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會員 訪客 您好,歡迎進入藝術書香,跟我們一起來看見更美好的世界吧
百夜藝術默讀
活動會員

073 走進〈被凝視的風景〉裡 試論黃文勇影像中的可見巫鏡與不可見心境

歡迎點閱

語音導賞/單煒明
澳洲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藝術創作博士
嶺東科技大學 副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金鐘獎藝術文化最佳主持人

 
影片導賞/郭力昕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兼傳播學院院長


專文導賞/邱國峻,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副教授
原文刊載於《藝術認證》雙月刊第48期(2007年10月)

黃文勇|被凝視的風景No.2011-03|Fine Art Printing on Epson Textured Fine Art Paper|71×60cm|2010|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Huang Wen-yung|Landscape under the Gaze No.2011-03|Fine Art Printing on Epson Ultras mooth Fine Art paper|Collection of KMFA

前言

不同於一般的風景攝影,除了在拍攝的技法上,黃文勇以不同時空片段來組構出一張心中所想的景象外;更從攝影「捕捉某個瞬間,來表達當下情感」轉為「重組不同瞬間,來建構內在世界」。
 
儘管運用了後製手法,〈被凝視的風景〉創作過程中卻刻意降低了數位影像中常見的事先計劃或理性思考;反而讓自己在拍攝的過程中,更直覺地感受對象、捕捉瞬間。尚.布希亞(Jean Bandrillard)認為,是被攝場景本身想要被拍,攝影者只是在這個的過程中,扮演一個臨時演員的角色[1]。延伸而論,景物必然存在著勾動拍照者拍下它的誘因,它是因為成為拍照者慾望的投射才被凝視的。因此也可以說,黃文勇未作預設地去捕捉畫面的同時,也正是捕捉內心某種渴望的企圖;而這些影像在經過編修之後,將原初的慾望重組為一個更接近於自己內在的空間。
 
如此一來,面對隱晦、難解的〈被凝視的風景〉,如果將黃文勇經過擷取、轉譯、拆組、積疊的影像,視為其慾望顯隱的鏡像,那麼是否可穿過這個自身不斷幻化的一面面巫鏡,窺見作者隱藏其後,卻又難以被看見的心境?


[1]林志明,〈布希亞論攝影〉,2000/11/25-26中華攝影教育學會,2000國際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影像的社會實踐」) http://www.ntnu.edu.tw/fna/arthistory/articals_01.htm。2013.01.15瀏覽。

黃文勇|被凝視的風景No.2010-13|Fine Art Printing on Epson Ultras mooth Fine Art paper|60×60cm×4|2010|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Huang Wen-yung|Landscape under the Gaze No. 2010-13|Fine Art Printing on Epson Ultras mooth Fine Art paper|Collection of KMFA

可見之巫鏡


乍看〈被凝視的風景〉時,直接感受到的是一種「蒼涼」與「悲壯」,似乎能見到作者千山獨行的孤寂之路;不知從何而來,欲往何去。但是在走入影像之後,竟感到安然、平靜;像是自己躲藏在某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般,暫時逃離現實人群,不被發現。
 
接著開始留意到身邊熟悉事物的變化:例如雲,看似豐富多變,卻激烈澎湃地將天空佈滿,遮掩了應有的開闊;即使較為平緩的薄雲,其倒影也困在作者封存的水面。至於地平面的狀態,無論是柏油地或草叢,都有種扭曲、危險之感,深不可測,危機四伏。然而,在影像空間中,令我最感關注的,卻也是最不被顯露出來的「道路」,從作者拍攝的(或是提供觀者佇視的)位置來看,無論是令人難以立足前行卻無盡延伸的狹長通渠,或者被平整截斷的河岸便道;甚至是受荒煙蔓草覆蓋後,找不到的出路。不禁讓人想問的是:作者為何努力建構出如此窒礙難行的道路?

 

黃文勇|被凝視的風景No.2010-05|Fine Art Printing on Epson Ultras mooth Fine Art paper|111×53cm×2|2010|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Huang Wen-yung|Landscape under the Gaze No. 2010-05|Fine Art Printing on Epson Ultras mooth Fine Art paper|Collection of KMFA

不可見的心境

若從〈被凝視的風景〉創作中的攝影行為來分析,似乎可發現另一條線索;相對於布列松(Cartier-Bresson)所提出的「決定性瞬間(decisive moment)」,黃文勇利用更多的瞬間來累積出一張影像,讓作品成為一種對瞬間概念的顛覆;也讓照片從現實的明確指涉,轉向對自我的隱喻。
 
然而,黃文勇仍讓其塑造的影像堅持住傳統攝影的視覺特質,也就是無論作品是被裁切錯位,或平行並排,影像仍保持著視覺空間的合理性,留給觀者與其現實經驗的連結。這也讓羅蘭巴特(Roland Barth)所提出的「此曾在」攝影論點,在此仍具作用。
 
「此曾在」是緣於攝影在對時間的捕捉與再現同時,亦證明了那個曾經存在的時間之消逝。因此觀者在照片前,將同時意識到某個時刻的真實發生,以及它的死亡。這也正如黃文勇所認為的,一切的事物不再有永恆,因為所有的生命皆是「頻臨死亡之生命」。他們所能在生命的過程中做的唯一合理、自明之事就是──等待死亡。而影像創作者,是一位凝視生命頻臨死亡與消逝的「見證者」,同時也是死亡與消逝物的「製造者」。[2]
 
由此可知,黃文勇努力拼組的每個瞬間,都在企圖呈顯死亡的發生,藉由影像探究生與死之間的關連性,讓觀者面對自身生命的流動狀態。當然影像呈現的,不只是具體的生死問題,更是在流變的時間中,事物瞬息的消長;作者在努力追逐的是一種不確定的存滅,讓觀者意識到生命的反覆與內在的起落;這個不可見的心境或許才是此作品動人之處。


[2]黃文勇,〈操弄與變異-數位影像的樣貌­­—「以被凝視的風景」為例〉,2011/5/6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2011第七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研討會論文集「旁觀、參與、介入美學:科技媒體與文創產業之互動」p6。

 

 

 

 

結論

然而,如果〈被凝視的風景〉表一種不斷死亡的過程,那麼在見證死去的同時,其實也將意識到隨即的再生;作者雖然暗示著自己在每一次快門中的死去;但是其實也預期到下一個瞬間前的復活(因為計劃本身便不是只用一張照片作結束的);換言之,黃文勇攝影中對瞬間的操弄(一如對生滅的決定、對命運的自處),是可以自己決定在何時結束的。〈被凝視的風景〉所搭造出的險路困境,如同許多古典、偉大的藝術作品,能在其中感受生死難題,獲得內心深處的撫慰;只是藝術家也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安全的位置,凝視生死的快感。
 
回顧七O年代,美國開始出現的葬禮代理公司引進了新的風俗,就是為葬禮的家庭拍攝已故親人的照片,供親友留念。照片中的逝者被擺出自然而輕鬆的姿勢,安排成如熟睡般的安詳[3],讓活著的親友,藉由照片暫時忘記痛苦。攝影如同巫鏡般迷惑著觀者,更像麻醉劑般,讓人暫時逃離無法承受之痛。或許〈被凝視的風景〉可以讓我們進一步反思的是:離開了巫鏡,我們是否仍能如實地面對人生這條難行之路?   

 
[3] Floyd Rinhart and Marion Rinhart, 1981, the American Daguerreotype ,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p300.

 

 

參考書目

  • 許綺玲譯 Roland Barthes著. 明室攝影札記 .臺灣攝影工作室.1995
  • 許綺玲譯 Walter Benjamin著.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臺灣攝影工作室. 1998
  • David Bate. Photography :The Key Concepts. Berg, 2009
  •  Barrett, Terry. Criticizing Photographs: An Introduction to Understanding Images. Mayfield Publishing. 2000
  • Great Circle. 大圓航線.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circle.  2月/2019年存取
  •  Ritchin, Fred. After Photograph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9
  • Staniszewski, Mary Anne. Believing Is Seeing. Penguin Books.1995
  • Rose, Gillian.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ing with Visual Materials .3rd Ed. SAGE Publication. 2012
  • Roland Barthes(1997)。《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譯。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 Walter Benjamin(1998)。《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許綺玲譯。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 David Bate, Photography: The Key Concepts (2009), United Kingdom, Bloomsbury Academic
  • Terry Barrett, Criticizing Photographs: An Introduction to Understanding Imagines (2000),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 Fred Ritchin, After Photography (2009),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Inc.
  • Mary Anne Staniszewski, Believing Is Seeing: Creating the Culture of Art (1995), United Kingdom, Penguin Books
  • Gillian Rose,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ing with Visual Materials(2013), 3rd, United States, SAGE Publication
  • 〈Great Circle〉, 《Wikipedia》(2019.02), 網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circle (2019年2月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