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疆域.破圖- 2021高雄獎

2021/06/22 點閱數:746

文|陳湘汶(策展人) 

本屆的高雄獎在4月底時於高美館甫整修完畢的四樓開展,整修過後敞亮而平整的空間映入眼簾,還未詳細品味作品就已經讓人有別以往的心情;尤其這層展覽空間之於我個人有特別的意義,作為策展人,我的第一個公立美術館展覽便是在此完成的,看展同時對新舊空間的差別更是感受深刻,也欣喜未來更多台灣的藝術家們多了一個相對舒服的競賽空間裡呈現自己的心血結晶。
 
每年舉辦一次的高雄獎,共分為五類別,投件者可依作品內容選擇合適的類別參賽。經過初選階段於各類別選出入選者一批進入複審,而後產生該屆各類別優選以及(不分類)高雄獎得主三名,另設有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一名。今年高雄獎由魏柏任、蔡國傑、李奎壁獲得,書寫性暨書畫藝術優選:陳柏源、繪畫性暨版次藝術:周代焌、空間性藝術優選:太認真、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優選:汪正翔、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優選:郭敬耘、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張天健。
 
過去數次在類別方向上進行調整的高雄獎,除了堅持維持分類別以包容各媒材創作者的參賽空間之外,我們也能夠看到它與時並進,因應當代創作的跨域、計畫型、材質混搭的特性在類項定義上下功夫。就近兩屆高雄獎來說,取消了過去將投件者匿名的審查方式,並且放寬創作理念的篇幅限制,入選者也會進到複審現場與評審進行答辯。就這樣的條件來看,每位創作者言論表現的空間變大了,其中更明顯的是強調論述的、研究型的藝術計畫似乎比起以往有更多的伸展,它們不會因為正在進行中,缺少圖像資料卻又只能在150字內闡述創作理念而與入選機會失之交臂,而是可以在相對寬裕的範圍內傳達想法。
 
綜觀本次高雄獎展覽中的作品,無不在空間裝置上下了很大的心力,多件平面繪畫類作品也企圖以燈光、投影等設備輔助增加視覺效果;影片作品也選擇以空間佈設營造場景氛圍,更遑論空間性藝術以及計畫計畫領域類的作品了,說是全數朝向空間造型比拼似乎也不為過。書寫性暨書畫藝術優選者陳柏源的作品《颱風書寫的類山水》展間中除了平面的繪畫之外,他亦架設投影機模擬飛行於雲層上方時所見的閃電效果,展牆上也有掛有氧氣面罩以及兩扇機上的窗戶,並在窗的另一側放映雲層的影像,此件作品最終展示的樣貌一脫以往對書畫作品的印象,而是結合影音和物件的裝置。在剛走進這個展間的時候我甚至以為這是一件空間性或影像類別的入選者,而後參考了資料才得知在其工作方法上,這件作品係以繪畫材料為底創造圖像,進到影像軟體中發展出更多的影像素材,使用不同工具來回應「書寫」一詞。
 

陳柏源,《颱風書寫的類山水》局部(攝影:經典攝影工作坊)。

在這次的高雄獎中,普遍地呈現了數位世代的創作路線落實在不同媒材上,不論是視覺上輕易可見的或是隱藏在作者論述當中,虛擬、數位、網路等字眼不斷反覆出現。雖然僅就高雄獎展出的作品為樣本並不足以代表整個世代的觀點,但至少這是一個難以被忽視的創作靈感來源,而如何將數位和虛擬等命題放入非以電腦工具為主的媒材當中,又能討論80、90世代日日浸染的數位生活樣貌,在此以本屆高雄獎當中兩件作品分享。

繪畫性暨版次藝術類入選的《尖筆山傳奇》是黃昱昊創作的以3D線上遊戲的經驗,平面繪畫借虛擬世界空間和角色設定的概念,來創造場景、物件,並且以多組件的方式讓人聯想遊戲時選定舞台場景或道具等介面。而內容腳本則是以鄭成功於尖筆山埋藏寶藏的傳說來發想,一幅一幅場景之間,就像是遊戲關卡和視點轉換的切片。3D遊戲的場景搭建不僅實現了各種奇幻的空間想像,也打破封閉空間的限制讓玩家在浩瀚的虛擬世界悠遊,而黃昱昊繪畫當中的留白已然脫離傳統書畫邏輯中的虛-實和描繪方式,他筆下的留白,是虛擬世界對物理世界的架空和懸置,在遊戲世界中為了物件所存在的舞台。

陳為榛,《昍牆、樹位、空罐》(攝影:經典攝影工作坊)。

除了數位化生活或虛擬世界的感官經驗散見於多件作品當中,就結果論,離散、疆域和國族議題的計畫型創作還是滿具有優勢的,本次三位高雄獎得主中有兩件來自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類別的作品,分別是蔡國傑《家園》及李奎壁「TransBorder邊境計畫」,前者邀請城市中的無家者或難民畫出他們原鄉的「家」,並由蔡國傑協助製作地契,而參與者再以10歐元的價格出售給蔡國傑,在展出的影片當中看到曾經流浪在世界各地尋找庇護的人們,難得分享了對家的記憶,並且短暫地擁有土地所有權。李奎壁的「TransBorder邊境計畫」打造一個類辦公或文書空間,牆上僅投影出字幕,內容是他邀請滯台偷渡客扮演他作品中設定的跨境旅遊公司代言人,錄製形象訪談的廣告,然而在展場中僅能聽見人聲卻不可見其面目。遊走在邊界之間,身份未明的人們與地下跨國營利組織揭示著國際政治角力與個人離散經驗之間的擴散與混雜。田野工作為基礎或研究計畫型的作品在近幾年屢見不鮮,從歷史檔案的考掘、家族史或私歷史的書寫、疆界與生命政治,至創作者踏進田野的足跡,此類轉向似乎變成某種顯學,除了反映論述者或部分獎項評審的取向,的確也與台灣十年來社會氛圍有關進而影響了尤其是年輕藝術家的創作路徑。
 
在高雄獎這樣維持以類型別為基礎的獎項,其一重要主旨便是保有不同媒材的特質,強調多元的藝術面向,方能鼓勵更多年輕藝術家前來投件,就以藝術生態系的多樣性而言,高雄獎的體制設計是相當值得延續的;就觀察者的角度,可藉不同類別的展出作品間共有的命題交集,勾畫出近期或一個世代的面貌,例如在今年隱隱可窺見數位和網路世界生活經驗與不同媒材的結合,也許將會成為下一波創作浪潮的大旗。


回到專題:2021高雄獎

執行編輯:謝宇婷、金恬綺
發布時間:2021/06/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