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謝一誼「島嶼人類世」沙發好讀會側記

2023/12/06 點閱數:245

 

主講|謝一誼
文字整理|王治國
攝影|林宏龍
 
「島嶼是甚麼?島嶼對我來說是?島嶼與我之間的關係?」
 
講座的一開始,謝一誼老師邀請大家一起進行「詩的接龍」遊戲,老師拋出提問並請學員們在白紙用詩句、繪畫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

「島嶼是海水相遇之所、是有天空、植物與大海的地方;島嶼對我來說是探險的起點與終點,是悠閒和美不勝收的地方;島嶼與我的關係,就像是暫時的居所與租客,我是島上的特有種並仰賴著島嶼而生存。」學員們天馬行空的分享著有趣的想法,言談間彷彿像是剛從想像中的島嶼乘著海上的風,跨過好幾個時區來參加沙發好讀會呢!這群島上的「特有種」們,有來自學術界的成大歷史系副教授李鑑慧、中山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戴遠雄、屏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吳明季、台大城鄉所碩士,更有藝術家溫思妮、丁昶文的投入討論。在學員們的課程筆記中,樹狀圖、精美的手繪地圖與詩句的書寫,這跟本是學術研討會等級的陣容吧!
 
謝一誼老師從館藏作品楊順發〈台灣水沒〉出發,從台灣歷史脈絡去認識人與水之間,如何透過島嶼重新審視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以島嶼的角度來去認識我們所身處的世界呢?從生態研究員古鎮嘉所製作的台灣水文圖,我們可以看到以島嶼中央山地為核心,數以萬計的河川向著四周輻射並與海洋產生連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早已習慣用山脈、鄉鎮的角度去認識台灣,但卻容易造成認知上的斷裂與不完整若透過島上的水文來認識這片土地,我們會發現彼此連結的水域網絡,更能完整建構起台灣的清晰樣貌。以西方的古典觀點來看,島嶼往往被視為是「孤立、邊陲與落後」的區域,但若以河川彼此交錯並連結海洋的特性,我們可以發現事實上島嶼是彼此交織的世界,而非「封閉與孤立」。

 

學員溫思妮(藝術創作者)圖文並茂的島嶼筆記

 

在2021 年出版的「人類世島嶼: 交織的諸多世界(Anthropocene Islands: Entangled Worlds) 」這本書中,Jonathan Pugh 與 David Chandler 重新探討了達爾文等19世紀的自然學者,在島嶼研究上的開展。對 19 世紀的自然學者如達爾文來說,島嶼非常重要:島嶼是理解關係性叢結、自然史、地球地質深歷史的重要關鍵。如同達爾文於1835年搭乘小獵犬號前往加拉巴哥群島時,發現島上的雀鳥與南美洲上的同類很相似,但在加拉巴哥群島間的雀鳥喙嘴卻有著相當多的差異。除了雀鳥外,達爾文也仔細觀察比較了群島上的象龜,藉由加拉巴哥群島上的生物的觀察與地質上的諸多證據,於是在20年後提出了演化論。生物在島嶼上,為了適應不同島嶼環境和氣候的過程中,調整自身的構造與作息成為特定島上更好的物種。而這樣的過程便是「適應的這個規律(law of adaptation)」,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島嶼是「物種適應與創造力之所」。
 
延續有關「適應」的重要命題,如何在因人類活動造成地球環境劇變的人類世生存,關鍵就在於「轉變和適應」。謝一誼老師分享自身前往威尼斯進行考察時,觀察到民眾在島嶼之間全靠船隻和橋樑通行。面對日漸上升的海平面,人們也正在努力適應並與之和平共存。楊順發作品〈台灣水沒〉海水淹沒廟宇的景象,或許正是不久將來後的日常。在氣候危機、海平面上升的人類世,世界只剩下被水環繞的島嶼,我們都必須正視如何與水共存的課題。在生活面臨諸多挑戰之際,島嶼的「韌性」就顯得更為重要,所謂韌性 (resilience)便是談論在變遷中,為了適應變遷所衍伸出來的種種生命藝術,這點或許值得我們靜下心好好觀察與思索。

若透過島上的水文來認識這片土地,我們會發現彼此交織、連結的水域網絡,更能完整建構台灣的清晰樣貌。

謝一誼老師在沙發好讀會中,帶領學員們回望過往的歷史及所在之處。在清代雍正年間 (1722–1735)「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中,我們所在的高美館和內惟埤地區便是古代潟湖的一部份,由此便能直達寬闊的海洋。而當我們將視角望向島嶼北方時,據傳在台北盆地在1694年發生的大地震,形成所謂的「康熙台北湖」。在郁永河《陴海記遊》中對於「台北湖」更有著感性的描述:「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矣。」謝一誼老師也以此為起點,在2022年「海水遇場:島嶼潮濕美學」的工作計畫,以六個月的時間,探查台北盆地北側的濕地,重新認識濕地做為一個海水相遇的場所。透過濕地的多物種生命地景,記憶地震留下來的濕地深時間。
 
在講座的最後,學員們也提出許多有趣的觀點與老師及在場學員交流。一位研究生曾提到:「島嶼在許多人印象中似乎是美好、逃離現實之地,但實際卻有著許多黑暗面的歷史,像是作為關押犯人之所。很好奇同樣作為一座島嶼,台灣是如何看待(對待)其他周遭島嶼?」
 
對此,謝一誼老師先以日本瀨戶內海的島嶼為例,在過去日本高度工業化下,許多小島除了作為拘留罪犯外,也作為安置痲瘋病病人、煉銅的工廠等等用途。島嶼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犧牲下的群體。在現代性的管理中,藝術的引進似乎成為唯一的解方。隨著環境意識的抬頭,以及地方創生的概念興起,因此有了後續瀨戶內海國際藝術季的濫觴。雖然在現代性的思維下,人們習慣將島嶼邊緣化(作為垃圾和核廢料的儲藏地等),而作為一名研究島嶼的學者,我希望試著改變人們思維。如同其他學者們奮力疾呼島嶼的特殊與重要性,島嶼其並非只是「偏遠、落後」的存在。

回到台灣究竟如何看待周遭的島嶼這件事,謝一誼老師表示台北社子島和高雄旗津或許可以做為參考。社子島作為台北市的邊陲地帶,在1963–1964年被劃為防洪禁建區前,是台北市區重要的蔬菜產地。現在則是各類倉儲、輕工業遍布的地方;原先作為半島的旗津,在高雄港於1970年代為了開闢第二港口,將旗津半島與台灣本島地理上的連結切斷使其成為一座孤立的島嶼。若放眼國際以鄰國日本為例,繁華潔淨的東京都會區,人類將數以萬噸的垃圾集中丟棄至周遭的小島,諸如此類的案例其實不勝枚舉。

如何讓島嶼在研究與藝術上的重要性、關聯性與生命力重新被認識,不僅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更是帶領島嶼走出孤立困境的道路。

課堂學員們踴躍地表達自我的看法與見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