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最後去哪裡 ?十位攝影師關於自然與地景創傷的觀點(下)

2023/12/06 點閱數:166

文/游承彥


接續上篇:我們最後去哪裡 ?十位攝影師關於自然與地景創傷的觀點(中)


八、何博
何博生於1989年,現居荷蘭,來自四川德陽,同時是一位以攝影圖像為基礎的藝術創作者、作家、教育者和策展人,曾獲得荷蘭 LensCulture 曝光獎評委選擇獎(2020年),於瑞士 Verzasca 山谷計畫駐村(2022年),作品曾在法國亞爾攝影節、歐洲、亞洲各地展出。

目前何博正試圖處理2008年四川地震背景下的記憶、「後記憶」、創傷和後遺症。地震發生當下,他遠在另一個城市就讀大學,災情和死傷只是一則新聞。幾天後回到家,他發現自己不僅在生命經驗,在情緒層面竟也完全與家人、家鄉的人民強烈脫節,比起地震本身,是這股震撼迫使他耗費了十五年時間消化,與家鄉、世界各界人士合作,反思媒體與「新災難」到來之前,個人與整個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關係。

何博的藝術實踐包括創作及理論研究,主要涉及現成圖像的再創作、圖像和文本之間的敘事關係,戰爭、災難和暴力背景下的溝通障礙,檔案和記憶的虛構性,以及攝影圖像在構建歷史和權力運作過程中的功能和效果。「合作」以及不同領域的受眾參與也是何博藝術實踐的重要環節。

 

Where Can I Wish You Happy? (藝術家刻意未取中文標題,暫譯「我要從何祝你愉快?」)
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展,2023,複合媒材裝置、論文

 

九、納達夫・坎德(Nadav Kander):

1961年生於以色列,2歲時舉家移居南非,21歲時獨自前往英國。在南非的青年時期沈迷於重型機車,因為一場嚴重意外而重啟自幼因父親擔任機師旅居世界各地所培養起對攝影的興趣。

2009年坎德以《長江:長江》(Yangtze: The Long River)系列作獲得瑞士百達攝影獎首獎。6500多公里的長江沿岸居民超越全美國人口,是太平洋最大的污染源。攝影師循著直覺由上海一路向上游拍攝至河流的源頭青海省,中國急速工業化的各種景象不斷重現自己「無根」的親身生命經歷,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坎德自述拍攝《長江》系列時,刻意試圖遵循東方傳統繪畫捲軸式、非透視視角等邏輯,卻反而更加顯現自身受到西方攝影史的影響,直到2016年拍攝《 暗線——泰晤士河口》(Dark Line—-The Thames Estuary)系列,才更接近心目中「物我合一」的體驗。

有趣的是,四川攝影師張克純2014年以與《長江》系列近乎相同視野,在黃河拍攝的作品獲得亞爾國際攝影節新銳獎,東西方對於美學、文化與環境永續的概念,以攝影為媒介持續相互激發討論。

十、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LSD):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姚瑞中專長攝影、裝置及繪畫,自1992年至今以《介入》、《廢墟迷走》、《巨神連線》等「攝影行動」關注在地人工地景。
 
2010年於台北藝術大學與師範大學授課,與兩所學校美術系五十餘位同學決議以全台「蚊子館」調查做為學期作業。半年期間彙整出147處「蚊子館」案例,編輯出版厚達684頁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體現台灣社會「錯誤政策比貪污還可怕」的現象。經由媒體大幅報導引起副總統及行政院長指示各單位進行調查,同年政府宣佈「一年內活化蚊子館」。
 
《海市蜃樓》出版週年,再次動員七十名同學、收錄111處「蚊子館」案例的第二本踏查報告並舉辦攝影展,2013年十月出版第三集,2014年十月出版第四集,至2019年底總共出版了七集,揭露了超過800處案例。姚瑞中集結三百六十餘名學生共同組成的「失落社會檔案室(LSD)」,以攝影掀起社會現實問題一角,開展全民對藝術介入社會的討論。

海市蜃樓:台東縣大武鄉大武國民小學加羅阪分班,2019。姚瑞中提供。

高雄市小港臨海新村漁港停車場(蔡士翔攝)。姚瑞中提供

結語:
 
愛德華.伯汀斯基與其長期合作的團隊,相信大尺幅寫實攝影表達了石化工業支撐起了「規模」和「速度」,是召喚對於人類世議題關注最有效率的藝術行動,並秉持這項原則拍攝工業景觀、人群與地景實際相互影響的過程,警示我們掠取自然資源的速度正在加快,提倡人類儘速減緩環境破壞的意識。
 
透過另外十個全球案例,可以觀察到與伯汀斯基完全不同的攝影創作方法論,當代圖像藝術囊括各種尺幅、器械與媒材,時常與文件、書籍、錄像、展覽結合,以美學感官的開發與社會、環境議題的討論並行。
 
由國際最具權威攝影獎之一的瑞士日內瓦百達攝影獎,直接設定全球環境永續性為創設宗旨的角度觀看,攝影的確是當今關注環境永續和社會議題最普遍被運用的藝術媒材;但同樣不該被忽略的是,百達投顧及其他有能力舉辦大型攝影獎項和展覽的各大集團總部與美術館大多設於歐美,並掌有龐大資本。近年獨立多元的攝影雜誌及小型出版、策展計畫的崛起,也許是圖像創作者和社會、環境運動者的另一條交會路徑。
 

 閱讀前篇:
我們最後去哪裡 ?十位攝影師關於自然與地景創傷的觀點(上)
我們最後去哪裡 ?十位攝影師關於自然與地景創傷的觀點(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