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test
文藝
測試
關閉
C010002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會員登入
關於我們
閱讀文章
總覽
專題
專欄
各期雜誌
影音專區
線上訂購
回前導頁
關於我們
閱讀文章
總覽
專題
專欄
各期雜誌
影音專區
線上訂購
回前導頁
Review 觀察
2021/02/25
點閱數:2023
如果說藝術作品,是對世界的觀察。那對於藝術、展覽與美術館的觀察,又能讓我們看見什麼呢?本專欄涵蓋對於國內外藝文思潮的追蹤、展覽評論,以及更多發生在我們周遭卻可能視而不見的事物。
圖說:《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展場照(攝影:林宏龍)
淺談宗教神秘主義與台灣近代藝術史: 高雄市立美術館《民.間》展覽
文|朱峯誼
沉默裂縫的聲響 ── 關於「沉默之間」展覽計畫
文|陳寬育
洋流的精神地理與當代轉向:《泛.南.島藝術祭》的千層海路
文︱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副教授兼所長)
《雅加達事件簿》番外篇-大航海時代,台灣與南洋諸島的共同命運
文| 李博研(漢堡大學歷史碩士、「海獅說」粉絲專頁創辦人)
南島的主權慾望,泛‧南‧島的拆解技術
文| 林浩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想像一個物件到技術物件的技術宇宙:談高美館的《歐布澤宇宙》
文︱楊成瀚(藝評人;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
《歐布澤宇宙》展覽專文
「我們的時代或許可以稱為諸物的疫情時代」——特里斯坦.加西亞,《型相與對象》,2011
從「唯心」到「無我」 -再探蕭勤創作的無止之境
本文主要希望關注蕭勤創作的風格走向與思想系統,透過「唯心」到「無我」的內面精神,嘗試提供解讀其藝術表現的另一個途徑。
我想看見「你的看見」— 虛擬實境展覽的策展實踐|伊娜 · 內德邁爾
虛擬實境(以下簡稱VR)裝置原本雖被視為以時間為基本要素的傳統媒體藝術一環,但隨著頭戴式顯示器(以下簡稱HMD)在展覽中的日益普及,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正在發生。
在疫情未止之前︰重思視覺科技與「沒有參觀者的博物館」|宋世祥
五月十八日是世界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esum Day,後文簡稱IMD),但今年的這一天對於博物館界來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特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