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李明則_皺紋

  • 李明則/Lee Ming-tse
  • 皺紋/Wrinkles
  • 綜合媒材
  • 木頭、紙漿、樹脂、壓克力顏料/Wood, paper pulp, resin and acrylic
  • 95 x 67 x 5 cm
  • 2020
  • No. 05106

作品賞析

〈皺紋〉摒棄繁瑣的敘述,以紙漿延伸崩毀的年輪,接續生命跡痕,開啟一種重生,饒富禪機;〈站在枯樹上〉則透過紙漿的神奇化育,展開另一片天地,意蘊飄忽,耐人尋味。兩者都讓人會心。
歷經歲月淬礪的木頭,已然是「老物」;「老物」是時間的隱喻。用紙漿修補「老物」,再造已然失落的那一段生命史,試圖重新建構那曾經的輝煌歲月。紙漿以新的「造物」強力介入朽敗,轉化其調性,令其重生。藝術家以紙漿擬仿樹木的生命歷程,過程卻十分隱密;他心思轉換,隱身入年輪的縫隙中,深深融入樹木的生長與老朽,於是「皺紋」浮現,儼然是飽經世故的老僧,筆墨揮動,在孤寂中逐漸幻成細絲、幻成深溝,乃至滿身風霜。年輪也是生命的隱喻,紙漿則是樹木的另一種生命狀態。每一塊木頭都有自己的歷史,每一棵樹都有一段故事,紙漿更曾粉身碎骨歷經劫難,真是一言難盡;如今隔世相逢,卻彼此緊緊依偎,默默對語,互訴萬古滄桑。
〈皺紋〉、〈站在枯樹上〉均以「新物件」的容貌面世。「新物件」總是跌出時空的邊緣,進入過去和未來,最終卻散落在我們的記憶中,揭顯某種微細而曖昧的奇想。李明則藉助紙漿讓物件還魂重生,透過創作進行一場淨化儀式。藝術家以物件的紋理形構時間的虛實,以紙漿拼黏、覆蓋,縫合斷裂的罅隙,重新組構生命的片段,並任念想在其間穿行,不斷進行替換、修補、重構,令「棄物」得以征服時間的傾頹,引發可能的新生。「新物件」喚引一種啟發的方式,給出生命過程中一條可以追循的線索;將樹木、年輪、彈殼之豐富隱喻雜糅起來,然後共演一場詭譎淒迷的戲碼,將荒蕪的歲月轉換為精純的懷想,並藉由時間的堆疊而輪迴轉世,揭顯為隱微的鄉愁。(撰文|陳水財 藝術家)

藝術家小傳

李明則(1957-)出生於高雄岡山,1977年畢業於台南縣崑山高中美術工藝科,1981年獲「雄獅美術新人獎」,三年後舉辦首次個展「武俠世界」,1988年返回高雄,隔年與黃文勇、王武森、蔡獻友等人共組「外畫會」。曾參展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新展望」(1990)、「延續與斷裂——宗教、藝術、自然」(1992)、第47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面・目・全・非」(1997)。
李明則早年的繪畫,多來自對京劇、武俠小說的興趣,在捨棄透視法的前提下,將抽象表現主義風格的人物、動物造形表現於屏風、三合板之上,由此將平面繪畫立體化與空間化,如獲「雄獅美術新人獎」的〈中國風〉(1981)或〈武俠世界〉(1983)即屬此類實踐。1980年代末,李氏由北部回到高雄,開始以故鄉的泥土房舍為題材、以紙漿為媒材,探求材質肌理的多元表現性。1990年,因友人經營民藝店而接觸民俗相關藝品,在興趣的驅使下加以收集、挪用至作品中,具庶民性格的現成物件成為此時獨特的視覺語彙,如〈觀自在〉(1992-2016)等作。1993年前後發展出的「李公子」形象,不論是被置換成板凳的鼻樑,抑或超現實風格的空間安排,皆呈現李氏對多重空間性的探索、對紙漿材質的持續試驗。2001年因遷居至左營明德新村,居所附近的景物成為此時主要的描繪對象,畫面中可見符號、線條與文字,呈現李氏透過實地踏查,將實景轉化為近似中國古方志圖圖景的創作過程,此製圖方法明顯迥異於學院透過寫生繪出的自然主義風景,在兼具反思繪畫性、常民性格的觀點中,更凸顯其在學院之外多元的當代實踐。(撰文|陳嬿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