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EN
TW
警示訊息
網站導覽
回首頁
Menu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活動資訊
徵件辦法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百夜藝術默讀│典藏閱讀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
典藏3D手上Run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2022高雄獎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
2021高雄獎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2019 奔‧月—劉國松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感動虎 高美特展
感動牛 高美特展
感動鼠 高美特展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EN
TW
最新訊息
參觀資訊
參觀須知
開館時間
參觀票價與須知
交通資訊
更多
環境介紹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導覽及服務
高美館
兒童美術館
無障礙服務專區
更多
藝術之旅
高美書屋
三秌茶屋
Pasadena
Pinkoi 電商平台
更多
展覽與活動
展覽資訊
更多
活動資訊
更多
徵件辦法
更多
典藏與研究
典藏
典藏查詢
精選典藏
典藏圖檔申請
更多
研究資源
百夜藝術默讀 / 藝術認證
南島當代記憶工程
視覺藝術影像資料庫
更多
研究出版
系列出版
更多
線上藝廊
藝術閱聽
雄雄藝見你│Podcast
時代之聲│Podcasts
典藏賞析│Podcasts
視覺影像資料庫│影音紀錄
藝術認證│高美館館刊
更多
線上展覽
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
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流於形式—梁任宏個展(1999-2024)
透景線:實境的疊隱與擴張
民・間
更多
AR/VR體驗
寓懷的行板:劉生容研究展
來自大地的祝福— 2019-2020典藏捐贈展
感知棲所— 關鍵典藏2019-2020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感動兔 高美特展
更多
線上學習資源
相遇在南方 - 教/學包
美術資源教室-手作課程
藝術遊戲號
畫想想‧想畫畫
尋寶高雄 - 校園推廣教材
更多
關於我們
高美館
關於高美館/年報
組織職掌
規劃傳承
高美館大事紀
更多
兒童美術館
關於兒童美術館
更多
藝術生態園區
更多
高美之友
美術館會員
合作夥伴
更多
最新訊息
首頁
最新訊息
share
112-07-06
高美館攜手文藻傳藝系打造《時代之聲》Podcast 豐富多彩的節目6/1正式上線!
發佈單位:行銷企劃暨社會資源部
點閱率:655
高雄市立美術館(下稱本館)和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下稱文藻傳藝系)攜手合作,6月1日起將推出全新Podcast節目-文藻轉藝棧《高美館藝播客:時代之聲》。節目由知名廣播電台主持人-同時也是文藻傳藝系畢業校友的DJ馬士(凌士哲),與在學學生洪采妮、楊子萱與張仲儀共同擔任節目主持,以本館展覽《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為核心主題,帶領聽眾們回顧1970-90年間臺灣解嚴前後的大時代文化發展。
本館館長李玉玲表示,《南方作為衝撞之所》是本館繼多元史觀特藏室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後登場的二部曲,聚焦在臺灣70-90年這個現代藝術發生在高雄的時代,也帶著觀眾重回那段從戒嚴走到解嚴,藝術圈如何從增溫與沸騰,直到釋放無邊能量的解放過程。在展覽的教育推廣上,非常感謝文藻外語大學傳播藝術系系主任連俐俐與系上校友和在學學生的努力,透過館校合作,共同製作並推出Podcast節目《時代之聲》,這也是繼藝術紀錄系列影片合作後,本館和文藻傳藝系再次攜手,首次以Podcast形式進行合作,期待這個嶄新嘗試創造美術館與民眾不同的連結曲徑,借由聲音走入民眾的生活。
《時代之聲》由學生主持,以新鮮人的眼光、年輕人的視角,透過與熟悉該時代的人物訪談,重繪那個年輕世代不曾參與的時代,也讓美術館典藏常設展覽、出版與研究等成果,透過更多元的詮釋轉譯,深入瞭解南部藝術發展關鍵年代中的關鍵人物與作品。
連俐俐指出,《時代之聲》作為展覽的延伸,觀眾不僅能夠透過實體的展覽了解過去,更可以透過節目訪談重新認識臺灣這段不凡的南方歷史。此節目分為〈時代體驗簿〉〈你家才沙漠!〉〈解嚴前後-時代之聲、人間現場〉三個系列,從回顧戒嚴時期中禁方言、禁書、禁片等,探討在這個充滿禁忌的時代,文化、創作上的言論與思想檢查,再到曾經的「文化沙漠」──高雄,是如何經歷工人文學、藝術黑畫、五金創作、美軍舶來品等特殊的城市經驗,轉型為今天日受歡迎的觀光城市;並與國際議題接軌,探討藝術的自由。
《時代之聲》節目邀請到李玉玲、本館研究發展部主任暨《南方作為衝撞之所》策展人羅潔尹、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墨林、當紅獨立樂團淺堤的主唱蔡依玲、法國電影學者倪娃法,重要文史專家、藝術家包括洪根深、陳水財、楊順發,以及高雄高級中學教官胡中中等人,從時代的脈絡、禁錮、高雄城市發展的紋理、人文景觀、藝術樣態等多元角度與議題,引領各位聽眾一起回顧這段衝撞的年代。
「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時代之聲》主持人馬士在「禁歌」這集節目中語重心長地說,「本來的工作就要接觸不少音樂,所以這一集的主題我相對熟悉,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民主、自由、興趣發展……,從來就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瞭解過去,才能知道怎麼保護這些得來不易的事情。而藝文,只是一種角度,一種探勘當代社會的濾鏡。」
而對於千禧年後出生的大學生而言,這項計畫充滿挑戰。「不做功課不行,腦袋會空空。」曾獲金聲獎殊榮的另一位主持人張仲儀表示,「每次採訪前我都需要實際到老師的工作室預訪或從網路上蒐集資料,對我來說都是珍貴的養分。很多還是靠著老師們給我講述,一步一步才讓我足夠了解當時的脈絡和大環境的發展。」正呼應節目企劃「文藻轉藝站」之名,主持人們必須經歷消化吸收的過程,再以當代的節目風格,透過訪談讓社會大眾更深入地了解展覽主題的內涵,並透過學生們的口述,以不同的角度讓臺灣的歷史得以更加立體地展現。
《時代之聲》於2023年6月1日起,每週六晚上9點正式上架,並於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Sound On四大平臺上線,讓聽眾們隨時隨地都能收聽。更多《時代之聲》的節目內容,請鎖定高雄市立美術館網站(www.kmfa.gov.tw)或至《時代之聲》節目Facebook或Instagram查詢。
《時代之聲》Podcast 收聽連結
Apple:
https://bit.ly/3WF1VvM
Google:
https://bit.ly/3WEYhlz
Spotify:
https://bit.ly/3MAjs3I
SoundOn:
https://bit.ly/43uXLJk
8_高美館《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展場一隅
9_《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展場一隅
6_Podcast節目《時代之聲》主持群-張仲儀
5_Podcast節目《時代之聲》主持群-DJ馬士
7_Podcast節目《時代之聲》主持群-楊子瑄(右)、洪采妮(左)
2_高美館館長李玉玲於《時代之聲》節目受訪
3_淺堤樂團主唱蔡依玲於《時代之聲》節目受訪
4_藝術家楊順發於《時代之聲》節目受訪
1_Podcast節目《時代之聲》主視覺形象
延伸閱讀:
南方作為衝撞之所Gallery Talks系列 (518博物館日傳奇叟特別場)
「走過戒/解嚴—藝術家如何書寫大時代? 」雲端論壇徵文活動(初審結果公告)
高美館大南方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登場 探看戒/解嚴年代藝術家的「隱藏版」衝撞
QR Code
無障礙
加入會員