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葉竹盛_作品I (秩序與非秩序系列)

  • 葉竹盛/Yeh Chu-sheng
  • 作品I (秩序與非秩序系列)/Work I (Order and Non-order Series)
  • 綜合媒材
  • 墨水、石膏、蠟筆、壓克力顏料/Ink, plaster, crayon and acrylic
  • 91x122cmx2
  • 1983
  • No. 3103

作品賞析

  88年,葉竹盛剛從西班牙留學回國不久,對於環境生態受到破壞感到憂心,因而藉作品控訴。左幅以焚燒的稻草代表受破壞的生態,為作出肌理,還加了石粉及南寶樹脂;斑駁的人類胸骨及手骨代表了生物殘骸,同樣受到傷害與腐化。右幅以碳精筆精準畫出人的基本結構,醫學上因解剖、分析而不斷有新發現,科學固然對人類有貢獻,但也有時卻也破壞了自然運行之道。

藝術家小傳

  一九四六年生於高雄鼓山打狗山麓。一九六三年入高雄中學師事羅清雲,一九六七年入國立藝專受教於李梅樹、楊三郎、李澤藩、陳景容等人,至一九七○年畢業。一九七二年任教於前鎮國中。一九七三年與朱沉冬、洪根深、劉鐘珣、李朝進成立心象畫會,探討新表現,希望將超現實和抽象結合,透過個人深層心理,以表達社會現象,開始出現實驗性多媒材作品。 一九七五年,葉竹盛赴西班牙留學,受西班牙當代名家達比耶的藝術表現影響,而觸動其藝術思惟。一九八二年返國後,先後任教於國立藝專、東方工專、台南家專、國立藝術學院等校,並舉辦多次個展,與畫友成立「南台灣新藝術風格畫會」,參加多項聯展。 葉竹盛返國初期正值台灣社會快速變遷,其經過一段時日觀察體驗,逐漸整理出一個較內斂且蘊藏無窮生命力的新環境觀,亦即以一種幽默、親切、諷剌的表現方式,有時運用多媒材的手法,有時則以半具象和抽象的混合形式,抑或溶入若干東方禪意,反映自己個人的心境。 「秩序與非秩序」一直是葉竹盛探索表現的主題,他常寄情於兩個或數個要素以構成作品,其要素,包含著衝突、變動、相剋,彼此卻又相互依存,有自然與人為、有感性與理性。他希望藉由實物本身的屬性和形式的特徵,在畫面上形成自然的結合,靠著作品自己現身說法,讓現象自己和作品物象產生互動效應。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