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劉啟祥_馬頭山

  • 劉啟祥/Liu Chi-hsiang
  • 馬頭山/Mt. Matou
  • 油畫
  • 油彩、畫布/Oil on canvas
  • 50x61cm
  • 約1959
  • No. 05125

作品賞析

劉啟祥1910年生於柳營,〈馬頭山〉為遷居高雄小坪頂後所作,1954年他在此地落腳,時值高雄市1950年代都市化與人口成長的階段,再加上「耕者有其田」制度,使他失去大部分祖產與田租,劉氏因此接受張啟華之建議遷居小坪頂。劉耿一對於此搬遷曾提及:「捨棄首善之區的臺北…我的答案,是他熱愛自然和追求自由的本質,以及一種文化人從關懷土地所滋生的使命感。」由此,劉啟祥遷居小坪頂不僅是現實面使然,同時也是更親近土地的渴望。劉氏1950年代的作品多以鄉居生活為題材,尤其馬頭山是最常出現之山岳作品。馬頭山位於高雄市內門區,與附近的月世界同為惡地地形,山的表面呈現光禿的深棕色岩石肌理,部分表面覆有綠色藤蔓植物,獨特的地形也引發劉啟祥作多次嘗試。此作之山岳結構被切割為數個平面,藉由色彩與質地的層次變化堆疊出山的型貌,近乎抽象主義的表現語彙,具高度的實驗性質。右下角明顯的斜線區分出前景與後景,前景可見稀疏的植被,而山的本體則以大面積、俐落的筆觸表現其光禿地表,以紅、綠、土黃等模糊色塊表現光影、植被,疏密相間,山巒的層次藉各色塊的堆疊,土黃、暗紅色塊暗示了高度與景深,整體結構由大至小層層遞進,強化了馬頭山的嶙峋肌理與張力。(撰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所碩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兼任助理 黃歆)

藝術家小傳

劉啟祥(1910-1998)出生於臺南柳營,1917年就讀柳營公學校,並在家中私塾學習,1923年公學校畢業後赴東京,就讀青山學院,1927年入川端畫學校研習素描,1928年青山學院畢業後入文化學院美術部洋畫科,跟隨石井柏亭、有島生馬及山下新太郎等人習畫,於1931年畢業,並於翌年與楊三郎同船赴歐,經香港、新加坡等地到達法國馬賽港,同為畫家的顏水龍趕來相會,三人同行一路轉往巴黎。後定居蒙帕那斯區。留法期間,常至博物館臨摹名家鉅作,曾多次入選法國秋季沙龍與日本二科會,亦分別於1931年、1935年入選臺展。1936年前往東京,並於1943年獲日本二科會展之「二科賞」,同時受薦為二科會會友。二科會是新派、激進、前衛的在野美術團體,劉啟祥當時以此做為職志,也影響後來他籌組美術協會的態度方向。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年劉啟祥舉家返台,寓於柳營故居,1948年移居高雄。回台即受聘為省府西畫部審查委員,並連任二十七年之久。隨後與同好張啟華、鄭獲義、劉清榮等人籌組畫會,包括1952年的「高雄美術研究會」、1953年與郭柏川主導成立的「臺南美術研究會」合組「臺灣南部美術協會」,並定期展出作品,稱為「南部展」。1956年和1966年先後二次成立「啟祥美術研究所」。劉啟祥曾任教於高雄三信商職、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臺南家專(現為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東方工專(現為東方設計大學),對高雄美術之教育推廣貢獻良多。
作品早期以群像、人物畫為主,並由對人物的觀察發掘樸實典雅的人性光輝,且藉由取材自平凡生活場景,營造出獨特的夢幻氣氛;六〇年代中期則投入較多時間於大尺幅的登山寫生、油彩畫稿結合;至晚年,其思緒像是回歸自然的行吟詩人,多以居家題材、日常靜物入畫。劉啟祥運用刮刀堆疊色彩、色塊逼近線條,筆下人物的輪廓線不再與人物的造型涇渭分明 ,且線條更顯得波動、柔軟,帶給人些許「距離」的神秘美感,此濃縮的繪畫語言也深藏著幾經轉折的生命體驗。他的前衛、超越現實、以及優雅的內在品質,源自於他的性格及求學期間大量吸收藝術美學與經歷戰爭的際遇。他藉由被拉長的人物臉上所特有的寧靜淡漠,與不同時空並置交疊在畫框中,以現實性的畫題,製造出十足的非現實空間層次。綜觀劉啟祥的作品畫面,總是散發著優雅浪漫的理想,及自由靜謐的氣韻。位於柳營的劉家洋樓故居,現已成為對公眾開放的「劉啟祥美術紀念館」。(整理|陳嬿晴)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