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美術館商標

Menu

高雄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附屬於高雄市立美術館,是全台首座以兒童為對象的公營美術館,以「請動手」的互動展示及教育推廣活動為主軸,目前編制有2位專職人員、2位委外人員,還有將近200位的兒美館志工,每年除了針對特定主題規劃具獨特性、遊戲性、教育性的互動展覽外,更不定期於特定節日、週末及暑假期間也規劃許多適合親子、家庭共同參與的推廣活動,而入口處的變色龍公共藝術、大門口的沙坑、前方的「腳印迷宮」與「藝術座椅」等設施,與鄰近的自然景觀相結合,是親子假日共遊、共賞、共學的最佳場所。

 

兒美館的互動教育展示以主題策展的方式自行策畫,每年輪流更換2-3檔展覽,自2005年開館以來,分別從藝術元素、感官、想像與創造力、多元文化教育等面向策辦展覽,此外也與本館結合而延伸規劃相關教育展覽,至今已展出超過20檔的展覽。為了延伸教育推廣的觸角,2011年來,兒美館也嘗試將展覽卸展之後的展品,進行偏鄉國小的校園巡迴,不僅可結合校園課程發展設計,更可延伸館校合作的推廣效益。
除了互動展示外,兒美館每年於春節、兒童節、中秋節也會針對展覽主題或節慶規劃相關的活動,於每週定期舉辦的說故事活動、假日的家庭導覽,帶給親子觀眾不一樣的學習樂趣,而每月不定期舉辦的「兒藝工作坊」,邀請藝術家與親子創作,更是受到家庭觀眾的喜愛。除了展覽與教育推廣業務外,兒美館針對每一檔展覽主題所設計的學習單與遊戲書,內容精彩具教育性,目前已經出版的十多本展覽遊戲書,不僅受到各界好評,亦曾獲國家出版獎與金蝶獎的肯定。

 

兒童美術館是一種體制外的藝術學習機構,強調兒童學習的「共感性」與「建構性」,期望建構孩童一個經由藝術學習、環境學習以及動手操作學習的場域,藉此帶給孩童具豐富而多元感官的學習經驗。隨著交通的便利與網路宣傳效益,近年來有許多外地觀眾專程南下參觀兒美館,假日更是人潮不斷,每年參觀人潮不斷攀升。不僅如此,兒美館也吸引國內外博物館領域及相關科系師生參訪,更有研究生以兒美館的互動展覽、兒童觀眾及博物館教育等議題為研究對象。兒美館以孩童的角度出發,將遊戲、藝術、教育與創意結合,不僅每一次的教育活動令人驚喜,同時也將藝術的觸角延伸到展場之外,包括走廊、中庭及廁所等空間,因為藝術家的介入,使兒美館教育空間更活潑、更具生命力!期待每一位來訪的家庭與團體,能夠體會並感受美術館為兒童用心打造的藝術學習場域。未來,也期許兒美館發揮更大的能量,陪伴所有大小朋友一同成長、茁壯。

策展脈絡

許多學者認為,兒童美術館是廣義兒童博物館的概念,主要功能大致如兒童博物館,以「玩中學、學中玩」概念,強調觀眾與展品互動、動手操作。最大不同在於「兒童美術館」強調以「藝術」作為傳達經驗的學習場域,是以單一學科建構為主要展覽,和兒童博物館包羅萬象的展覽主題有明顯區隔。經過第一年摸索、嘗試與觀摩,兒美館在第二年調整教育展覽方向,朝向五大主軸發展,分別為:一、藝術基本元素,二、五感,三、想像力,四、多元文化,五、偕同本館子計畫:

藝術基本元素:線條、色彩、空間

向孩童展示線條、色彩、空間和肌理等藝術原理,並非向孩童解釋名詞,而是藉由藝術品,當作觀眾接觸當代藝術的啟蒙與鑑賞,開啟兒童接觸當代藝術作品視野,認識當代藝術俯拾皆是材質觀念。孩童在展場可以慢慢觀察,比較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如何使用線條、色彩?材質產生哪種肌理、觸感?帶給人們何種心理感受?如何在平面繪畫創造三度空間?互動設施展覽,規畫方向就是讓觀眾透過動手操作,親身體會藝術家創作手法,並且實地接觸作品,認識多元藝術世界。如《與線條同遊》展覽(2006),探討面目繁雜的線條,從最基本的線條形式-「直線」與「曲線」談起,讓孩子觀察大自然及生活物品、欣賞東西方藝術家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線條、瞭解不同繪畫工具對線條的影響、感受藝術家以線條為主題所創作的藝術品。此類展覽尚有以色彩原理、設計應用為主軸,探討色彩與文化、心理和語言微妙關聯的《掉進色彩的王國》(2007),以及著重繪畫空間表現與探索的《空間,這個搗蛋鬼》(2008)。

發展五感:觸覺、聽覺

博物館學者早已提出,不論是不是孩童,多重感覺器官刺激,似乎有效提供觀眾於博物館中學習,加深觀眾對展覽印象與趣味。因此,兒美館規畫展覽時,除了著重視覺享受外,一向結合感覺器官,如聽覺、觸覺,提供多重、多層次美感經驗。《觸覺探險地》(2011)、《聲音!有藝思》(2011)即應運而生,前者以觸覺為展覽方向,透過觸覺探索世界,因展覽對象為8歲以下幼童,也有幫助孩子心理社會化發展之意;後者試圖通過「聲音」探索藝術領域裡的多樣性發展,開拓身體細膩感官視、聽經驗。藉此激發孩童思考、體驗「聲音」的各種課題:與材料、與身體、與社會環境……的關聯。

從想像力出發:驚奇就是美、奇幻野獸國

孩子具有無窮的想像力,一朵雲、一杯水,在他們的眼中可能是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夢與想像力有關,而想像力與創造力又與藝術創作有關,如何將藝術家的想像與創意,結合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同時透過各式媒介,將虛擬的形體創造出來。《驚奇就是美》(2007) 與《奇幻野獸國》(2010)便是藉由想像力所規劃的展覽,前者以超現實主義結合當代藝術家創作,藉由「吃夢獸」的引導,帶領小朋友進入另一個「夢」與「想像力」的奇幻國度;後者結合東西方神話故事、怪獸圖像,及藝術家創作的各式怪獸,透過欣賞、操作、互動、體驗與創造等形式,啟發孩子更豐富的創造力。

從多元文化出發

台灣原住民的神話、傳說蘊含了豐富的想像與文化內涵,不但是啟蒙孩童認識台灣土地、人文與多元文化的豐富材料,同時也可讓孩童了解原住民如何與動物、環境以及大自然相互依存、和平共處的精神。高美館自2007年開始發展「南島當代藝術計畫」,基於地緣的關係,再加上原住民文化的豐富性與教育性,原住民藝術教育展示也成了兒美館多元文化發展的軸線之一,如《聽.傳.說-台灣原住民與動物的故事》(2007)、《看.傳說-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創作》(2008)、《童年遊戲場-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2013) 等展,都是提供孩子接觸原住民神話傳說及藝術創作等的機會,並帶領孩子藉由聽覺、視覺、操作與互動的展示施設與佈置情境,更進一步認識原住民的生活、文化、群族信仰及其與自然環境的關聯等。

偕同本館的子計畫

兒美館在開館之初,即思索與本館間展覽扣合的可能性,但在開館幾年未能有機會相互結合,至2007年的原住民展,即期望兒美館扮演本館互補的作用,規劃展覽呼應本館重要計畫,2009年起更為緊密,配合本館推出《來運動》展,一方面搭配世界運動會的舉辦,一方面與本館世運主題展配合。後續的《紙房子》展(2011),讓孩子經由遊戲的方式認識建築、實際體驗紙板造屋的樂趣與紙素材的創意運用,並經由相關活動的推廣,延伸孩童對空間、環境及自我本身的聯想。《小小夢娜麗莎》展(2013)則是以「蒙娜麗莎」圖像為跳板,透過體驗、觀察,提供孩童探索藝術品風格、材質特色的機會,思考「蒙娜麗莎」的驚奇,激盪創意,提出自己另類觀察。

地方文化館計畫回顧

高美館座落的「內惟埤文化園區」自1994年開始動工,並於2003年6月逐步建置完成,為加強園區上的限制,因此,為了提升展覽的專業品質、改善參觀動線與入口意象、加強人員專業訓練及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兒童美術館自2003年開始(除2005年未申請)持續向文化部(前文建會)提案爭取「地方文化館計畫」經費,經由整體思考與中長期營運企畫,採整體規劃、分段施作的方式,逐步完成各項軟硬體的設施改善與建設。

兒美館於2003-2007年間向「地方文化館第一期計劃」申請共計2,930萬元的補助經費,並陸續完成兒美館硬體空間改造、沙坑設置、兒美館視覺系統、服務功能,落實美術教育向下根植的理想,並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功能,同時提供南部地區的家庭與兒童觀眾有更優質的藝術學習場域。在文化部(前文建會)「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的「地方文化館計畫」經費支持下,高美館以「兒童美術館建構計畫案」於2003年度起獲得「地方文化館第一期計畫」的經費補助,將原本「遊客中心」改建為「兒童美術館」,並順利於2005年1月熱鬧開館。

由於兒美館硬體建築由原本「遊客中心」改建而成,無論是建築空間或參觀動線均有其先天上的侷限,為此,硬體建置工程刻不容緩,包括兒美館空間改造工程、沙坑設置、視覺系統、保全系統。2008-2013年間,兒美館再度以「空間改造暨展示升級-營造『經由環境學習』的藝術活力場」持續獲得「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共計1,686萬元的經費補助,將兒美館入口動線、沙坑木棧道、中庭頂棚、入口無障礙、親子廁所、外牆綠美化及戶外鋪面景觀工程等空間進行改造與設施加強。

從種子、發芽到成長:兒童美術館教育活動

兒童美術館成立的第一年,對於該如何規畫、進行教育活動,因國內無案例可參考,亦無實務經驗,只能邊做邊學。雖然,高美館於1997年成立資源教室,在教育活動領域已深耕數年,但對於孩童如何在博物館裡發展藝術學習,博物館如何與之對話、互動,要給予哪類動感經驗,在當時仍然是一張白紙。
2006年2月,兒美館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共同推出《魔幻彩筆-插畫家的繪本花園》。此展展出英國13位(複製)、台灣14位插畫家(原作)繪本插畫。展覽概念來自英國知名插畫家昆丁.布雷克(Sir Quentin Saxby Blake),原意為推廣閱讀。依據策展理念,兒美館著手規畫系列教育活動。首先,培養說故事志工,於每週三、星期日上午,推出「繪本元氣坊-說故事」。接著,為了讓大眾認識繪本插畫,誕生「繪本大師專題講堂」;因緣際會,邀請正在駐村的英國藝術家Leo Duff到館舉辦1場2天「繪本大師工作營」;同年,邀請說故事專家Cassandra Wye來台,舉辦「說故事專家工作坊」。
有了實務經驗,再經由觀察與接觸,一段時間摸索與嘗試後,兒美館近年奠定目標活動,分別為:說故事、定時導覽、節日活動、兒藝工作坊、暑期活動,包含找碴遊戲、夏令營或夜宿美術館

藉由聽故事、玩遊戲親近美術館:說故事、導覽、找碴與節日活動

「說故事」活動主要針對8歲以下幼兒,由志工負責帶領。出色的志工群,使得「說故事」成為行之有年的特色活動,星期三時段,已培養一群忠實粉絲。2013年,共舉辦大大小小155場故事活動,服務19,297人。
兒童聽故事的好處除了可幫助學習聆聽、發展語言與詞彙、閱讀能力外,重要的是激發想像力,這正是藝術創造需求。此外,意外發現聽故事的好處是協助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以及緩和家長帶孩子情緒。「聽故事」更成為幼童踏入兒童館,接觸藝術的契機。要讓天性活潑的孩童專心看畫非易事,《魔幻彩筆》插畫作品引不起孩子興趣。為了使兒童注意畫作存在,當年暑假,「大家來找碴」應運而生。活動上午進行,分小學與幼兒(4-6歲)二個版本,手冊各印五件作品,進到展覽室比對原圖,挑出錯誤。
觀察遊戲進行中的學齡孩童,他們認真而專注,家長在旁陪伴或提示;幼兒則和家長一組,因專注力不夠,鼓勵邊玩邊活動。孩童在遊戲中學習相關知識,培養專注與洞察力。找碴活動意外受到好評,第二年,內容擴大為全館展覽,上下午各進行一場。現在,它成為暑期傳統活動,每年超過2,000人參與。

兒美館營運三年後成立定時、定點導覽制度,原因在於互動式展覽的宗旨在於鼓勵觀眾以多感官體驗探索藝術世界。但藝術長期在成長過程缺席,招致一些家長也不懂得如何應對孩子提問,常常讓孩子在展場中「忙著玩」。導覽人員的接待與解說,引導平日學校團體、假日來館參觀的親子,明白如何使用互動設施與領略展覽內容。

兒童節、年節是兒美館主要節日活動,特色在於強調只要會使用剪刀即可參與。活動為配合參展作品,推出相應創作,內容簡單、扎實,創作過程重於成果,目的是讓家庭觀眾體驗動手操作樂趣。因而每到活動日,開館即出現排隊長龍。
2010年,為了慶祝兒童節不再與婦女節合併,特地安排劇團於中庭表演。不畏炎熱的午后時光,家長挨著孩子,1,445人排排坐觀賞,那是個奇妙的歡樂時刻,笑聲不斷。在這之前,雖早有邀請劇團到館表演的例子,完整演出則屬首次。表演藝術銜接九年一貫學校教育,不啻為博物館可運用的活動項目。現在,兒童節到兒美館看表演,成為常態業務。

重藝術與社會互動的工作坊

兒美館的工作坊有二種形式。

「兒藝工作坊」屬週末工作坊,固定每年4季,每季3場,目標對象為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學童與其陪伴者,每次最多25組。每堂工作坊,活動內容為搭配當期展覽,邀請藝術家,據其作品風格,發想二小時的親子共學課程,主角為孩童,陪伴者為媒介角色,由藝術家親自指導。藝術家經常為了兼顧成人與孩童的需求而絞盡腦汁。偶而邀請戲劇、聲音等領域講師,配合展覽,設計涵蓋多層次活動。
「兒藝工作坊」成立初衷為透過動手實作,體認五花八門的當代藝術創作技巧、材質運用。實際上,課程操作過程中,親子、藝術家、館員互動頻繁;不同背景陌生家庭在此相遇。工作坊新穎、有趣、好玩,富教育意義,但主要的意義恐怕是創造親子娛樂功能,以及社交機會。

不定期舉辦的夏令營和夜宿美術館活動,性質為兒童專屬的「展覽工作坊」,為大型展覽的配套教育研習活動,通常為期1-2日,招收25位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童。目的在於以深入淺出的系列課程,認識不同形式當代藝術觀點,並培養獨立自主精神,以及共同學習重要。了解藝術(家)創作行為、團體合作和激發對藝術熱情是工作坊執行時注重的三個層面。
「展覽工作坊」課程安排五花八門,授課講師有藝術家、故事專家、專業戲劇者和館員。根據主題,採取不同策略,孩子自行創作親身體會,或者與其他學員、大學生一起合作。經過不同操作訓練,活動結束後,孩童算得上已具備藝術家特質。不論體積龐大與否,展覽工作坊作品經常留在館內一段時日,讓其他到館觀眾欣賞孩童創作,強化兒童參與成就感。

基本上,兒童美術館的教育活動指向有意圖的策略學習,只是包裝在遊戲的概念中,在藝術家、導覽員的知識、經驗協助下,讓孩童在遊玩中學習,引發好奇,探索未來;而成人也能打破面對藝術時的心理障礙,樂於親近藝術,陪伴過程中,參與藝術創作,發掘孩子的創造力和興趣。

博物館經驗不是單一指向,而是包括各層面,心理、生理,情感上的滿足尤其重要,博物館教育使命是嚴肅的,但在推出教育活動時,態度則必須輕鬆,避免急切和教條化。畢竟,博物館教育有別學校教育,沒有既定課程表和評分標準,並非在培養明日藝術家,而是擴大群眾接近藝術,培養明日觀眾。邁向第十年,兒童館教育推廣願景盼藉由實務經驗,讓活動走出博物館,進入校園,深耕偏遠地區孩童,勉力接觸廣大人群,開發可能性,並能針對參訪民眾進行觀眾研究,以能詳盡建立運作成果和研擬更多合適方針,提供多元活動。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