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美術館商標

高雄市立美術館在80年代決定於內惟埤省學產用地興建美術館及美術公園,並於1986年由高雄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公開徵圖,由陳柏森、盧友義建築師得標,第一期工程規劃6公頃,在1989年10月定案。早期這個案子籌備階段曾以「中正美術公園」、「經國文化園區」等為名,經在地藝文界建言因名稱過於泛政治化,建議為「內惟埤美術公園暨高雄市立美術館」,市府於1991年同意更名為「內惟埤文化園區」。

 

參訪高美館的人,會好奇美術館園區這麼大,主要展館建築卻深入位於內部區域,並非交通路徑可及最便利之處,經詢問盧友義建築師及從「經國文化園區美術館暨美術公園(第一期)新建工程」柏森及盧友義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圖面可看出,當時可使用的土地-學產地為中心區塊不規則區域,周遭私人土地尚未徵收完成,且廠房建築林立。工廠部分則陸續輔導遷廠,從1986年直至2000年,歷經數十年才拆除完畢。

 

園區布局設計時,參考了園林慣用手法,以借景、層次、襯托手法,利用山水、曲橋、花木、幽徑塑造,也為了遮蔽不良景觀的視野,採用地形起伏、植樹及設施擋景,這是美術館建築位置較為內聚的主因。
而建築物座向為何是斜向,也偏北呢?盧友義建築師回復,主要是考量自然光源的問題,建築本身有天窗設計,為了避免東西向光線變化過大,光源不穩定。

 

 

 

 

 

 

 

 

 

 

1989年 經國文化園區美術館暨美術公園(第一期)新建工程 柏森及盧友義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圖(局部)

當時期望創造一個新的地標空間,並與原有自然環境、歷史互相呼應。
因此水文空間在當時除了是內惟埤的歷史意象、維持生態濕地的功能,亦可調節南臺灣的氣候。而柴山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內惟埤塘的水體順著學產地,也採用不規則的珊瑚形狀。

 

另外觀察美術館主體建築的天窗,是一個被削掉的三角狀,此為當時建築師至現場會勘,看見被開採的半屏山樣態,體現於設計的造型語彙。建築及園區反映了周遭的環境,因此在LOGO設計上,當時負責識別系統設計的翁英惠設計師,融合了漢字的「美」字、高雄英文首字的K字以及山形加上倒影的水造型設計成美術館的識別形象,便可理解高雄市立美術館座落的環境樣態。

 

1994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主要為高美館建築、戶外雕塑公園約6公頃。美術館建築配置機能分明,行政區、展示區、公共區及服務區各自獨立,並以雕刻大廳連結主要垂直動線,大片天窗使用自然採光,建築師期望能在空間裡有自然光源及人工光源的運用,使光線使用更為彈性。

2000年完成第二期工程,主要為生態公園,包含主湖、小島、沼澤、觀景平台、密林區…等。當時內惟埤水體的部分因缺乏管理,一度被人當作非法垃圾掩埋場傾倒廢土而幾近消失。在規劃設計階段,市府、盧友義建築師與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市野鳥學會等生態團體歷經多次溝通,在設計上盡可能採取生態工法來營造園區,並以當時在台灣接受度不高的濕地公園為規劃方向,期望能保留本區原有即豐富的生態資源,強化高雄市綠色休閒生態保育的觀念

 

園區採低密度開發,開挖後的土方在基地內回填造景。設置湖水中央生態島及園區中央的密林區,屬於一般人較難以靠近之區域,保留給生存在都會中生物的棲地。園區人工設施使用量也降到最低,沒有一般公園常見的遊具及涼亭,以自然風貌及藝術雕塑打造園區。水岸邊主要以石頭、草坡、木樁壘砌,創造多孔隙空間;沿著湖區主要路徑環湖步道使用碎石鋪面,主要是保持路徑的透水性,主要植物的選用也盡可能以原生樹種為主,如楓香、榔榆、樟樹、台灣欒樹…等,並因應台東空軍營區遷移,移植了該區的老茄苳樹。

2002年年底完成第三期工程,主要為入口親水廣場、遊客服務中心(之後改制為兒童美術館)、立體停車場、螢火蟲生態復育區,整體園區風貌已完成。
入口噴泉廣場考量高雄的氣候,呼應美術館建築體的圓型迴廊,提供民眾遮蔭及舉辦活動的場所。而規劃立體停車場期望盡量與環境融為一體,將開挖的土方覆地回填,形成大草坡,與環境融合為一體,遊客服務中心量體亦以階梯狀設計,以綠化平台把植栽由地面延伸至屋頂。2005年「遊客服務中心」變更設立的「兒童美術館」正式開館營運,時為台灣首創官方大型兒童美術館。

園區落成自2002至今已20餘年,周遭從原本低密度開發的農田景觀逐步轉變為林立的高樓大廈,在園區散步、運動也成為社區民眾生活的日常。
2017年高美館改制為行政法人,園區設有地及學產地重劃。隨著大眾運輸政策的變化-台鐵地下化、輕軌站的設置,園區周邊也有了不同變化。台鐵美術館站2018年完工啟用,而地面上的綠園道也併入美術館的園區範圍(面積約2.6公頃),園區整體面積約為43公頃。

2017年起本館陸續爭取多項補助經費,改善人行道空間、廣場鋪面、園區水環境、無障礙通路及汰換老舊設施,更特別加強園區路徑的可及性,藉由空間改造讓原本內聚的園區轉為開放型,讓空間更友善、更容易到達。

2021年內惟藝術中心動工,期望鐵路地下化後,原本由鐵道劃分為二的社區能強化連結。內惟藝術中心由劉培森建築事務所設計,高美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和高雄市電影館三館共構,空間包含了典藏修復展示空間、親子影廳、展示區、文創商品、輕食空間等複合式機能,建築外觀呼應柴山綿延起伏的山形,以帶狀式輕量建築群設計,玻璃倒映著園區森林風景,期望讓參訪民眾皆可漫遊於此。

 

2021年12月輕軌C20台鐵美術館站通車,美術館路也因應連結到內惟藝術中心及高雄市立美術館的C21 a.C21站增設了人行步道,並調整了平面停車場及立體停車場的出入口,新增設的輕軌兩站也預定於2022年下旬完工,不論是大眾交通或是內部動線皆已可預期美術館園區能吸引更多人們造訪,成為區域活動的指標景點。

 

2022年10月輕軌C21美術館站及C21a內惟藝術中心站開始試營運,內惟藝術中心於10/22-30配合高雄電影節局部開放影廳,11月開始試營運。

 參考資料: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美術公園開發實錄集成與花絮,民國92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