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鄉土藝術的美學建構:以「遲降的太陽」為分析

2022/12/03 點閱數:458

文|范俊銘[1] 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前言

 

    李朝進先生(1940-)為二戰之後,在臺灣出生與成長的藝術家,以多樣的創作嶄露頭角,早年積極投入高雄藝術的本土化發展,成立畫會、高雄首家私人畫廊、創辦雜誌等,被尊為「高雄現代繪畫的先驅者」;1960年代創立銅焊畫,1980年代多用水彩畫描繪青山、古厝、太陽等主題的作品,1990年代頻頻以「軀體」作為畫作的主體(表顯出自己做為軀體,在現世之中尋覓安穩的住處,呼籲出對於生活的焦慮、存在的徬徨等藝術之觀感)。[2]
    本文以李朝進先生的〈遲落的太陽〉為切入點,觀察作者如何於銅焊畫近乎抽象的想像空間中,回應當時代戒嚴體制的愴然,並建構出心中樂園─鄉土的藝術美學;並透過「鄉土藝術」概念的提出,思考以在地的自然、文物、土地、山水等作為主題的藝術創作:一方面是闡述鄉土之於藝術創作的應用,創作者以藝術創作轉化對家鄉的情感;另一方面,創作者也藉此而抒發出對於鄉土的認同,希冀建構在地的語彙,傳揚其內心對於家鄉的詮釋,刻劃對現世的批判。

 

鄉土藝術的美學建構
 
    美學有多樣的表述,透過鄉土的風景、記憶等特色,亦能建構出獨特的美學因素而傳達;另一方面,鄉土意味著一份在地的共同乘載,即使是遠遊在外的遊子,鄉土仍是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
    筆者認為,上述內容即「鄉土藝術」根基。藉由藝術創作,我們可探究出畫者內心的深層認知,體驗在作品的表達之中──以鄉土作為背景的題材,不免陳述出對於故鄉的懷念,或追尋自我的根源,從其中可以頓悟出創作者與鄉土不可斷裂的關係。鄉土對於創作者自身美學的影響,透過人文、藝術、文化、文學等條件的作用,從本土、在地等環節延伸出地域性的獨特魅力,由此依託對於鄉土的認同性。即使是靜態的圖畫、繪畫、或是雕刻,對於創作者及觀者而言,藝術作品所傳達出的鄉土回憶,亦仍顯得感性與活潑。
    再者,鄉土的在地色彩、意識、本土等概念,以及對於鄉土藝術的記憶,賦予創作者面對鄉土的思鄉情感。如顏水龍先生(致力在本土工藝與原住民等相關的研究)、洪瑞麟(從事臺灣礦產及相關歷史)等藝術家,將自身鄉土的產業、歷史、文化、社會等,重新梳整到藝術創作之中,[3]以故鄉為主題的作品,充分地流露出家鄉地域、時間記憶等,顯示出鄉土對這些藝術家的呼喚。對於鄉土的記憶,賦予畫作獨特的思鄉情怯;特別是身處他鄉、異域、都會等境域的創作者,假使創作從鄉土出發的藝術,不免流露著濃厚的鄉情──連結著特殊的鄉土回憶,隱約顯示個人與鄉土之間,難以言喻的連結。
    是以,本文所言「鄉土藝術」可相對地做為塵世喧囂之中的「神聖空間」,使作者與觀者雖身在世俗性的現實之中,找回內心的世外桃源。鄉土藝術的地域認同,則多在藝術家面對他鄉,重新建構出生、成長以來自我的意識架構,並在其與社會多元化的存在磨合之中,才尋覓出自我的深層認知,甚至從名利角逐的社群之中,尋找到初心,即是原初的所在。筆者於〈聖與俗的象徵建構:以夏荊山居士的「竹林七賢圖」為分析〉一文亦曾指出,即使在戰火煙硝的現世社會,鄉土藝術仍顯露出特有的靜謐,體驗極簡的純在,內心可以從中獲得自由與率真,從世俗的迷失之中,找到真實和實際的存在。[4]
    不過,「鄉土藝術」並非是絕對地拒絕都市、都會、科技等存在,而是透過鄉土藝術找回原本的初心,構建出鄉土的內蘊、文化、信仰、廣泛認同等;其藝術風格如同禪學一般,講究真誠單純,用最簡約的事物,呈現出祥和輕寂的美感,可以做為常人的共同性記憶,從圖像的視覺傳達,呈現出視野上的內蘊享受,蘊含著對於鄉土─心中的理想世界、烏托邦、神聖空間等寄託。[5]
 
「遲降的太陽」所蘊含的鄉土美學風格

 
    李朝進先生的藝術創作,在1960年代開啟銅焊畫的畫風(以銅片、焊接、金屬等組合的創作),抒發出疏離、異化、思想等個人的特質,其創作思維與其童年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作者經歷過二戰末期的轟炸場景,坦承有些創作是以破壞、爆裂等手法,抒發幼時所遭受的炸彈壓力。其創作的獨樹一幟,強烈的現代化風格,也難以立即地被見容於當代的戒嚴體制,險遭誤會,李朝進先生回憶當時的場景:「我被疏離?還是我自我疏離?我想都有吧!我與這個社會的互動是被動的,也是主動的」;[6]其藝術的風格交雜著對於時代的反思,援引鄉土藝術的敘事美學.....
 

圖3:2-痕.銅焊畫

 


 

 

「遲降的太陽」所蘊含的鄉土美學風格
 
    李朝進先生的藝術創作,在1960年代開啟銅焊畫的畫風(以銅片、焊接、金屬等組合的創作),抒發出疏離、異化、思想等個人的特質,其創作思維與其童年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作者經歷過二戰末期的轟炸場景,坦承有些創作是以破壞、爆裂等手法,抒發幼時所遭受的炸彈壓力。其創作的獨樹一幟,強烈的現代化風格,也難以立即地被見容於當代的戒嚴體制,險遭被誤會,李朝進先生回憶當時的場景:「我被疏離?還是我自我疏離?我想都有吧!我與這個社會的互動是被動的,也是主動的」;[7]其藝術的風格交雜著對於時代的反思,援引鄉土藝術的敘事美學。
    李朝進先生的畫風,就其作品的風格,可以分為數個時期,第一時期:在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求學的期間,先後師從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等大師,在書畫藝術上精進,學習到早期畫家的執著、堅忍等精神,以及如何面對創作的態度,在1964年,與楊元太等藝術家組辦「太陽畫會」,舉辦「太陽展」等藝術畫展;第二時期:1965年畢業於該專校之後,有8年的時間,以銅片、焊接等作為組合,創作「銅焊畫」,並且投身於藝術教育,創作的媒材由焊畫到油畫,由水彩到水墨,至1968年,和莊世和、曾培堯、劉文三等藝術家,成立「南部現代美術會」。[8]
    在傳統書畫的風格影響之下,銅焊畫作的全新藝術風潮,在第一時間難以被外界的眼光所全盤接受,自然地引起眾人的注目;然而,李朝進先生:1、俱有專業學科的藝術基礎:善於表達內心的美學風格;2、出身於鄉間的成長背景:易於展現出鄉土的內涵,善於鄉野的綠草、大樹、青山、白雲等特寫;對於鄉土的創作空間,尋求自我的心靈抒發,表現出個人對於鄉土情懷的境界,自是逐漸地征服外界對於銅焊畫作的異議眼光。[9]
    李朝進先生於1965-1974年之間,鑽研在銅焊畫的製作,1965年完成「遲降的太陽」的創作,作者認為『以原始本然渾沌太一的圓,指涉太陽的能量同時象徵宇宙本體的生命力,並從遲降的圖示拒絕毀滅的降臨,這是主體意識觀念化約形式概念的表達;作品從拼貼現成物「過火聖化」,直接從火燒焚毀的過程中呈現自身的悲劇性。』[10]
    李朝進先生也認為藝術是內心對於自由的表顯,可以隨心所欲地去創作,不需事先要計劃如何去書畫;如以日頭將近的餘暉作為主題,自然地給予人惆悵、深思、嘆然的美感,焱日的緩緩降下,黑夜將近,晴空與大地的悠悠,一片平和安詳的靜默,如同詩意的情寓綿延。[11]
    「遲降的太陽」畫作上,箭頭向下的指標,代表著落日餘輝的下沉方向,搖指著落日餘暉的油管、錫片等;畫作底下的深黑色圖片,猶如歷經紅日烈焰烤過的陸地,在晚霞殘紅的襯托之下,以機械器材作為材料,打造出彩霞繽紛的藝術美景。
    李朝進先生早期的畫作-「遲降的太陽」,自是採取上述的言詞作為題材,藉由銅銲的技術,捕捉落日西降的剎那美感;透過凝視該作品,迥異於傳統筆墨的書畫、或是寫實的照片,以火銲的焦灼、金屬的焊接作為材料,作為抽象、想像的藝術呈現,表現出另一種不同的觀察。
 一幅由錫片、油管、燒、熔、接、釘等,鐵與火的延燒過程,透過重疊的重壓,加上器械的本質、光澤、焊燒等高溫之處理,意欲捕捉出夕霞如火的寫實場景,嬌妍似錦、焰日餘溫、緩緩躍動等藝術的美感;版畫中間的油管分割著落日,衝擊氣魄的鐵猛鋼硬,錫片在旁的均勻排襯,氣若游絲地衝擊著落日的餘暉,週邊的豔黃色調,亦是襯托出夕陽的餘暉。
    銅焊畫的製作,原本就迥異於油畫、色彩、繪畫等美術的鋪陳,其難度亦是相對地加劇,能用有限的金屬器械,嘗試與實際的美景達到貼切之果效,已是相當不易;「遲降的太陽」延伸出心象風景,表現出潛意識產生的靈感-此種美感有時比實在的景象,更富有想像的空間,亦即心想的力量,比實際的場景,更賦予感應的視覺效用。
作者選擇銅版、電焊器等器具,或許藉由焊、燒、熔、釘、割、切、鋸等,在當時屬於相當前衛的手法,一方面可以抒發其內心的藝術構思,另一方面在火苗竄飛、金屬熔焊等方式,宣洩其幼年所遭遇的戰亂記憶,以及在防空洞避難的幼時苦難;作者坦承藉由「痕‧銅焊畫」的展示,向普世以及社會,重新詮釋自我的歷程,透過同與故鄉的聯絡歷史,經歷時代的流變,孕育出與地土的共同回憶;作者的銅焊畫出世,正逢戒嚴[12]的嚴肅年代,如此前衛的藝術表現,在傳統、保守的目光之下,引來唏噓和冷眼,同時也普獲藝術的掌聲和讚譽。[13]
    藝術的圖像文化,類屬於抽象的氛圍,與現代、功利、現實等主義作為反差,著重在非理性、個人、獨特、自然等意境,與現代化主義的理性、機械、工業、幾何、精準、直線等意境,作為反比;圖像文化可以視為常人的共同性記憶,呈現出視覺上的感官傳達,也蘊含著對於理想世界、烏托邦、神聖空間等寄託,不同的圖像文化,表達出創作者的思潮與潛在之心理分析。[14]
    李朝進先生的「銅焊畫」之於當時戒嚴的時期而言,絕對是空前且前衛的藝術語述,面對固有的文化語境,顯示出其與傳統大相逕庭的創作,特別是掀起藝術的創新性風潮;其銅焊的鐵工特質,如銅鐵割鋸的裂痕、熊熊大火的焦灼、金屬焊接的聲響等,在其壓抑的統治之下,抒發其苦悶的孤寂,喚醒潛意識的隱晦,帶有創意想法、跳脫現世、勇於突破等敘事性風格,作為與之對話的新興語述。
[15]
    落日緩降的孤寂,夾雜著時光飛逝的焦慮,亦是喚起「白日依山盡」的懷鄉之情,除了彩霞滿天的視覺衝擊之外,更多是抒發出與故鄉聯絡的情誼;尤其在當時的鄉土運動悄然崛起,隱約出對於鄉愁的遐思,深埋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之中,藉由日頭的升起、發光、緩降、餘暉等展演而出。
    經典對於太陽的寫照諸多,「…如同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16],將日正當中喻為人生的高點與生命之無限,「遲降的太陽」反倒是將日頭的殞落,
把內心的傷感,刻畫得淋漓盡致,唯美唯俏;以落日的孤懸對照於當時之戒嚴體制,黯淡的獨特畫風,以無聲的藝術創作,成為與現實對話的生命體驗。
現世的實體是講究邏輯,藝術的抽象層次,則是多有靈性的精神層次,李朝進先生的銅焊畫風格,一方面是顯示出對於藝術的執著和傳達;另一方面,亦是藉由銅焊畫,表達與鄉土之間的聯絡,勾勒出與之的過去記憶。
     銅焊畫的板塊、破壞、組合、構成、焊接等手續,一方面是鐵工技術的本事,對於器械、鐵塊、鋼材等難以駕馭的鋼硬材質,需要:1、進入工廠實際地操作;2、鍛造銅與鐵的美感柔和度。另一方面,銅鐵與藝術的美學融合,將剛與柔、鐵與美等,彼此不同的氛圍結合,作出獨樹一幟的作品,是別出心裁的畫作,將家園的自然美景,以現代化的表示方法,給予人亮眼、直接、親切等感受。

結論

    李朝進先生對於自身的創作環境安排,「我的畫室是封閉式的,唯一的窗、帘子也常是拉上的,外面的世界幾乎不會打擾到我,我在裡面看書、作畫、 把玩骨董,就像童年時獨自在家前的防空洞中躲警報,警報聲和飛機的呼嘯聲都不會影響到我在泥壁上抓、刻、挖的樂趣。時間一幌,五十年過去了,在現實中,我想要抓住的東西很多。但能抓住的往往不是真的能擁有的,當我們要抓另一樣東西時便必須讓手空出來。因此,我唯一不想去抓住的就是藝術,對藝術只有不停止的追求,創作乃是我最初的也是最後的夢」。[17]
    藝術家對於藝術的執著,多是投射出內心的深處吶喊,李朝進先生的銅焊畫以銅片作為素材,加上其他金屬零件等創作,金屬之間的揉合,交雜出焊製過程中的焦黑,表達出深層的焦慮心情;特別是在威嚴體制的箝制之下,銅焊畫-如此新潮的創作,將冷冽、鋼硬的材質,透過高溫、高熱、烈火、腐蝕、敲擊等焊燒的過程,從原初的創意、過程的焊製、作品的完成等,比比皆是投射出內心的焦灼與掙扎。
    以鋼硬的銅板取代傳統之畫布,焊燒的技術替代畫筆之著色,在手法、過程、取材上,將鄉野、鐵工、「高雄」等傳承產業的習性,生動地印刻在藝術的著作,成為美學的另類顯出;「遲降的太陽」亦是詮釋出對於時代的精神困頓,曾經是出生、生長、熟悉的鄉園,面對改朝換代的銳變,透過落日即逝的傷懷,緬懷著往日家鄉的點點滴滴。
    故鄉的外景,在現世之中依舊存在,只是氣氛、人情、鄉懷等,逐漸地在記憶之中朦朧,對於家鄉的往日情懷,凝縮如同「遲降的太陽」一般,在闇黑的時空之下,緩緩地下沈,逐漸地在視線之中隕歿;李朝進先生在日後的創作,多可見到太陽的景象,在適值戒嚴的背景,其創作反而成為與之柔性對話的美學輸出之一。
    坐看日出與日落的瞬間,會體認出天地之間的運轉,一直是暗默無聲的浩瀚境界,可以有迅日東升的豪情,亦可以有日暮西山的修行;海納百川的謙遜與低調,在深水猛遜的衝擊之下,可以無言地接納,無聲地收藏,顯示出高日般無息的豔照與寧靜。
    無聲亦是另一種高深的境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18]」,靜默無聲的修練,反而是比聲音嘹亮的來得高深;如「遲降的太陽」將鄉土之情,藉由銅焊畫推到極致,以藝術創作為表達,勝過千言萬語的累贅,將常人引入無聲的交流,好似天地共存的默契,即使外界的環境改變,太陽的出沒依然,不絲毫阻擾其運行,環境的變遷是一時的,陽光的照耀依舊,坦然地綻放光芒而天長地久。
    將潛在的心理寄託,藉助於鄉土藝術的創作,回饋於本土的藝術議題,提升美學之於鄉土的在地脈絡;在戒嚴時期之中,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權益上的壓迫,李朝進先生將此抒發在個人的創作之上,一方面可以跳脫現世的束縛,秉持自由、樸質、直接、不拘泥於侷限等特質,可以率性地表達出內心的想法,透過藝術作為傳達。
    銅焊畫作藝術,在當代樹立出鮮明的個人風格,傳統畫布的創作疆界之中,幾乎是被視為異類,卻能一再地堅持和拓展,在藝術創新風潮的殷始之際,其創新、設計、美學等,開始吸引著大眾的注意眼光;除了銅焊畫作、美學交織、藝術修養等相形相生,畫作的獨特風格,呈現出發乎日常、關注自然、反芻社會等議題,充滿著鄉土、溫暖、情懷等靈性的感動,藉著對於作品的切、割、敲、焊等技術融合,詮釋出對於時代的意識,蘊含著生命的炙熱煥發。

 

 

參考文獻:
李冰,〈從宇宙病房到青銅之夢:李朝進的藝術世界〉,《源雜誌》,49(2004.11),頁48-56。
胡平,《海角旗影:臺灣五十年代的紅色革命與白色恐怖》(臺北市: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
范俊銘,〈圖像文化學的意境傳達:以夏荊山居士的「桃李夜宴圖」為探討〉,「2022世界華人宗教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2),頁1-20。
范俊銘,〈聖與俗的象徵建構:以夏荊山居士的「竹林七賢圖」為分析〉,《夏荊山藝術論衡》,9(2020.3),頁59-76。
莊世和,〈現代藝術的新嘗試-談李朝進銅板繪畫創作之路〉,「臺灣日報」,
1968.6.26。
陳水財,「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研究報告」(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6)。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臺北市:典藏圖書公司,2008)。
藍博洲,《白色恐怖》(臺北市:揚智圖書公司,1993)。
民初思韻,「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網站:民初思韻,參考網址:http://www.rocidea.com/one?id=13255. 上網日期:2022.8.15。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資訊-李朝進創作研究展〉,「高雄市立美術館」,2013.5.25。網站:高雄市立美術館,參考網址:https://www.kmfa.gov.tw,上網日期:2021.2.6。
高雄市立美術館,〈精選典藏-遲降的太陽〉,「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6.7。網站:高雄市立美術館,參考網址:https://www.kmfa.gov.tw,上網日期:2021.2.6。


[1] 作者為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Email Address: victor9675@yahoo.com.tw
[2]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資訊-李朝進創作研究展〉,「高雄市立美術館」網站,2013年5月25日上傳,參考網址:
https://www.kmfa.gov.tw/ExhibitionDetailC001100.aspx?Cond=885e6bca-c4a8-4f80-b7c2-c51de98bec4a(上網日期:2021年2月6日)。
[3]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臺北市:典藏圖書公司,2008),頁143-144。
[4] 范俊銘,〈聖與俗的象徵建構:以夏荊山居士的「竹林七賢圖」為分析〉,《夏荊山藝術論衡》,9(2020年3月),頁63-65。
[5] 范俊銘,〈圖像文化學的意境傳達:以夏荊山居士的「桃李夜宴圖」為探討〉,《2022世界華人宗教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年2月),頁7-13。
[6] 李冰,〈從宇宙病房到青銅之夢:李朝進的藝術世界〉,《源雜誌》,49期(2004年11月),頁53-54。
[7] 李冰,〈從宇宙病房到青銅之夢:李朝進的藝術世界〉,《源雜誌》,49(2004.11),頁53-54。
[8] 莊世和,〈現代藝術的新嘗試-談李朝進銅板繪畫創作之路〉,「臺灣日報」,1968.6.26。
 高雄市立美術館,〈精選典藏-藝術家小傳〉,「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6.7。網站:高雄市立美術館,參考網址:
https://www.kmfa.gov.tw/CollectionDetailC003110.aspx?Cond=3ad463ad-39cf-4d7e-b2c6-0d5147a8860a,上網日期:2021.8.3。
[9] 李冰,〈從宇宙病房到青銅之夢:李朝進的藝術世界〉,頁53-54。
[10] 高雄市立美術館,〈精選典藏-遲降的太陽〉,「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6.7。 網站:高雄市立美術館,參考網址:https://www.kmfa.gov.tw/CollectionDetailC003110.aspx?Cond=3ad463ad-39cf-4d7e-b2c6-0d5147a8860a,上網日期:2021.2.6。
[11] 莊世和,〈現代藝術的新嘗試-談李朝進銅板繪畫創作之路〉,1968.6.26。
[12] 戒嚴令的頒布,對於臺灣社會的日後發展,不可同日而語,常人的自由、基本人權、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被大幅受限,此期間亦有人失蹤、冤獄等情事孳生,被稱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民眾的聲音,遭到壓制和消音,至1980年代社會運動的興起與反彈,至1987年解嚴,報禁、黨禁等隨之開放,言論遂開始多元化。以上摘錄自:  胡平,《海角旗影:臺灣五十年代的紅色革命與白色恐怖》(臺北市: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頁50。  藍博洲,《白色恐怖》(臺北市:揚智圖書公司,1993),頁13-17。
[13] 李冰,〈從宇宙病房到青銅之夢:李朝進的藝術世界〉,頁56。
[14] 范俊銘,〈圖像文化學的意境傳達:以夏荊山居士的「桃李夜宴圖」為探討〉,頁7。
[15] 陳水財,「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研究報告」(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6),頁9-10。
[16] 摘錄自《舊約聖經‧箴言4:18》。
[17] 李冰,〈從宇宙病房到青銅之夢:李朝進的藝術世界〉,頁56。
[18] 民初思韻,「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網站:民初思韻,參考網址:http://www.rocidea.com/one?id=13255. 上網日期:2022.8.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