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2-04-29
抽象拼貼與常民文化的藝術盛宴 本館雙展《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民・間》4/29連袂登場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539
本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與典藏展覽《民・間》兩展本(29)日正式開幕。《寓懷的行板》呈現藝術家劉生容創作歷程中重要階段的重點作品,並透過文獻檔案、家族信件的爬梳和對照,描繪這位人稱「東方畫壇鬼才」多元而豐富的側面書寫;結合展覽開幕,館方特邀小提琴家林品任、劉生容長子劉文彰(三船文彰)以及外孫女黃伊珊(Clara Liu-Mifune Hwang)以奇美典藏名琴「Joachim-Elman」、大提琴與鋼琴共同呈現展覽音樂會。《民・間》則作為平行展覽,以本館典藏作品呼應《寓懷的行板》,邀請大眾踴躍前往欣賞這兩場融合繪畫、音樂、抽象、民間傳說與民俗趣味的藝術盛會,雙展覽自即日起至2023年8月6日於本館2樓展覽室展出。
本館館長李玉玲表示,此次策辦《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希望以當代策展與檔案研究的角度來呈現藝術家劉生容的多重面貌,這也是繼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年所辦之劉生容回顧展後,睽違27年再次於台灣公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研究展。李玉玲特別感謝劉生容家屬給予展覽策展研究、檔案調查的全力支持,讓觀眾得以透過劉生容的親筆書信以及相關文獻檔案想像當年大時代的面貌,展覽自2019年即開始籌畫,以「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作為策展發想,加入許多1997年後發掘的資料,並納入家族網絡及劉生容與台灣、日本抽象藝術家的關聯,藉此再次爬梳劉生容抽象前衛的創作風格在台灣、日本藝術與文化史的位置。
李玉玲進一步指出,此次展覽也特別關注此前未被正視過的「劉生容賽鴿檔案」,並邀請長期關注賽鴿史的當代藝術家李立中以當代創作詮釋角度,爬梳當時曾被譽為「賽鴿之神」的劉生容所留下的珍貴資料。透過賽鴿,當代的創作者與劉生容產生跨越時空的交會,呈現出背後蘊含的歷史脈絡。同時,本次研究展也拍攝了立基於田野調查基礎之上的劉生容紀錄片,讓觀眾能透過影像的方式,觀想劉生容的生命故事。
劉生容長子三船文彰表示,原先覺得20歲以後突然立志成為畫家的父親是孤獨創作者,在細想父親交友廣泛、閒暇時作畫、養鴿、拉小提琴的生活點滴,逐漸體悟到藝術連結美好的奇妙力量,與藝術帶給世界善的循環玄妙之處,爾後我並因而親自操刀成立了劉生容紀念館。今日展覽開幕同時舉辦開幕音樂會,特別感謝奇美博物館出借名琴,這背後還有一段珍貴的往事情誼:父親當年與許文龍同住台南常一同聆賞唱片,彼此著迷Elman的小提琴音色。這段經歷冥冥中引導許文龍先生成為這把琴的守護者,而現在這個文化的瑰寶在台灣被妥善保存,並且持續透過演奏為世人帶來美好和良善,這也就是我所體悟到藝術連結的力量。
本館表示,《劉生容研究展》展覽的籌辦與思考,仍持續扣合著本館這幾年所塑造 [大南方 South plus多元史觀] 的新品牌定位,其背後的主要思維就是要希望能以 [多元史觀]的論點提出不一樣的藝術價值判准,並透過擾動典藏,可以看到延續大南方對於柳營劉家劉啟祥典藏研究的脈絡及影響,而更深化且擴散。因此,此次進一步擴延劉生容研究展中重要的常民藝術特色,以當代策展的形式擾動美術館內典藏作品,調閱了本館1950年代以降的典藏,透過廖修平、林淵、曾培堯、洪清雹、許淵富、夏陽、侯錦郎、盧明德、李銘盛、蘇旺伸、黃進河、黃志偉、林羿綺共13位藝術家以常民/民俗題材的典藏作品作為呼應,27件作品,當中有11件是本館近兩年的新進典藏。《民・間》以「民」的常民藝術為主題,呈現藝術家們從土地與傳統文化汲取靈感,並發展出各時代「當下」常民藝術的當代創作,讓民俗藝術有著更為多元的詮釋與面貌。
典藏展《民・間》作為《寓懷的行板》平行展覽之外,館方也期盼藉此開啟南方藝術跨國對話的可能,呼應本館多元史觀典藏的精神。
10高美館《民.間》展場一隅
9高美館《民.間》展場一隅
8高美館《民.間》展場一隅
7高美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展場一隅
6高美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展場一隅
5高美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展場一隅
4高美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民・間》開幕音樂會,右大提琴三船文彰、左鋼琴黃伊珊
3高美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民・間》開幕音樂會,右小提琴林品任、左鋼琴黃伊珊
2高美館《民·間》本(29)日開幕,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右7)、參展藝術家廖修平(右6)、盧明德(右5)、郭挹芬(右4)、蘇旺伸(右3)、黃志偉(右2)和與會貴賓共同合影
1高美館《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本(29)日開幕,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右8)、劉生容長子三船文彰(右5)、劉生容夫人劉陳香閣(右7)和與會貴賓共同合影
延伸閱讀: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