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美術館商標

規劃階段

高美館位於內惟埤文化園區,由盧友義及陳柏森建築師所規劃,規劃階段即定位為自然生態型公園,當年溼地公園尚不普遍,接受度也不高。公部門、學界、建築師及生態團體透過不斷的溝通協調,為都市保留了這片綠地。

 

設計階段相關生態團體即提出希望保留水域的風貌,能作為生態棲地,且也能彰顯內惟埤自清代以來做為農業灌溉用的歷史意象,水池也同時能防災蓄洪、調節區域的微氣候,降低溫度。

 

建築師運用了生態工法概念,如透水性高的鋪面、多孔隙的空間、採用原生樹種為主…等,另外大家可以觀察園區的地景,不同於一般公園的平坦,有非常多的地形變化,這是當初規劃期間為了達到土方平衡所堆疊出來,不僅在空間層次上變得更有趣味,戶外藝術品放置及展示的方式更為多元,地形變化也與園區的渠道也形成了不同型態的棲地。

生態資源

內惟埤文化園區地處高雄市都會西北部位置,在自然地形上,原為內惟埤區域範圍,擁有山系與水系交接,以及保有珍貴濕地特色。區域北端的龜山、半屏山與西側南北向的壽山,聚會了流經區內之愛河,共同形成區域周邊山水環抱的景觀。地緣優勢再加上高雄市推行都會生態廊道的串聯,南側的中都濕地,北側的蓮池潭、洲仔濕地、半屏湖溼地,讓園區成為生物停留及棲息的據點。

 

內惟也從原本的田野景觀迅速都市化轉成高樓大廈林立,因此週邊亦不乏以人為主的綠化公園,從博愛路的凹子底森林公園、愛河之心公園,對照著本館園區及壽山國家公園,園區屬性及區位正好介於人工及自然公園間,是城市初步接近大自然的入口。

《埤仔內的故事》由張淵舜撰文,林宏龍、魏鎮中攝影,2006年開始刊載於本館《藝術認證》雜誌,並於2010年重新編輯為《內惟埤公園的故事》,延伸閱讀:

  1. 新世紀的挑戰
  2. 溯源
  3. 荒野
  4. 枯木
  5. 落葉
  6. 濕地
  7. 公園
  8. 都市化
  9. 減法
  10. 放生與餵養
  11. 你們園區有......
  12. 什麼都沒有!
  13. 新公園主義:內惟埤公園的八項主張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