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活動會員 訪客 您好,歡迎進入藝術書香,跟我們一起來看見更美好的世界吧
百夜藝術默讀
活動會員

003 魚與風景 漫談張萬傳捐贈作品

專文導賞/陳秀薇,現任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部主任 

原文刊載於《藝術認證》雙月刊23期(2008年12月)

 

一通來自北部充滿善意的電話,牽起了我們和已故前輩藝術家張萬傳家屬的線,開啟了南北幾趟的互訪與了解。

雖有南與北、公家機構與藝術家私人等差異,但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竟非常類似地努力做著許多相同的事,例如為許多藝術作品分門別類登錄、尋求最好的收藏方式收存、為畫作數位化、印清冊、為狀況不佳的作品尋找修復專家修復等等。

 

張萬傳|四破魚|簽字筆、碳筆、水彩、紙|19.2x26.3cm|年代不詳|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Chang Wan-chuan|Amberfish|Felt-tip pen, charcoal and watercolor on paper|Collection of KMFA

張萬傳|紅魚|簽字筆、碳筆、水彩、紙|19.1x26.3cm|年代不詳|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Chang Wan-chuan|Red Fish|Felt-tip pen, charcoal and watercolor on paper|Collection of KMFA

張先生的體格與個性皆粗獷豪邁,作畫筆觸快捷,材料更是隨手拈來隨性所至;據說無論是襯衫後的紙板、書的空白頁、餐巾紙等,他都可以在其上畫畫。還曾在餐廳宴客時,隨手以醬油與餐桌上的紙,畫起桌上的魚,之後將該畫用以抵餐宴費用,堪稱一絕。

 
張萬傳先生對魚的特殊偏愛起始於年幼,其父親自小因愛吃魚而被左鄰右舍稱喚「阿魚仔」之小名;這樣的喜好影響了他。出生於淡水的他,後來更曾因228事件之故逃至金山,有過捕漁的經歷。長大成家後餐餐必有魚,家人每天去菜市場買回新鮮的魚,都會讓其先描繪;煎好之後,可能會再畫一次。
 
因此,黃秋菊女士笑著回憶道,她們煎魚時絕不可將魚煎破,要注意其完整度。其畫魚時,時而從頭、時而從尾部畫起,眼睛直視著魚而不用看畫紙,一會兒功夫便完成,幾乎可說是以畫魚來紀錄生活。
 
張萬傳先生除了作畫速度快的特性外,勤畫與畫幅小,也都是特色。他常自稱多畫、但不多話,尤其在退休後,更是每天畫畫近十小時。他說:「我的生活目的無非在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作品。」
 
身後遺下的大量作品,讓身為藝術家後代的兒媳黃女士,花了不少時間尋求各種方式,以主題或材質等分類來保存。雖然作畫速度快,但有時會因為有新想法,而以不同的媒材來增修。
 
他喜歡將畫完的畫立起來並列擺放,再於座椅上抽煙欣賞,若有不滿意處便立即動手改;即使是過去的舊畫也是如此。另外其畫作大部份沒有簽名及年代的註記,這使得其身後作品的年代考證常有困難。

 

 

張萬傳|淡水風景|油彩、蠟筆、木板|22.5×33cm|年代不詳|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Chang Wan-chuan|Tamsui Landscape|Oil and crayon on panel|Collection of KMFA

 

 

另一方面,他在完成後的再修改,也會讓作品的真實年代更難確認。據家屬回憶,其晚年患有白內障的眼疾,這對藝術家來說是一大障礙;眼前蒙上的迷霧,使其在賞畫時總感覺過去的畫作不夠清晰,因而會以黑色奇異筆補筆。這部分或許我們可以從其捐贈的〈淡水風景〉一作中,白樓上的黑色框線得到例證。

張萬傳先生畢生創作眾多小品,未見超過五十號的畫作,主要因為晚婚又加上食指浩繁,早期生活空間狹小,讓他在工作之餘也養成快速畫完小畫的習慣,掌握意念、一氣呵成。
   
其繪畫多源自生活的觀察與經驗,除了愛魚畫魚,古老的建築也常引發其思古悠情,中外建築皆然。愛寫生的他最喜描繪出生地淡水,尤其是大樹下簇擁的屋舍,以白樓為視覺焦點的畫面,最能引發觀者對台灣風土的記憶與情感。

張萬傳|高雄教堂|油彩、木板|33.2×23.3cm|年代不詳|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Chang Wan-chuan|Church in Kaohsiung|Oil on panel|Collection of KMFA

淡水白樓之所以幾乎成為張萬傳的代表性題材,也因為他被該建築特殊的人文背景與異國風情所深深吸引著;對於早期並無能力至歐洲旅遊的他來說,尤為特別。退休後的歐遊,讓張萬傳先生留下許多歐洲建築的風景畫;晚年的他,也常要子媳載其尋找紅瓦屋等古老建築,由此可見他為數最多的風景畫的確其來有自。 

高美館受贈的兩幅風景油畫中,一件是其代表性題材〈淡水風景〉,另一件為難得出現的高雄風景〈高雄教堂〉。後者畫的是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高雄玫瑰聖母堂;豪邁的筆觸,將混合哥德和羅馬式風格的尖塔建築特色具體顯現。
 
此作另有較大幅的油畫為其他收藏家所收藏。另兩件捐贈作品是水彩速寫的魚;〈紅魚〉鮮麗討喜,〈四破魚〉是他生前最愛吃的魚,雖屬小品之作,但奔放的筆法快速掌握魚之鮮活。
 
張萬傳繪畫的風格獨特,筆下充滿動勢,色彩奔放厚重,重形色鋪衍的表現及自身情感的流露。他的一段話可以充份表達其創作理念:「色彩與筆觸的揮灑是一內蘊熱力展現;面對繪畫主題的呈顯,著重的是一內省式的自剖;其目地不在勾勒物件的形體,而是在表現物體的精神,這是非常主觀和超自然的。」[1]
 
可以確定的是,他雖不喜談畫,卻已將畢生表白在畫中…


[1] 〈作者自述〉,張萬傳畫冊,p.5,哥德藝術中心出版,台中,一九九七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