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泓易「後植民計畫的想法與實踐」沙發好讀會側記

2023/11/07 點閱數:260

主講|陳泓易
文字整理|王治國
攝影|林宏龍

「很多當代藝術都是在呈現一種概念,但在展覽結束後反而成為生態的浩劫」、「申請國藝會的起心動念,只是因為想要有錢可以種更多的樹」。陳泓易老師在講座中的談話,除了風趣幽默外,更是「真誠的」讓人不禁莞爾,逗得台下的學員們捧腹大笑。
 
說起如何從「種樹」變成一檔展覽,陳泓易老師先是與大家分享自己學習歷程,在大學時期起先是就讀地質相關科系,雖然熱愛系上頻繁考察時深度浸淫於大自然裡的經驗,但因為險些二一所以才轉到法文系。爾後當他到法國留學之際,在各種擔心論文的書寫與口試的成敗時,,恰巧遇到有人鼓勵陳泓易去祭拜虎爺尋求協助。在拜完虎爺不久後陳泓易老師參與WWF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世界自然基金會)贊助棲地保護進而保護老虎的行動,之後也順利完成學業。西元1999年發生了重創台灣的921大地震,讓陳泓易更加堅定透過種樹與保護棲地,修復早已千瘡百孔的自然環境。

陳泓易老師在講座中的談話,除了風趣幽默外,更是「真誠的」讓人不禁莞爾,逗得台下的學員們捧腹大笑。

自2003年從陽明山執教、2004年申請到嘉義大林 ( 地質環境受災地區 ) 教書,並幾乎每一至兩週就到曾文溪上游去做社區營造,一路以來都不間斷地持續生態環境的修復行動與實踐。2005-2007年間,嘉義縣文化局鍾永豐局長邀請陳泓易擔任「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的協同策展人,並邀請多位藝術家進行駐村行動,這也是台灣藝術領域發展「藝術介入社會」( Social engaged art ) 的濫觴,並藉此讓陳泓易與更多社區有了更深刻的連結。
 
在法國就讀社會學、關注生態的陳泓易,投入偏鄉教學並走入社區進行環境營造的這段時間,看著風災來臨時人們的生命受到威脅、大面積山林的崩塌與濕地環境的惡化,讓陳泓易意識到若僅憑藉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改變社會與環境。在莫拉克颱風後,為了聚集更多人力與資源,他將種樹計畫發展為文化行動,甚至成為藝術行動。自2010年開始,號召了更多的藝術家與學生加入,至少植樹超過12萬棵。

在意識到沒有充足的經費,就無法取得更多的樹苗與資源下,陳泓易老師幽默的表示,所以他把「歪腦筋」動到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上。在思考如何將「生態修復」與「藝術」產生連結之際,他與團隊將植樹的行為呼應到蘇州園林中的「理水疊山」概念。所謂「理水疊山」是文徵明在山水風景畫作品〈仿王蒙山水圖〉掛軸當中的畫面結構安排策略,也是蘇州園林造景的一種基本手法。
 

在「美濃反水庫」運動中,除了深受民眾為自身家園抗爭的感動,以藝術做為改變社會的一種方式,也深深刻劃在陳泓易的內心。

「整理荒地、梳理河道就是理水,種樹時把土鏟起來堆疊就是疊山。雖然為了要和國藝會申請經費,才有更多的錢可以種樹,但這樣說明理水疊山,應該也算很合理的闡釋與說明吧!」陳泓易老師幽默打趣地說著,台下學員們更是被老師的「坦白」逗的哄堂大笑。「理水」其實就是到地質脆弱的地方植樹,保護水資源與崩塌的山林;「疊山」則是讓樹木回到自然之中,這也就像是把大自然作為一個巨大的園林來規劃。
 
將近十三年走遍幾十個社區的大規模種樹計畫,成為日後《後植民計畫》的起源,讓保護生態的實踐轉化為文化與藝術的行動。展覽計畫橫跨法國與台灣兩地,作品包含平面繪畫與空間裝置的互動、錄像與平面繪畫的並置。策展團隊在諾曼地的花園( Bois des Moutiers )裡,在來自台灣的物種(石楠)後方,懸掛由藝術家洪天宇所繪製的〈天水瀑布〉,象徵離鄉背景的涵義。隱喻在過往帝國主義盛行的時代,為彰顯殖民者的強大與地位,所以將來自各地的珍奇物種,強行移植到「異鄉」的土地之上。另外,在陳宣誠的〈懸橋〉中,有座由數根金屬鋼條製做的橋樑,當微風吹過金屬條後會產生搖動與共鳴聲響,讓走在木棧道的人們就像在霧林帶之間穿梭的感受。

藝術家陳宣誠的〈懸橋〉於法國諾曼第花園展出時的畫面

回到台灣的展場後,陳泓易與策展團隊思考如何與在地文化做結合?於是就出現了許聖泓以日治時期的「繪葉書」形式進行台灣風土的描繪、林銓居的〈雲山之二〉,以南宋文人畫的形式繪製台灣的山水風景、Rada Boukova則以錄像作品〈鏡像 人 自然 風景〉,記錄台灣山區的鄉間景致。在講解這件錄像作品時,陳泓易老師表示除了以影像的經典片段向侯孝賢導演的〈南國再見,南國〉致敬外,更讓大家去猜看看在〈鏡像 人 自然 風景〉中的演員是誰。結果當陳泓易老師揭曉是由前高美館館長李俊賢擔綱演出時,更是引起現場一陣騷動,還有學員直呼:「李俊賢館長演得很到位呢!」而回到台灣的展覽,不只在美術館舉辦,更深入到嘉義東石、高雄甲仙等之前種樹的社區展出,可說是成功舉辦了一場跨國、跨館、以及跨縣市的展覽。
 
為了不讓在美術館舉行的展覽本身成為生態消耗,策展團隊將展覽當中所用到的物件,能還的就還、無法歸還的就異地重組再利用,因此〈懸橋〉這件作品就變成嘉義東石魚塭旁的小涼亭,成為在地居民聚會的所在呢!

藝術家 Rada Boukova 以錄像作品〈鏡像 人 自然 風景〉,記錄台灣山區的鄉間景致。當陳泓易老師分享其中一幕畫面是由前高美館館長李俊賢(畫面中騎機車者)擔綱演出時,更是引起現場一陣騷動。

簡報畫面後方是策展團隊為了不讓展覽本身成為生態消耗,團隊將展覽當中所用到的物件,能還的就還、無法歸還的就異地重組再利用,因此〈懸橋〉這件作品就變成嘉義東石魚塭旁的小涼亭,更成為在地居民聚會的所在。

如同陳泓易老師申請國藝會計畫的初衷:「希望有更多錢可以做生態環境的修補行動與實踐」,他將策辦完展覽後的盈餘,全數拿去買了更多的樹苗。他表示種樹計劃還在持續進行,現在也與林業試驗所合作中,希望透過他與更多人的努力來「修補自然」。
 
參與好讀會的學員也真切回應:「《後植民計畫》開啟了我們一個概念,讓我們將習以為常的事物(像是植物),有了一個可以切入觀察的點,打開對世界認知;而樹被移開了原先的位置是一種去脈絡化的過程,到新的地方之後就會開始新的脈絡,而《後植民計畫》某種程度也是以此去脈絡化與在脈絡化的行動與實踐隱喻當代藝術,乃至當代文化的諸多現象。」也許在陳泓易老師與許多熱愛自然的人們心中,種樹不只是修補自然,更是開啟生命「新的境涯」,使自身與所在環境、社區產生新(心)的脈動與漣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