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test
文藝
測試
關閉
C010002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會員登入
關於我們
閱讀文章
總覽
專題
專欄
各期雜誌
影音專區
線上訂購
回前導頁
關於我們
閱讀文章
總覽
專題
專欄
各期雜誌
影音專區
線上訂購
回前導頁
泛‧南‧島精選書摘
2021/09/07
點閱數:2060
每一座島嶼都有自身的經歷與故事,彼此之間又互相連結。
行走於《泛.南.島藝術祭》的展間,你是否渴望知道更多作品背後的故事,以及整個展覽背後的策劃與研究概念?「泛‧南‧島精選書摘」由編輯精選
《藝術認證》No. 96 「泛‧南‧島航行指南」
與
泛南島前導概念合輯PAN Zine
的精采篇章,讓讀者一探究竟!
首先是李玉玲館長的策展論述,完整詳述展覽擘劃的藍圖與展區介紹,再來是策展團隊成員徐柏涵從地理疆界出發,思考地圖、海洋與文明的認知界線。策展團隊成員謝宇婷也撰文介紹首次於台灣展出作品的澳洲藝術家強納森瓊斯,分享其創作中的原住民環境與哲學。此外,精選書摘也帶各位走出展場,來到高美館園區,聆聽園區創作的盧建銘與劉哲安如何對談,地景與生態的再造緩慢卻重要。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最後是「島嶼拓荒:構樹與蝸牛的時空交會--張恩滿&鍾國芳對談」,由藝術家與植物學家對彼此的研究與創作提問,希望啟發更多跨領域的想像。
歡迎您,與我們共同踏上《泛‧南‧島》的探險旅程。
關於《泛‧南‧島藝術祭》
文 | 李玉玲(高美館館長、《泛‧南‧島藝術祭》總策劃)
地圖之外,海面之內:關於《泛‧南‧島藝術祭》的一些觀察
文 | 徐柏涵(高美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語言、土地、邊界:強納森.瓊斯如何以創作重建原民文化景觀
文︱謝宇婷(高美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盧建銘x劉哲安:身體力行,回應環境的生態與文化復振實驗
整理、編輯 | 蔡佳文、謝宇婷
島嶼拓荒——構樹與蝸牛的時空交會:張恩滿與鍾國芳對談
整理撰稿 | 黃瀚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