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繼續在矛盾中翻滾吧,《藝術認證》!

2023/03/20 點閱數:245

文/羅潔尹(有幸參與本刊編輯工作者)
         
 
每當參加美術館實習生迎新會時,當眾詢問,誰曾聽過《藝術認證》這本雜誌時,結果常是無人或僅有一、兩人舉手;這不免讓人心生恐慌……。
美術館「館刊」存在的本質

 
    公立美術館的「館刊」,或許在公眾認知上被認為是負責傳達官方品味與訊息,但在講究文章發表的臺灣學術圈中,官方出版品有其一定的公信力,因此許多博物館(美術館)的「館刊」或展覽專輯專文區,往往成為學術圈重要的文章發表場域,刊載規格也比照學術論文之嚴謹度,因此,「館刊」文章有時對一般讀者來說深澀難懂或是與生活無涉,反而也難以成為廣泛大眾的美感教育藍本。那,究竟美術館「館刊」是為何而存在呢?
 
    理想上的美術館「館刊」,是可以做為館方重要典藏、展覽或政策等深度說明之推手,可透過「月刊」、「雙月刊」、「季刊」等定期出版品之方式呈現。為避免「置入性行銷」的反感,不宜有太多「自我吹噓」或「類新聞稿」的宣傳文字;為求「雜誌」的親民型態,也會降低學術性文章的表徵,如字數盡量縮短、段落盡量簡潔、減少「摘要」、「冗長職銜」及族繁不及備載的「參考資料」或「附註」等之存在。
 
    「館刊」既然身為雜誌,便需要「集稿」期程,往往需提早半年完成主題規畫以俾邀稿,也必須知道出刊時將搭配的主要展覽或重大事件即將為何,以扣住美術館營運的脈動。然而一般美術館的展覽檔期更動風險不低,往往也會牽動專題之變更,因此「備檔」專題是必需。除此之外,雜誌也必需超越展覽本身以衍生更廣泛的議題,透過整體的史觀或流派探討,來提高美術館對藝術圈關注的高度,擴大涉獵範疇並突破參考時效,讓「館刊」在不斷上、下架的迴旋中,不會成為另一堆留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廢紙。
 
    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雙月刊(民國1984年創刊)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季刊(1988年創刊),都已行之有年,為藝術圈較為熟捻的「館刊」。基本上《現代美術》文章數不多也無專欄,主要探討北美館的重點展覽或相關展出藝術家。將雜誌做為館務推廣工具,是政府單位在應用預算出版時會考量到的主要用途,北美館自不例外。歷年的《現代美術》的展覽專題中,不吝於大版面地開發視覺張力,圖片選用上也突顯當代藝術中未必「甜美」的一面,主題撰述透過該館長年承辦的「臺北雙年展」或「臺北獎」等當代、前衛俱進之展覽,讓內容有著超前的「開放」與學術深度,雖關注的層面與議題多元性較坊間藝術雜誌仍略顯不足。
 
    與《現代美術》有著同樣開本與紙張磅數的國立臺灣美術館館刊《臺灣美術》,則以季刊形式發行,徵稿及審稿作業看來都有更長足的準備時間,文章類型以專業的研究論述為主,發表者有部份藝術相關學系之教師或博/碩士生,書寫方向上較偏向臺灣的傳統藝術或現代藝術,包含明清時代或日治時期臺灣的藝術探討,或臺灣與日本藝壇發展間的相互影響,以及部份傳統媒材或本土民俗藝術之研究。相對於《現代美術》的「當代性」,《臺灣美術》無論是整體用色或字型編排上都給人一種「復古感」,未設徵稿字數限制以及書寫主題方向,也讓動輒接近一萬字左右的文論宣示了它的學術性格,也少見其對國美館當代性強的新藏品或展覽進行專題探討。
   
    雖然國美館轉型自民國87年(1998)精省前的臺灣省政府轄下之「省立美術館」,但國立單位的體質有著充裕的經費,也因而有著豐厚的藝術收藏。加上該館經常承辦國際性雙年展,當代性無庸置疑,隸屬文化部後也承接了相當多的藝術「主流」業務,如「藝術銀行」、「數位科技藝術」等,透過「館刊」可深入說明該館的核心業務,但兩者間似乎有種脫鉤的狀態。《臺灣美術》看起來允許了更多類型的文章涉入,但讀者也可能難以勾勒它的屬性,只能說這類不必顧慮「當下」,文論沒有「時效」的出版,反倒擁有更深入鑽研某些特定議題的自由,羨慕。


 
 

藝術認證   創刊號由李俊賢館長親自撰文、美編之發刊詞

硬頸精神中生出的《藝術認證》
 
    回到《藝術認證》這本書,自2005年4月創刊至2015年2月正式邁入10周年。回想1994年高美館剛開館時,行政區地下樓就有間掛著「館刊室」小牌匾的辦公室;當時沒有專業美編程式的平面設計環境中,大家只能熬夜用美工刀耐心切出條條細長照相打字的文句貼到紙稿上,沒夜沒日趕製專輯下,哪來的閒功夫編製「館刊」?僅有的一名人員編制及預算中缺乏固定的「館刊設計及印刷經費」項目,而展覽檔期前撲後繼,接踵而來的專輯出版量消化不易,如果加上一本需有固定出版時效壓力的「館刊」,應該是件讓人根本不願「想像」的事。
 
    經過10年的猶豫期,如果不是帶著南方「硬頸精神」,曾經熱衷參與高雄早期藝術雜誌《南方藝術》書寫與出版的藝術家李俊賢在2004年9月接任了館長,大膽地以《藝術認證》作為刊名並無畏地訂下了「每雙月」出刊的目標,或許這本雜誌最終也會成為一本以「學術發表」為主的厚實刊物,在沉悶、冗長的文字堆中計較著學術點數。創刊當時,館內可全程配合編輯的僅有研究組一位同仁「兼著做」,美編由館內設計師在創刊號依李館長的「南方風格」進行試排版後定調。
 
    當時的出版形式、內容與雜誌名稱,坦言說乍看還真有點《南方藝術》的「還魂」感,故意拉低「官方」出版品的身段,試圖強調出某種「高雄性格」,一種如勞動族群般生龍活虎、直接不囉嗦、敢說敢秀的質樸感。以「議題特賣場」這種半帶詼諧的名稱來揭示每期主要專題,並在第一期的「高雄藝術媒體回顧」中,收錄了不少討論在地藝術雜誌發展的文章,再搭配「非常報導」、「人民美學檔案」、「市民生活美學」等專欄,已完整說明了它打算「不拘小節」的決心與對「學術性」書寫的宣戰。
 
    整體而言,早期《藝術認證》偏向「直白」、「淺顯易懂」、「不跩文」等風格,但到了2010年10月第34期,新館長謝佩霓將雜誌帶入了商業出版的管銷鏈,開始與其它雜誌拼搏起銷售量時,也不得不調校書中某些過於「本土」的特質。然而創刊時那些特質太過顯眼,因此想要轉型時便出現相當的難度;為提高市場銷售競爭,《藝術認證》設計了不少的訂購優惠方案或吸睛贈品,譬如一些「獨家」、「限量」或「非賣」之紀念品。也對上市後的雜誌出現於書架上可能的封面賣相特別注意,畢竟,如果沒辦法在第一時間讓讀者有翻閱的欲望,內容再怎樣「有益身心健康」都沒啥路用。
 
    當然在贈品與優惠方案推陳出新下,雜誌多少吸引到一些買氣,但買氣提昇後卻又讓人擔心讀者購書純粹為了「贈品」,那種「本末倒置」的矛盾與罪責感便容易出現在「藝術人」兼「生意人」的心頭,加上因為贈品而暴走的售書量,除了會造成印量與存量控管上的失衡外,也總讓人有種「驚嚇」多於「驚喜」的不確定感。就這樣,上市後的雜誌帶著研究組同仁學習起如何因應商業市場的詭譎難料,人也不免變得「現實」些。其實,當政府預算捉襟見肘時,雜誌的出版經費沒被要求自負盈虧已屬萬幸,幸而雜誌上市後,與人群有了更多的接觸,也讓更多非藝術領域的讀者注意到它,也因此給了《藝術認證》能不只為藝術人服務的勇氣。
 

藝術認證第44期(2012.6)議題特賣場「第三隻眼:從約翰‧湯姆生看紀實影像」

不斷找梗來經營「議題特賣場」
 
    過去的美術館,需要的是經過時間認可的「雋永」美學,但現代速食社會中看來無此閒情逸致。如何在「當下」與「雋永」間取得「報導」平衡,代表了《藝術認證》面臨的挑戰。「議題特賣場」曾試圖突破狹礙的主題設定,避免與其它雜誌間有過於雷同的思考模式,以求雜誌看起來「千變萬化」。每本「館刊」,原本就會因為美術館所處的地緣關係、時空背景與人口組成等顯現出不同的特色,這些應該是讀者在「館刊」開闔間,能明顯感受到的特色。以「議題特賣場」為例,如要突出高雄與中、北部截然不同的特質,就應該專注「主打」南部藝術圈該被討論但未被關注的創作者或藝術現象。
 
    近年的專題如2011年的「打狗復興漢」、「當代台灣影像藝術專題」、「無限變化的『紙』空間」、「高雄魅力」暨「通俗文化與當代藝術」,2012年的「林壽宇紀念文集」、「高雄畫室風雲錄」、「擾動的力量:法蘭西斯­.培根」、「第三隻眼:從約翰.湯姆生看紀實影像」、「人間探溫:寫實藝術VS超現實藝術」。2013年的「打卡:跟著藝術家去旅行」、「合而不流: Fluxus藝術」、「跨……跨領域」、「藝術QR Code 穿越時空的蒙娜麗莎」、「剎那即永恆:影像典藏面面觀」、「城市的過客:全球化下的原住民當代藝術」。2014年的「搞怪e世代:動漫瘋中的藝術新視野」、「May Ray!曼雷的藝術與攝影奇境」、「普普了沒?台灣當代藝術大眾氣息的混搭與轉譯」、「超越性别的女藝新勢力」、「從典藏出發—美術館的藝享世界」等,可看出它所關心的議題多半是從美術館本身的展覽中去找來的「梗」,但又必須刻意排除與「高美館」相關的字眼以求「中立」。
 
    這些「中立」,也包括了發行人對「在地性」過強的顧慮,認為各地讀者未必會對其它地域的話題感興趣,因此在尋找「專題」的梗時,勢必要讓美術館看起來如自我期許般「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這樣的過程可能逐漸將雜誌原有的一些特質「抹除」。有時雜誌文稿也成為「抹除」這些特質的主因,尤其當大部份邀/投稿的對象,熟門熟路地書寫了符合學術論文規格,敘述風格相仿,議題見解在某些中立地帶打擺,缺乏大開大闔的「犀利」或「精確」時,雜誌表情便會逐漸模糊;如何力倡「特質」與「差異」的存在,卻可能是這本雜誌能否在眾多同質性出版間被真正「看到」的唯一機會。
 
    基本上,公立美術館的「館刊」經費來源穩定,也較進行長期性出版規畫,不必因為成本效益過度考量市場群眾的閱讀趣味,「專題」規畫上也可從更「純藝術」的角度出發。但策劃每期專題其實並不容易,即使有機會扣緊知名度高的當期展覽,也會遇到圖版缺乏的問題,擔心反讓專題內容變得很「乾」。以本刊曾經製作的「培根」專題為例,除非展覽齊備了藝術家完整的「回顧」條件,透過展覽能獲得藝術家肖像或知名畫作之圖版授權,讓雜誌讀者對以知名藝術家為題的專刊,能確實從中獲得視覺上的滿足,否則即使文論可以天馬行空地「討論」與展覽無涉之內容,但配圖的「缺席」卻也可能反而容易讓讀者產生莫名的失落感。
    十年來《藝術認證》也曾開過一些不同類型的「專欄」,就像下「大標」般,用以區隔「議題特賣場」以外有著不同屬性的文章。有些專欄珠璣必計地討論著艱澀的藝術哲學,有些則輕描淡寫地敘述了市井風情中的小確幸,文章語彙風格差異如此,某種程度也呈現了雜誌對「理想」讀者與「實際」讀者間的區隔採放牛吃草的態度。正如雜誌以議題「特賣場」與藝術「認證」等用辭所營造的矛盾指涉,一方面試圖用字面上的聯想來踩低「精英」出版形象,以差異大的「對比」來產生吸引力,但一方面卻又忍不住用「認證」來小顯一下權威,將雜誌原本可能「玩更大」的冒險性格打回原形;總在矛盾間擺盪是《藝術認證》性格上的弱點,但也是它自由、開放、充滿實驗性未來的樂觀。

《藝術認證》第46期(2012.10)議題特賣場「人間探溫:寫實藝術VS.超現實藝術」專題

《藝術認證》第58期藝評講堂專欄

《藝術認證》還能如何可能?
    附身於公家機關中,《藝術認證》在無法有專責採訪與編輯部門下,內容取材自然受限於投入成本的多寡,加上負載著無形的官方出版「形象」,「設計」與「印刷」也受到政府採購法的限制,無法包容「不可預期」的設計發想,也避免成本高的「手作感」材料,無法給予讀者更多的新鮮感,更不用提一般商業雜誌最重視的「時尚感」了。而它有限的銷量也源自於一直以「紙本」銷售為主,缺乏數位網絡的文本建置,讓查詢、閱讀與引用缺乏便利的配套,被引用參考的機率不高、缺乏學術記點之吸引力,讓《藝術認證》可以有更多「軟性」閱讀的可能,許多文章也來自於更貼近人性思考的實地採訪。
    雖然《藝術認證》在圖版的使用上不若坊間出版來得自由,來源及版權上也諸多限制與禁忌,但比起後者卻多了原本就具有神秘吸引力的圖像元素可應用(時尚雜誌的俊男美女圖除外)。尤其時下展覽總在各個領域間跨來越去、採借來模擬去,藝術圖像「牽動」出不少的創意想像,於是藏品開始用於談詩、奏樂,聊食物、話旅行,在各式話題中翻攪出無窮盡的「情節」;尤以「典藏品」更為美術館「館刊」獨有之資產,只要在已然成形的官方文樣中,學習「突顯」與「營造」出藏品獨有的視覺圖像魅力,「館刊」便已算是盡責了。
    官方出版的未來,勢必要面對紙張成本與逐年減少的預算等影響,當社會對實體書「輕量化」、「隱形化」的要求油然而生時,大部份的閱讀與需求隨著網路社交圈的「分享」風氣漫延時,社交閱讀的形式逐漸提昇了人們在電子書上的使用率,讓身處雲端時代的《藝術認證》跟其它商業雜誌一樣,也必須朝向「數位出版」的電子雜誌平台或「隨需印刷」(POD,Print on demand)的路邁進,以與其它雜誌展開新世代的競爭。除此之外,目前編輯群也在求新求變的嘗試中,接受外界建議與不同的族群合作,包括與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師生間共同開發有趣的專題,期待更多人的加入。
 
    其實一間美術館要靠成本高的展覽專輯來證明藝術家、展覽或藏品的價值並不實際,再如何美輪美奐、精心編寫的專輯,都可能會因為過了時效(譬如活動或展覽已結束久遠後才出版)及廣度(發行數量有限,無法廣為贈閱)而讓效益大打折扣,倒應多加利用「館刊」的普及性、即時與靈活度來補足。但要讓「館刊」引起注意,除了把握社會脈動的訊息傳遞外,具話題性與可不斷辨證的內容往往也最為「吸睛」。或許,《藝術認證》未來可轉型為一個供藝術圈自由討論現存各式藝術現象、展覽或藝術政策優劣點之平台,以包容正反兩面的觀點來吸納更多人的投入。這樣,或許當人們再度大談「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美術館?」這類議題時,自然而然《藝術認證》就跟大家成為一伙,不會被列入討論的對象了。

 《藝術認證》人民美學檔案專欄抒發市井角落的美感風情與小確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