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會員 訪客 您好,歡迎進入藝術書香,跟我們一起來看見更美好的世界吧
百夜藝術默讀
活動會員

082 林銓居〈颱風〉空間對應的期待與重生

專文導賞/張純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原文刊載於《藝術認證》雙月刊77期(2017年12月)

林銓居(1963-),颱風,水墨、紙本,207×95 cm,2002,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Lin Chuan-chu, Typhoon, Ink on paper, Collection of KMFA

現代水墨畫的現代性

在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陸都經常有人用「水墨畫」這個名詞作為美術展覽的主題。但是如果仔細地觀賞這些展覽畫作的內容與表現形式,即可發現大家各有其「水墨畫」的定義。有人認為「水墨畫」應是指純用毛筆與水墨而不用顏色的傳統國畫的繪畫類型,與重彩的膠彩畫有別。另一派則認為「水墨畫」就是從文人畫的傳統下來,以水墨為主,但也可間有著色的傳統國畫。
 
其實會有這兩種不同的水墨畫的定義,它們的差異的關鍵點是在於水墨畫與西方美術關係的深度。可以有著色的水墨畫是在汲取傳統水墨畫的特色的同時,也將西方美術的風格、工具、用色、題材等運用在水墨畫的創作中,因而被稱為「現代水墨畫」,用來與傳統的「國畫」或「文人畫」作區別。
 
關於新舊水墨畫的爭論,李鑄晉在〈水墨畫與現代水墨畫〉一文中明白指出,內容是現代水墨畫最重要的一面。的確,現代繪畫必然須隨時代移行,現代人的作品只要是將其生活的大地,予以詮釋並賦予新的創意,就是現代藝術。
 
因此現代水墨畫不單只是在工具與形式等方面,彰顯水墨畫家受到中西藝術影響的跡象。現代水墨畫家更需要做到的是在內容上能更深刻地表現畫家關於社會、世界、以及整個宇宙的感受與心境[1]。本文擬評介的林銓居即是這類能夠透過作品來展示他對周遭生活的感觸、對大自然的感受,與對生命狀態的認識與內心投射的水墨畫家與跨領域藝術家。
 
林銓居:晴耕雨讀的創作之路
林銓居,一九六三年生於新北市萬里區,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畢業後,先後赴北京中國藝術研究所進修美術史與美國高達德學院 (Goddard College) 取得跨領域藝術碩士。這段跨領域的進修歷程,讓他日後的藝術創作無論是工具或表現形式,可以跨越國畫的籓籬,更加多元化。但是異國生活讓他更肯定自己的土地與文化,因而他仍經常展現其水墨傳統的人文深度與宗教修行。這些中西元素匯聚在他的作品裡,使其作品散發出別具一格的獨特個性。
林銓居的作品的形式包括繪畫、地景、行為、動畫與寫作等跨領域藝術。其作品內容大多取材於自身的成長背景(如家族與土地),企圖從中探討個人、家族與整體社會的共同遭遇和當下議題。林銓居曾返鄉居住在新北市金山區的故居。當時的他一面創作、一面耕種、一面研究佛教、古籍的思維,並以文人與農民的兩種身份來詮釋作品內容,當代藝術界對其作品中獨特的傳統人文深度,均給予高度的評價。
 
晴耕雨讀的林銓居最為人知曉的藝術創作,就是近幾年來有關種稻藝術創作的「閱讀:家族故事」系列、「晴耕雨讀」行為藝術、地景藝術與在當代藝術館「生命的穀倉」的展覽。
 
〈颱風〉:毀壞後的重生
美術系國畫組畢業的林銓居,本來的創作是以山水畫為主,走的是文化性、較人文的路線。直到在美國進修跨領域藝術時,才發現大學時常畫的山水畫會讓人有一種距離感;而他同時也體悟到,其自身的種田經驗、家族故事與父母兩人非常個性鮮明的角色等,都各擁一種強烈的力量,他於是從二○○二年開始長了達七年的「閱讀:家族故事」創作計劃。高美館於二○○八年入藏的〈颱風〉(2002年)是「閱讀:家族故事」系列作品之一。
 
林銓居的〈颱風〉是系列作品,共三件。他先繪製裝置藝術草圖的〈颱風〉,然後是水墨畫的〈颱風〉,最後是結合水墨與動畫的〈颱風〉動畫片。這三件同名之作呈現出不一樣的藝術跨度與審美趣味,也展現藝術家想要在傳統繪畫與科技媒體間進行對話與連結的創作動機。
 
裝置藝術草圖的〈颱風〉是以水墨呈現。圖的中央是一座被膠布覆蓋著的稻穀堆。膠布上堆滿了一綑綑的稻頭,以避免膠布被風吹走,造成損失。畫中的圖案呈現出農家如何防備颱風。右下方的毛筆字是林銓居自稱的「小歷史」(其實是他的日記),內容是敘述他高二那年颱風從形成到來襲時的種種景象。
 
颱風是農民無力抵抗或防禦的天敵,每次颱風造成的損失都令農民難過萬分,然而林銓居卻用「颱風還是把它掀了」幾個字,輕描淡寫地帶過颱風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害。左上方畫的三個小圖表達的是從割下稻穗到太陽照射稻草等三部步驟。題名為〈颱風〉卻全然不見悲情的控訴或悽慘的毀滅的圖像與氛圍,反而是讓人在欣賞後,循環與重生的感覺油然而生。
 
水墨畫的〈颱風〉的畫面被分割成兩部分,上半部佔2/3的畫面,是遠景。下半部只有1/3的面積,是前景。只是上大下小的占比令觀眾有頭重腳輕或大軍逼近的壓迫感;畫作的上半部是以層層烘染的水墨技法畫出烏雲密布的天空,而烏雲下端則是藝術家以熟練的技法繪製幾塊大石頭。大面積的烏雲與沉甸甸的大石塊營造畫面山雨欲來迫近的壓迫感。
 
此外,藝術家巧妙地安排烏雲與石塊由左下方微微地往右上方提升的走向,使原本泰山壓頂的沉重畫面瞬間有了風吹氣流的視覺效果。伴隨這種視覺效果而來的是讓人彷彿聽到風的呼嘯聲的幻覺,營造出颱風來襲前的詭譎氛圍。
 
林銓居年輕時花比同輩的朋友們更多的時間從事田裡做著重複性的工作,但這也促使他有機會能從細微的地方去察覺時間和大自然的變化,更瞭解天氣轉變時在溫度、濕度、雲層等的變化。再加上他深厚的水墨畫技法,所以能簡單的幾筆即靈活地揮灑出山雨欲來的效果。但是一大片的烏雲裡,又有幾道細微的光線在其間,有意無意地散發出一絲絲希望的曙光。
 
畫面的下半部只畫了一座外面用黑膠布蓋著的稻穀堆置於中間,其餘的空間均留白。水墨畫在物象之上的留白可以產生意境,並給人以想像的空間,是水墨畫特有的構圖方式。具備深厚底蘊的水墨畫知能與技法的藝術家方能建構出這樣的構圖布局。黑膠布覆蓋著的稻穀堆的形狀並非日常所見的圓錐體,乍看之下,有點像滑鼠或魟魚。
 
如果從黑膠布的右下方循著隆起稻穀堆的脊線前進,再接到左邊一塊凸出的岩石,循著岩石進入雲層後,以曲線方式環繞而上。林銓居以虛擬的線,不僅為畫面增添了游移的動感,同時也引導著原本站在畫作外的觀眾進入這場風暴。這樣的構圖和委拉斯蓋茲 (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 1599年~1660年) 的〈宮女〉(Las Meninas, 1656),有異曲同工之妙。
 
畫面下半部的小面積與和留白與上半部的大面積和填滿畫布,形成對峙的場景,用來象徵農民與大自然的搏鬥。而林銓居卻能以非常平穩的筆觸和蜿蜒的移動視線,平息了這場可能是慘烈的結局。展現了文人淡定的氣質,以及母體的韌性文化。
 
動畫片的〈颱風〉是部長達八百格的水墨停格動畫,描述在風雲變幻中,颱風劇烈的風雨吹走了辛苦收割的稻穀,但在農人的汗水灌溉,以及季節的催促下,又長出一批新芽。和強調毀壞後的重生的裝置藝術草圖的〈颱風〉互相呼應。
 
〈颱風〉是林銓居用傳統的筆、墨、紙去描繪來自現實世界的真實題材,傳達其身為農村子弟的自我觀察、個人體驗與文化積澱的美麗感動。讓人重新體驗人與大的共存的心情。
 

委拉斯蓋茲 (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 作品〈宮女〉(Las Meninas, 1656)請參閱以下連結https://www.museodelprado.es/en/the-collection/art-work/las-meninas/9fdc7800-9ade-48b0-ab8b-edee94ea877f


[1] 李鑄晉(1994)。水墨畫與現代水墨畫。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12 -13。

 

<颱風>乙作於高美館展出現場。(攝影:林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