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3-03-23
藝術力併發!高美館《2024高雄獎》頒獎典禮登場 與城市同步的藝術獎 打造大南方國際藝術新創舞台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497
《2024高雄獎》頒獎典禮3月23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下稱高美館)登場!以城市為名的藝術獎由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王文翠,及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總監何恩禮出席授獎。本屆高雄獎得主謝其軒、陳彥齊、胡家瑜獲首獎殊榮與50萬元獎金,也是創辦以來,首度選出原住民藝術家為首獎得主。何創時基金會贊助書法篆刻類特別獎與獎金10萬元由段沐獲得,五大創作類項共有優選獎5位及入選獎18位,入圍作品於高美館4樓展覽室展出至4月28日。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獎》作為發掘藝術新銳平台,培養藝文人才,近年高雄藝文領域的蓬勃發展,透過高雄獎能見度強化青年職涯機會,培力在地邁向國際格局。建設是城市的外顯,而文化展現城市的靈魂,「文化是生活,藝術是日常」,輕軌串連市民的美好生活,美術館作為高雄的靈魂所在,結合長者優惠、偏鄉藝術學習,弭平不同族群親近藝術,實踐藝術文化平權。在跨領域趨勢下,藝術得以與不同產業結合,與城市同步邁進,提供高雄活力思維與前瞻視野,選在臺灣美術節前頒發高雄獎項,期許藝術能量滿溢城市,將台灣推向世界。今年6月29日,高美館也將與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合作展覽《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歡迎市民朋友搭乘輕軌來美術館看展。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指出,高雄獎秉持著當代藝術多樣性與時代脈動,近年來因應時代趨勢不斷自我調整,提供藝術家具開放性與正向競爭的創作平台,豐富臺灣藝術文化能量。高美館近年從軟體到硬體,翻轉出多元的藝術跨域發展,創造高雄人的城市美好生活,本次展出在具有實驗性的四樓展覽空間,作為高美館改制行政法人以來特別為徵件計畫量身打造的展覽環境,歡迎市民朋友來美術館欣賞藝術、多元表演,擴展藝術文化視野。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分享,今年正逢高美館邁向30週年,高雄獎開辦以來,首度選出原住民藝術家為首獎得主,高美館經營多年,喜見本屆有今日成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複審階段特邀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策展人辛友仁擔任評審,在南島文化藝術推展方面增添國際視野,高雄獎評審過程也力求進步,展開藝術對話,廣納當代藝術創作多樣性與融合精神,期待高雄獎持續作為新生藝術家亮眼嶄露創作的舞台。
高雄獎複審評審團代表陳永賢認為,本屆高雄獎深具原生力量,許多創作來自對日常的省思,並關注時代發展,展現身分認同上多元族群的生命共同體關係,藝術家創作的媒材跨越屬性,更增加科技性創作,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也融入創作表現。高雄獎與時俱進,評審機制讓創作者直接跟評審對話交流,使年輕藝術家不僅是參賽,同時也參與正向激流的專業對話,高雄獎作為藝術發聲與共振的平台,指標性影響未來藝術創作發展趨勢。
本屆首獎胡家瑜《洪水過後有島嶼》以布農族神話表現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孕育出新生代南島青年的自我認同,交織出新型態的自我意識。謝其軒《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中打造出無法抵達的樓梯,透過鏡面、水面等反射性的媒材,映照觀眾受困於彼岸的肉身,隱喻著時代性的困境。陳彥齊《把聲音轉小》讓觀眾置身在蟲鳴與莫札特歌劇的奇幻場域中,兩種音響對抗交織,象徵著個人與各種體制的拉鋸。而「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段沐的《書譜:萬物演算》,透過AI機器學習模型分析傳統書寫,創造新舊時代演譯的融合。
高美館選在3月25日美術節前舉行高雄獎頒獎典禮,廣邀藝術圈內人士齊聚,並打造出國際交流、多元藝術觀點的舞台,將獲獎藝術新秀推向世界,期盼傳遞藝術文化的美好能量與創新精神。更多展覽資訊請詳
高美館網站
。
【2024高雄獎|獲獎名單】
▐
高雄獎|謝其軒、陳彥齊、胡家瑜
▐ 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段沐
▐ 書寫性暨書畫藝術
優選獎:莊雁婷
入選獎:鄭世宗
▐ 繪畫性暨版次藝術
優選獎:王冠蓁
入選獎:李基銘、金可、陳于文、陳尚謙、楊登麟、黃彥勳、董純妤、潘奕愷
▐ 空間性藝術
優選獎:謝榕蔚
入選獎:黃敬中、魯志楷、李珮瑜
▐ 影像暨科技媒體藝術
優選獎:林沛瑤
入選獎:貳進2ENTER(莊恩齊、邱傑義、陳政維、劉吉榮)、詹婷雯、阮柏遠、陳雁蓉、林政佑
▐ 計畫型暨跨領域藝術
優選獎:潘怡安
入選獎:蔡明岳
【2024高雄獎|展覽訊息】
展覽日期|2024/2/10-2024/4/28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 上午9:30至下午17:3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四樓展覽室
2_高美館於美術節前舉行高雄獎頒獎典禮,廣邀藝術新銳與專業人士齊聚,將獲獎藝術新秀
5_2024高雄獎謝其軒的作品《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
8_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王文翠(左3)頒發高雄獎優選獎_0
4_高雄獎陳彥齊分享作品《把聲音轉小》,兩種音響對抗交織,象徵著個人與體制的拉鋸。
3_2024高雄獎胡家瑜以作品《洪水過後有島嶼》獲獎,為首位原住民藝術家首獎得主。(圖_0
9_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頒獎給高雄獎入選藝術家(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_0
7_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總監何恩禮(左)頒發何創時特別獎給得主段沐家屬(圖片提供:
0《2024高雄獎》典禮大合照(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_0
6_2024高雄獎:三位首獎得主(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_0
1高雄市長陳其邁頒獎2024高雄獎得主(圖片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_0
延伸閱讀: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