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知則已,一知驚人-〈電影的前身-魔術幻燈〉講座後記

2021/08/04 點閱數:1574

文 | 顏絃仰(高雄市立美術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教育專員) 

2021 年 1 月 23 日、1 月 24 日的夜晚,高美館的牆體竟然出現了偌大的影像,聞聲咚咚,只見一握拳的拳頭由上而下撞擊,而當你我可能還搞不清楚狀況之時,影像又變成了一群人在說話……再信步而行,牆體前方的煙霧上,館前廣場的樹叢上,湖畔的植物上,也都可瞧見若隱若現、浮動變幻的影像,這些,原來都是藝術家湯尼‧奧斯勒(Tony Oursler)帶來高美館, 兩天夜間限時展出的環境投影作品。人們現在對於投影技術並不陌生,如此在現場也能留意到影像來自散布各處的高流明度投影機,然或許大家不太知道,如此創作,真正的源頭與靈感可以追溯到「魔術幻燈」(Magic Lantern)! 

光與影的交互,是湯尼‧奧斯勒創作美學中其中一項重要概念,過去,他曾投入視覺影像歷史的踏尋,建置了〈時間之流〉(Timestream)網站,發表〈光學年表〉(Optical Timeline),其中 〈光學年表〉就有提到 1646 年阿塔納修斯‧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對魔術幻燈的描述、1790 年代愛德華‧卡斯柏‧羅伯森(Edward Gaspard Robertson,1763-1837)的魅影幻燈秀。[註1]

湯尼‧奧斯勒作品投影在高美館主建築牆體。(攝影:鄭景陽)


上述這些魔術幻燈的歷史,與湯尼‧奧斯勒部分作品的創作靈感與想法密不可分,他本身在魔術幻燈領域的收藏薈萃,也讓魔術幻燈經常成為其呈現與構思作品視覺效果時的想法基礎[註2]。事實上,魔術幻燈已有百年以上的興盛歷史,為讓大家更了解「魔術幻燈」,《超譯黑盒》系列講座特別邀請到本身也有收藏魔術幻燈機、魔術幻燈片,並從事電影創作、電影教育的許岑竹主講,以「電影的前身-魔術幻燈」為講題,引領當天參與的聽眾一探魔術幻燈的迷人風采! 

拜見歐洲社會文化史裡的魔術幻燈 
講座初始,講者先以湯尼‧奧斯勒的投影作品開場,帶出藝術家創作和投影、魔術幻燈的關係: 光-投影-圖像,並透過一張魔術幻燈秀的畫作,讓大家從畫面查找魔術幻燈身影,再延伸介紹魔術幻燈機器的構造運作,幻燈片的操作和光學成像原理。有此破題,講座接下來主要是順著時序,引導聽眾們了解 17 世紀以降,特別是在歐洲,魔術幻燈的演變和走過的歷史,及其在不同世紀所處的位置和特點。 

像讓湯尼‧奧斯勒深受啟發的「鬼魅秀」(Phantasmagoria)風行於 18 世紀的歐洲,當時還有發展出幻燈師巡迴表演放映的獨特文化,透過講師準備的影片和豐富的史料,大家也見識到在過去的鬼魅秀、放映師的巡迴放映秀中,幻燈師何以善用道具、安排機具在軌道上移動、在幻燈片上做文章、自己攜帶樂器、搭配口白,使盡各種巧思與創意,演繹出吸引時人們的魔術幻燈表演。 

魔術幻燈東傳記 
不過雖然魔術幻燈的討論主場在歐洲,但魔術幻燈在日本的發展還有一齣驚喜番外。講者特別為大家介紹在日本的魔術幻燈文化:如在不同地域,關西、關東、島根,對魔術幻燈分別有錦影絵、写し絵、影人形/影芝居等不同的稱呼;還有日人曾將魔術幻燈燈片圖做成遊戲「雙六」;幻燈機、幻燈片在日本又演變為風呂(幻燈機)、種板(幻燈片),投影機材質改成輕巧的木材,如此放映師可抱著操作與移動,有此優勢,加上機關的設計,即能投影出流暢細膩的動態畫面與效果。而魔術幻燈在日本發展的獨樹一幟,甚至讓西方人忘記它其實也是從西方傳到日本的! 

又演講還有一段是將目光轉向中國,由於 19 世紀末照片的問世,開始有以照片顯影的照片幻燈片,這部分講者是透過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現名為海外基督使團)於 1900-1930 年到中國傳教留下的照片幻燈片來說明,並分析這批照片幻燈片的內容、拍攝用意、攝影方式、顏色上法。這批照片幻燈片對今日的人們而言,亦是研究當時歷史、社會的珍貴史料。

 

左圖:講者許岑竹為大家介紹 18 世紀在歐洲大為流行的鬼魅秀。(攝影:顏絃仰) 
右圖:講者許岑竹介紹日本將魔術幻燈片圖做成遊戲「雙六」。(攝影:顏絃仰) 

發現彩蛋!在霍格華茲上課也靠魔術幻燈? 
本場講座的亮點與吸睛之處,莫過於跟著講者見識有著特殊造型的魔術幻燈機,還有琳瑯滿目的手繪幻燈片,以及揭密幻燈師如何製作幻燈影像的動態和特效!像有一種特效的製作是把幻燈片匣設計成像迷你水缸,放映師滴入墨水,顏料暈染,相襯於後,幻燈影像就擁有動態流動的背景。 

而論及魔術幻燈機造型的五花八門,講者則為大家展示幾款具特殊設計之幻燈機的照片,讓大家開開眼界。如有宮殿圓頂、巴黎鐵塔、復古敞篷車等精美造型者,還有的設計是在餅乾盒內附上煙囪跟鏡頭,消費者吃完餅乾後可利用附件自行把餅乾盒改裝成幻燈機。另有一款搶鏡的機種是有著外號「孔雀」(Peacock)的魔術幻燈機,其造形像孔雀開屏,但考量運轉方式,筆者覺得更神似摩天輪。令人驚訝的是,「孔雀」魔術幻燈機竟然還是石內卜教授(Severus Snape) 上課的幫手?!原來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電影中有一段是石內卜教授幫路平教授(Remus John Lupin)代課黑魔法防禦術,並要在座學生翻課本到 394 頁的片段,在這個段落中就能看到石內卜教授上課的投影是靠「孔雀」魔術幻燈機!然後怎麼運作呢?當然用魔杖敲就好啦! 

 

左圖:講者許岑竹為大家解說此「一人睡覺,老鼠跑進嘴中」的幻燈片圖案,是目前研究者發現有最多版本的幻燈片,螢幕展示了其六個版本的動態影像。(攝影:顏絃仰)
右圖:講者許岑竹分享特別的魔術幻燈機造型。(攝影:顏絃仰) 


諸位別激動,看得到幻燈投影的! 
講座尾聲,講者還為大家介紹其曾在 2018 年造訪過的荷蘭魔術幻燈博物館(Toverlantaarn  Museum Heiloo)及該館館藏。如館藏中有一臺珍稀的木製金漆魔術幻燈機,該館館長 Martin  Vliegenthart 曾尋求過專家學者們的協助,但其來歷目前仍是未知,是謎一般的存在。又當時館長還曾以自己收藏的魔術幻燈片、幻燈機為講者表演幻燈秀,當時存檔下的幻燈秀影像經講者剪輯、配樂,又變成了完整的魔術幻燈秀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而替本場演講畫龍點睛的,是講者還帶了自己收藏、教具性質的魔術幻燈機和魔術幻燈片到現場,讓聽眾們能親睹實物並操作!原本由於魔術幻燈片和幻燈機適用的尺寸不合,現場的大家以為無法看到魔術幻燈投影,戴著口罩都難掩臉上的落寞之情,沒想到在眾人的不屈不撓、極盡所能構思變通之法下,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朦朧投影終在紙片上成功現身了!

魔術幻燈,原來你是冰山一座  
魔術幻燈這個領域,講者最終揀選一張「冰山一角」的魔術幻燈片來詮釋,因為魔術幻燈可深掘細究的面向相當豐富,如繪製幻燈片使用的顏料、製造幻燈秀效果和特效的各種工具、可製作成幻燈片的材質,都可成為一個研究的主題,並非 2 個小時的講座能完整探討的。而倘若沒有《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這檔展覽,若非接觸到湯尼‧奧斯勒的作品並聆聽講者許岑竹的暢談,筆者恐怕也不知道魔術幻燈竟是一座深不可測的冰山,且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切入認識,可以這麼迷人好玩。事實上這場〈電影的前身-魔術幻燈〉講座,本身就是一場魔術幻燈秀:2021 年 5 月 2 日,我來,我見,魔術幻燈的魔術幻燈秀!

講者許岑竹帶來的魔術幻燈機以及幻燈片。左下角是可透過手把上下移動製作動態效果的圓形魔術幻燈片,另一個被「塞」進魔術幻燈機中的是照片幻燈片。(攝影:顏絃仰) 


注釋
1 湯尼‧奧斯勒,〈光學年表〉,雷蒙‧貝盧等撰文,《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2021),頁 370、377。 
2 參 Alice, Nien-pu Ko,〈Black Box〉,雷蒙‧貝盧等撰文,《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21),頁 17-18。


核稿編輯:謝宇婷
上傳日期:2021. 8. 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