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0-09-08
拼貼雜燴構築出奇幻而日常的視覺宇宙 高美館2021創作論壇《影像燴─劉時棟個展》9/11-12/26登場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682
本館將於9月11日至12月26日舉辦創作論壇《影像燴─劉時棟個展》,由資深策展人游崴策畫,展出藝術家劉時棟自1990年代迄今的創作,包含1990年代的文件與錄像作品,2000年之後的拼貼、繪畫、雕塑與裝置,以及近5年關注生存及自然環境議題的系列性與計畫性作品等共計54件。
「創作論壇」為本館最具代表性的展覽形制之一,從1997年起,透過徵求策展人以獨特觀點所提出的展覽計劃,建構出策展人對於藝術家的觀察、分析與論述的空間展示之想像,進而向大眾推薦深具潛力的新銳藝術家,以本館作為平台,匯聚策展人與藝術家多元繽紛的觀點,並將如此創作能量幅射至城市與人群之中。
《影像燴─劉時棟個展》以當代藝術家劉時棟1990年代後期迄今作品為展覽核心,以「觀看」鋪設路徑,帶領觀眾由觀看的尺度及圖像風格,去理解並掌握創作者的歷程與理念。劉時棟以深具實驗精神與強大企圖心的作品,積極活躍於多樣形式與主題的展覽活動中。其創作風格多元豐富,技法自由不受今古及形式拘限,既製作大型裝置,也拾起海灘上的沙子作畫或以現成物複合結構出空間作品;而繪畫性作品具體呈現其細膩思維,既表現出強烈視覺效應、時代感,也連結了古典藝術的傳統。
策展經驗豐富的游崴是資深文化與藝術研究者,他在展覽策展論述中談論對於藝術家劉時棟的觀察,並表示本展覽「橫跨了20餘年的創作,是一個以拼貼為基礎語法構築起來的視覺宇宙。自1990年代後期充滿筆觸的表現性繪畫出發,劉時棟運用巨量堆疊的影像團塊,創造出繁複、奇幻又混雜著日常現實的視覺語言,在推敲「圖」與「畫」之間幽微張力的同時,吞吐著大眾文化中過剩的印刷影像生產。在接下來的繪畫中,團塊越見碎裂化,細膩剪裁後的影像殘片,有些化為花鳥樹石,有些消融於背景,回應著傳統繪畫的形制及審美凝視。晚近的新作則透過大型的計畫型創作,復甦了二手影像作為拾得物的特質,並帶領我們思索背後隱含的採集行為及地域意義。劉時棟的創作經歷著幾個轉折,但始終不離影像的採集、拆解、剪輯、堆疊與賦形,在雜燴的視覺經驗中,探索描繪的可能」。
本次本館創作論壇《影像燴─劉時棟個展》,將以美術館四樓展覽室完整的四大空間,作為藝術家作品的舞台;展覽開幕式並將於9月11日下午2時舉辦,接續將另有展覽座談活動,由策展人游崴、藝術家劉時棟,以及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沈伯丞共同與談,深入討論作品意涵,邀請民眾踴躍參與。更多展覽相關資訊請至
本館官網
查詢。(備註:開幕活動當日如遇颱風將延期舉辦,相關資訊將另行公告至官網。)
藝術家劉時棟作品〈淡水河畔〉
藝術家劉時棟作品〈在邊境上〉
藝術家劉時棟作品〈海面上升II〉
延伸閱讀: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