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會員 訪客 您好,歡迎進入藝術書香,跟我們一起來看見更美好的世界吧
百夜藝術默讀
活動會員

034 柳川印象 林之助膠彩〈水影〉

歡迎點閱

語音導賞/單煒明
澳洲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藝術創作博士
嶺東科技大學 副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金鐘獎藝術文化最佳主持人
 

專文導賞/林佳禾,前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組助理編輯(2016) 

原文刊載於《藥學雜誌》第三十二卷第四期第一二九冊(2016年12月)

林之助(1917-2008),自幼即展露對藝術極高之興趣,小學五年級赴日本求學與習畫,一九四一年返台。大學時他便專心於膠彩畫的學習,在日治時期奠定了優異的繪畫能力並有卓越成績,台灣光復後他帶領著中部畫壇與膠彩畫的發展,為膠彩畫人才培育奉獻了長足的心力。

林之助一生創作不綴,風格不斷突破且多變,藝術的成就卓著,對台灣膠彩畫生存發展之努力與膠彩畫教育之奉獻備受推崇,因而有「台灣膠彩畫的復興者」、「膠彩畫導師」、「台灣膠彩畫第一人」、「台灣膠彩畫之父」等美譽。
 
柳川為台中市中心四條主要河川之一,林之助〈水影〉乙作,以簡化造型的手法描繪柳川岸邊水中倒影之美麗景象。此件作品完成於一九五六年,曾參展台灣省第十一屆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全省美展」),為林之助「簡化造型」時期重要之作。

林之助|水影|膠彩水干顏料、絹本| 48.5×68.5cm | 1956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Lin Chih-chu|Reflection|Glue color on silk |Collection of KMFA

〈水影〉描繪的主題─「水中倒影」佔據了畫面下方三分之二的面積;林之助以強烈的明暗、彩度、虛實等對比,形塑了整體視覺之主節奏。例如橋墩與其倒影、以及橋面倒影之暗色調,和岸邊實景及倒影的明亮色調,形成了明暗對比,以及

岸邊實景與水中倒影彩度與虛實等對比。
 
上述的安排讓水中倒影的矩形部位,成為各種對比的交集區域,也使此件作品的主題更形聚合與突顯。此外,他亦再藉由景物構圖的佈局與色彩,搭配了線條、虛實變化、落款等,鋪陳出細微的韻律與空間層次。
 
在構圖佈局中,林之助善用各種大小景物重疊與聚散等關係,營造出極深遠、細膩的空間效果。例如右下角露出水面的土丘,本身之大小聚散與重疊,以及與橋墩倒影間的重疊;水影中樹欉與房子的重疊,房屋本身的大小分布與重疊,房子與晾曬衣物間的重疊,晾曬衣物自身彼此間的重疊,以及岸邊石塊及竹竿與房屋底部等「重疊」。

2006年之柳川河岸景象 (攝影:林佳禾)

岸邊實景的部分,石塊、竹竿與水面、抽象綠色植物間的重疊,抽象綠色植物與洗衣婦的重疊,洗衣婦之間的重疊,洗衣婦及其右側岸邊石塊與水岸邊坡之重疊,晾曬衣物用的竹竿與邊坡地面之重疊,衣物彼此之間及與階梯、背景間的重疊等,均明確交代出各景物細微的前後與左右空間等關係。

林之助採用平遠透視手法,畫面各景物以水平線構圖為主軸,產生安定、寧靜、穩定及向左右延伸擴展之視覺基調,輔以部份景物輪廓之斜線,增加深遠空間感,並藉由斜線的動感,削減了畫面水平構圖可能帶來過於呆滯的問題,使靜止的題材帶有動感。譬如水中倒影中的屋簷、右下方白雲的下緣、橋墩與其倒影的交接線、水岸邊坡、抽象化綠色植物之色塊分割,以及晾衣用橫斜的竹竿與階梯等。

約50年代柳川河岸景象(曾得標先生提供)

 

另外他又輔以部份景物的垂直線來營造上升、純粹的感覺,運用多次的重複來加深觀者印象,同時以多條垂直線的高低、長短與微斜等筆法,營造統一中富含變化之視覺效果,譬如畫面中房屋左右兩側的輪廓線與窗戶,左下角水影中的電線杆、橋墩與其倒影、竹竿與其倒影等。

林之助對於色彩明度、彩度、色相等要素的運用,亦充分顯現於此作中。除了藉由強烈的大塊明暗對比突顯主題焦點外,也運用彩度的差異來區分水面與岸上之大空間。
 
點景中的紅、藍、綠等對比色,以及白色(無彩色)的穿插,都使景物的空間關係清晰且井然有序。全幅黃褐的主色調,烘染出春風和煦的暖意,並藉著些許的白與綠色調,讓水面意象在微陽中透出一絲涼意。

 

房屋門窗與牆面的明暗對比,則增添了平緩水影中的景深。全幅以簡短線條及近似沒骨的手法勾繪景物,極具書法況味(尤以竹竿為甚),在抑揚頓挫間,豐富了空間的虛實變化。

 〈水影〉描繪的是距離林之助住家僅數百公尺外的中正路柳川河岸風景;林之助剛搬至此處時,即對門前這條河(柳川)印象深刻,因見到橋下水面倒影融合對岸人家洗衣的畫面極為有趣,於是就近取材[1]。此畫紀錄了一九五○年代台中柳川河畔的特殊景象如木造房屋、河邊浣衣等,勾起人們過去生活的共同記憶;如今,該處景物已非,益發突顯此作之珍貴,在藝術欣賞之餘,亦兼具供人憑弔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1]二○○六年五月二十一日,筆者於林之助教授台中寓所採訪時,其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