題通常都下得頗為嗆辣,例如針對例行性的「高雄市美術展覽會」,以〈山窮水盡無前路 高市美展停辦算了?〉直接宣告官辦美展的死訊;對「師大藝術聯盟」的展覽,則冠以〈壽桃的悲歌〉,嘲諷其衰老體態;談及來自大陸的作品,更不假辭色地稱之為〈過氣的『搪瓷娃娃』〉、〈異鄉的浮世繪〉……。(圖7)對具創作性與土地性的藝術家,也不吝給予呵護,如評「陳隆興畫展」則稱之以〈成長於台灣土地上──繪畫的綠黨〉;評羅清雲的藝術,則譽之為〈永恆的夢土〉。對「串門畫廊」一檔北部藝術家的展覽,則以「台灣繪畫沒有本土面貌?」為標題,質問展出藝術家的創作思維。

圖7
1990年「民眾藝評」現場
地點應在廣州街的茶藝館,圖片左起依序為李俊賢、蘇志徹、曾雅雲、張詠雪、倪再沁、陳水財。80年代在高雄掀起的美術熱風,《民眾日報》藝文版主任張詠雪居功厥偉。

圖8 
1987-1991年的「民眾藝評」剪報
聳動的標題「山窮水盡無前路 高適美展停辦算了?」、「壽桃的悲歌」、「過氣的搪瓷娃娃」……
藝評初期以在高雄的展覽為評論對象,後來也兼及文化議題。畫家李朝進、倪再沁、陳水財、洪根深、蘇信義、何從、李俊賢、蘇志徹、吳梅嵩、陳榮發、唐自常等,都曾經獲邀參與,由報社記者林美秀、蔡幸娥、陳淑真擔任紀錄整理。

不留情面的評論固然贏得喝采,但同時也導致部分畫家及畫廊業者的不滿;但「民眾藝評」一直以自己的步調前行,承襲「不二門」的狂放身姿,堅持「唱自己的歌」。此種信念與堅持,確立了南方美術的直言調性;而其對「本土」的堅持,似乎也已化為基因,悄悄植入高雄藝術家的創作中。

高美館1986年開始規劃,1989年一期工程動工,「美術館」一時成為最熱門的話題。時值「高雄現代畫學會」成立之初,承襲80年代初以來的狂氣,會員有強烈的凝聚力,對未來的美術館更有熱切的期盼;而兩家在地的報紙──《台灣時報》、《民眾日報》──也對美術館的籌建特別關注。美術館頓時成大眾矚目的焦點。媒體與畫家聯手舉辦各種面向的座談會,配合大篇幅報導,本來在畫家工作室裡的酒後議論,躍上媒體版面,每每觸動社會的神經。《民眾日報》以一貫的醒目標題,強烈建言〈這樣的美術館明天一定後悔──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經費座談會〉、〈別擺錯了棋子──如何健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人事制度〉……對美術館籌建中的舉措,嚴密監看。《台灣時報》舉辦「全國各界關懷高雄市立美術館籌建系列座談會」,高度關切未來的美術館。此時,《中國時報》也開設南部版,適時關切高雄的文化舉動。

媒體對高美館的關懷可謂無所不在,「雕刻公園事件」、「內惟埤地標」、「『源』事件」、「書法典藏」、「原始藝術典藏」、「高雄當代藝術展」……等,無不占盡媒體版面。媒體與「現代」藝術家,同聲共振,在高雄文化圈掀起陣陣波瀾。而其中「高雄當代藝術展Ⅱ」[3]是「現代」藝術家與「官方」(美術館籌備處)的直球對決,《台灣時報》以〈當代藝術展該是甚麼面貌?〉做成系列性專輯報導;此時,李俊賢提出的「黑畫」說,成了90年代最鏗鏘的高雄論述。

透過報紙強大的傳播力量,高雄美術的在地論述已然成形。今日「高美館」的形狀,是否多少與當初藝術家們的強力塑形有關?

 
 

 

《炎黃》與《南方》

報紙媒體外,90年代也堪稱高雄美術雜誌的年代。在林明哲的號召及李朝進的策劃下,1989年9月《炎黃藝術》創刊;接著《文化翰林》(1992)、《南方藝術》(1994)陸續出現。作者曾在〈「高雄腔調」的形成:高雄美術雜誌觀察報告〉一文中曾指出:
雜誌提供論述空間,驅迫許多高雄藝術家披掛上陣,以在地之眼看在地之物,以在地之筆寫在地之事。在地雜誌厚植了在地論述的能量,取得高雄對自己文化的詮釋權,為90年代高雄美術景緻的營造,搧風點火。[4]

《炎黃》由企業家合資創辦,揉合了現實與理想,妥協中也保有堅持的編輯策略。「高雄報導」始終是核心篇幅;而陳宏星的「巴黎報導」,黃慧文、朱惠芬與陳冠君等的「紐約報導」,幾乎與《炎黃》的存在相始終,開啟一扇國際訊息的及時窗口。高雄90年代由美術雜誌所建構的藝術場域,可謂各方力道匯聚:
在此,企業家頂著贊助者的光環,藝術家尋覓伸展的舞台,畫商測探市場風向,策展人串聯論述,媒體追逐,大眾爭睹,學者觀察搜索……;這裡也糾葛著理想與現實、公益與私利、堅持與妥協、願景與野心、卓見與偏執、保守與激進……。[5]

《南方藝術》則由一群藝術家集資創辦,「藝術家們自己出錢、自己撰稿、自己編輯、自己拉訂戶,他們延續《藝術界》時代的熱情,卻更具有組織,也更具企圖。」[6]《南方》創刊號特別選用「小草藝術學院」作封面主視覺,具現一貫的「高雄調性」。「小草藝術學院」指涉當時(1994春)引發美術界騷動的「文化大學美術系學運」;另外「每月藝評」、「文化新聞評議」、「蕭銘堂VS 許自貴」都不失其尖銳性,尤其「蕭銘堂」稍前才因一篇評論引發一場全台矚目的「藝術官司」事件。《南方》多少帶點江湖味的批判性格,似乎承襲了高雄藝術家一向衝撞體制的闖蕩性格。

90年代所開展的美術榮景與空前的活力,固然是大環境使然,但由美術雜誌所架構起的在地文化場域,無疑也是催策高雄藝術動能的重要關鍵。

 

 

後記               
                                         

二十多年後,對這段年代加以敘述,當初許多章節已經模糊,篇章變得斷斷續續、時序錯亂,彷彿陷入「魔幻」情境中。本文借助偶然留存的圖片與檔案,遍搜腦海中的記憶碎片,撿拾殘存的激昂,勉力成文,如有失真之處,敬請指正。

圖9
1990年12月31日的「民眾藝評」剪報
〈台灣繪畫沒有本土面貌?談抽象繪畫在台灣的過去、現在、未來〉
報導地點:「串門畫廊」前庭的玻璃屋
這是源於「串門畫廊」一場北部藝術家的展覽座談會,與談的高雄畫家有倪再沁、陳水財、吳梅嵩、李俊賢、陳榮發,蘇志徹,北部畫家有楊茂林、曲德義、季鐵生、吳天章。

圖10
1988年 歡迎謝里法茶敘
拍攝地點:新田路「屋頂上的牛」。
前排左起依序為洪根深、謝里法、陳水財、莊彩琴,後排左邊為倪再沁、最右邊為張詠雪。
謝里法1964年出國後,因「黑名單」關係1988年才首次返台。此次茶敘應是《民眾日報》張詠雪所邀約,是否為「民眾藝評」活動,則有待查證。謝里法的《台灣美術運動史》對台灣美術發展影響深遠。餐敘安排除了對謝氏表示歡迎,也藉以獲取國際訊息。

圖11
1989年6月「民眾藝評」剪報
〈這樣的美術館明天一定後悔—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經費座談會〉
主辦單位:高雄現代畫學會

圖12〈別擺錯了棋子—如何健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人事制度〉,《民眾日報》,1989年11月9日。

圖13〈全國各界關懷高雄市立美術館籌建系列座談會〉,第一次座談會紀錄,《台灣時報》,1989年11月10日。

圖14〈「當代藝術展」該是甚麼面貌?〉,《台灣時報》,1991年剪報

圖15《炎黃藝術》編輯群於1992年合影
拍攝地點:中華路一路316-2號三樓 炎黃藝術館
前排右起 蘇淑貞、吳慧芳、發行人林明哲、陳水財
後排右起 李宜樺、吳惠美、王邦珍、鄭敏玉。

圖16《炎黃藝術》1989年9月創刊,1997.12出最後一期後停刊,共出版九十三期(1996年11月後更名為《山藝術》),見證了高雄美術最為風起雲湧的90年代。

圖17《南方藝術》創刊號封面
封面中特別標榜的「小草藝術學院」,是1994年春「文化大學美術系學運」時的抗爭組織。

 


 [1]畫底線部分為圖說
[2] 洪根深,《邊陲風雲-高雄市現代繪畫發展紀事(1970-1997)》,(高雄市:高雄文化,1999)。
[3] 《高雄當代藝術展Ⅱ》參展藝術家有洪根深、陳水財、吳梅嵩、李俊賢、陳隆興、蘇志徹、倪再沁、王武森、李明則、黃文勇、蔡獻友、陳榮發等12人。
[4] 參見陳水財〈「高雄腔調」的形成:高雄美術雜誌觀察報告〉,《藝術認證》,第1期,頁20-23。
[5] 參見陳水財〈「高雄腔調」的形成:高雄美術雜誌觀察報告〉,頁20-23。
[6] 參見陳水財〈「高雄腔調」的形成:高雄美術雜誌觀察報告〉,頁20-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