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會員 訪客 您好,歡迎進入藝術書香,跟我們一起來看見更美好的世界吧
百夜藝術默讀
活動會員

045 剛柔並濟 動靜相生 朱銘「太極系列」

專文導賞/林佳禾,高雄市立美術館前助理編輯(2016)

原文刊載於《藥學雜誌》第三十二卷第二期第一二七冊(2016年06月)

「太極」是揚名四海的中國傳統武術,在現代已被列為國際體育競技項目,其內涵博大精深,反映了大自然定律中小宇宙的運行。行拳演練時,緩慢如行雲流水,慢、圓、柔中內蘊「氣」與「勁」,柔中帶剛。在運轉變換之際,靜中含動、動裡養靜,順應人體的自然韻律,如浮沉大化之中,帶動了經脈的運行,是備受華人喜愛之健身與修心養性之功夫,而在藝術領域裡,朱銘的雕塑《太極》系列,可謂享譽國際之代表力作並廣為國內外收藏。

 

朱銘,一九三八年生於苗栗通宵,十五歲起從鎮上媽祖廟(慈惠宮)的雕刻師傅李金川處,學習了傳統廟宇的木刻及繪畫,奠定了優異的雕刻基礎。

 
李金川給予朱銘教導時曾說:「要把東西刻好,一定要懂得畫草圖,不要只是照著別人的圖或樣式來刻,否則,『雕刻師不會畫圖,就像建築師會造屋卻不會畫設計圖一樣。』」[1]
 
於是學徒生涯中,朱銘白天雕刻、晚上學畫,歷經三年四個月後磨練出師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木雕為業,先後在南莊、基隆、通霄等地擔任雕刻師傅,累積出嫻熟的雕刻技藝,也為日後現代雕刻創作上需要的運刀舞斧,奠定了厚實的基礎,讓自己在創作上遊刃有餘。
 
他自由寫意的刀法,替神像增添了抽象的韻味,並刻劃出超凡的力量。那段時期,朱銘除了雕刻工藝品的事業外,更一心尋找通往藝術創作之路,嘗試參加全省美展的競賽並多次獲獎。但為求突破傳統技藝並決心敲開藝術大門,一九六八年起,朱銘毅然投入了雕刻大師楊英風的門下學習現代雕塑。
 
當時的楊英風,不時教他如何比較東西美學之不同,並彰顯著東方美學的特質還有技巧上的反璞歸真,以協助朱銘去掌握藝術美學的觀念,以及藝術生命的本質。[2]在這樣的訓練下,朱銘融合了傳統木雕與現代雕塑的精神,逐漸建立起個人風格。


[1]楊孟瑜,《刻畫人間-藝術大師朱銘傳》,台北:天下文化,1997,頁27。
[2]楊英風,〈斧痕永在〉,《朱銘木雕專輯1》(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7),頁1。

 

朱銘 |太極對招|樟木 ( 左 )100 × 58 × 60cm ( 右 )95 × 85 × 65cm | 1991

Ju Ming|Taichi Series|Camphor wood

朱銘 |單鞭下勢|樟木| 123 × 71 × 51cm | 1991

Ju Ming|The Taichi Series--Tan Pien Hsia Shih|Camphor wood

朱銘 |太極系列-太極拱門|銅 |240 × 115 × 156cm |2000 (林宏龍 攝影)

Ju Ming|Taichi Series-Taichi|Arch Bronze

一九七六年,他在楊英風的力薦下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了首次的個展,展出〈同心協力〉等以台灣鄉土為題材且富含生命力的木雕作品,一鳴驚人,受到當時台灣藝文界的熱烈迴響,隨即聲名大噪,日後更被視為一九七○年代,台灣鄉土運動的重要象徵人物。 

進入現代藝術創作後,朱銘廣泛地運用了木頭、保麗龍、銅、海綿、不銹鋼、泥土等素材,建立起多樣的雕塑風貌;他善於運用材料的特性並發揮其內涵,為作品賦予了獨特的藝術語彙;題材上也由早期的木刻動物、鄉間生活、歷史人物、神像等,逐漸轉變為富風格的《太極》與《人間》等系列,尤其《太極》系列奠定了他的聲譽與藝術地位,也為傳統雕刻打開另一扇窗,建立了新局面。
 
朱銘創作此題材緣自於身體的孱弱,但從事雕刻需具備強健的體力,因此為了強身他接受了楊英風的提議,開始學練太極拳並逐漸迷上這門功夫,進而將太極的「套路」及「內在精神」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元素。

一九八○至九○年代為朱銘全面發展創作的時期;此時,《太極》系列已逐步深化其語境及精神體悟。《太極》的初刻剛開始是從招式簡化而來,但慢慢地他手下的刀斧不再隨「形」而走,而是隨「意」行。

朱銘自述:「不單是刻這一招或那一招,而是走到這一招到下一招之間的演變」[3]。太極的創作在他的體悟下,形、神兼備並達氣韻生動之境界,創作的意境流溢在造型之外,形態宏偉,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氣勢。他的作品既是創作成果,也是內觀修養的展現,動、靜之間,同步保持了活潑但安祥的姿態。


[3]同註1,頁168。

〈單鞭下勢〉此作以樟木為材,用鏈鋸順著木材紋理大刀闊斧鑿開,動勢逼人;快刀的運用,不只強調出木質的強韌生命與質樸美感,也展現了精練的身體律動感,以及連綿不絕的氣韻流轉。〈太極對招〉乙作,則在動勢與剛強中流露出太極靜與柔的精神,簡潔的刀法也呈現了力量與單純之美。 

朱銘對於材料的處理有其獨到的美學觀,他說:「要讓材料跟你說話,材料自然會告訴你應要怎麼處理它。[4]朱銘從傳統的木雕習藝起,長期的實踐讓他對木頭的特性瞭若指掌,並有深刻的體悟,也能完全發揮木材天然紋理的美感,讓木質纖維沿著紋理開裂,突顯出質地。
 
他順應並尊重材料天然的特性,讓人的內在精神與外在物質相融,抒發蘊含東方氣質的自然觀。〈單鞭下勢〉與〈太極對招〉皆為朱銘的木質作品《太極》系列之重要代表作。
 
二○○○年以來創作的〈太極拱門〉,是朱銘整個太極系列的完結。朱銘如是詮釋:「以前的推手,兩個個體間還有間距,而現在,我讓雙手連接起來,一連接,氣的流動、肌肉的牽動,就相互貫通、活絡,合為一體,轉化成拱門的造型。」所以「拱門」雖從雙人推手的太極拳招式演化而來,但較「太極」更為抽象、更富動感!剛柔相濟的線條、粗細有致的幾何切面,和對稱但不均衡的形體,塑造出凝重而又空靈的空間。[5]
 
朱銘作品的宏偉,不全然來自尺寸,而是作品的形態與質感,《太極》系列即為顯著例子;不分尺寸大小,皆流露出自然的力量及律動感。他的創作,強調應與生活緊緊相和,生活即為藝術生命的全部,著重於生活的修持,他說:「研究藝術應如和尚修佛的態度一樣,從吃飯、穿衣、睡覺等等,一切的生活行為都只為修佛,絕無他念,也無他求,全力以赴,永不改變。藝術修行理應如此。[6]
 
朱銘的創作靈感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修持體驗,作品中深藏了東方精神,融合了傳統與現代,以及對於創作不斷追求革新的旺盛企圖心,值得備受肯定。


[4]同註1,頁168。
[5] 何兆基〈由「學」到「丟」再到「蛻變」─訪朱銘後記〉,《朱銘》,香港:時代廣場。
[6] 同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